不射之射:射箭之道

不射之射:射箭之道

当年整理有关“射礼”的文字,儒家的、禅门的都有了,忽然想起还应该有道家的。这让我想起1988年,中日两国合作拍摄的动画片《不射之射》。日本人中岛敦杂糅了《列子·纪昌学射》和《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两段故事,在进行再创作之后编入小说《名人传》,该片即改编自该小说。该片的拍摄应该是为了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该片的编剧、导演都是日本人川本喜八郎,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8年摄制,旁白是孙道临。本片于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1989年获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荣誉奖。

儿时看这个动画片,就觉得故事不俗,但甘蝇的用手一指就射落大雁的情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明明是一阳指,为什么说是“不射之射”呢?),纪昌学成后不再玩箭的玄虚也让我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我觉得顺理成章的情节,都是《列子·纪昌学射》和《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里的原意;我觉得费解的部分,都是小日本的发挥。

很多人说,日本人原本原地保留了中国古代的文化,我只同意一半。日本人学中国文化,很多时候是依葫芦画瓢,只学会了那个瓢,没学会这个葫芦;而且他那个瓢还是在画布上的,中看不中用。比如一个德国人写的日本弓道的著作《弓与禅》(或作《射艺中的禅》)一书的第八章《暗中之靶》,说弓道大师教他们在胡乱射箭、在黑暗中射,还说蒙上眼睛都能射中,并解释说只要心到了就能中,这完全是故弄玄虚。

《不射之射》的成功,完全来自于《列子·纪昌学射》和《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这两段故事的生命力,小日本自己发挥的那一段龟毛兔角一样无聊。

我在搜索视频的时候,无意间搜索到一个无名团队制作的壁画效果的《不射之射》,比原版少了整整十分钟,将纪昌下山后那些神乎其神不着边际的传说都删掉了,情节上紧凑得多。私心想来,我喜欢这个版本的。原版太过日本了,总有那么一股挥之不去的“日本式沉郁”;这个版本靓丽一点,也没有那么多故弄玄虚。

当然如果能够通过这部动画片,直接阅读《列子·纪昌学射》和《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领略先秦道家的智慧,那才是最佳选择。

【《不射之射》剧情简介】

不射之射:射箭之道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首都邯郸有一个青年叫纪昌。他从小就梦想成为天下第一神射手。于是拜当地的名射手飞卫为师,飞卫告诉他,学射箭首先要学会不眨眼,能睁着眼睛睡觉,还要能把小的看成大的。纪昌回到家里盯着织布机的梭子练习眼功。两年后,练就了一套不眨眼的功夫,睡觉时可以整夜不闭眼睛,同时他又用头发系着虱子吊在窗口,成年累月观看,终于能把虱子看成马一样大。于是飞卫收纪昌为徒,十分赞赏他的射技,称纪昌为天下闻名的射手。纪昌对此并不满意,一心要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神射手。一次,他又与师父较量,依然不能胜过师父。飞卫告诉他,峨眉山上有一位甘绳老师,箭术高超,与自己相比真有天壤之别。纪昌就去拜甘绳老人为师。老人告诉他,使用弓箭这只不过是“射之射”而已。说罢,老人不用弓箭,却使苍鹰落地。甘绳告诉纪昌,这才是“不射之射”。纪昌在甘绳处学艺九年后,回到邯郸。他似乎变了一个人,飞卫才称他为真正的天下第一射手。从此以后,人们见到的是一个温和慈祥、与世无争的纪昌,他再也无心在众人面前炫耀,甚至已经不认识“弓”为何物。纪昌死后,邯郸城内的武士们都耻于张弓舞剑了。

【《列子·纪昌学射》(原文+译文)】

不射之射:射箭之道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 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脚踏板练习不眨眼睛。几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面向南朝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中间,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的手舞足蹈,并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庄子·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原文+译文)】

不射之射:射箭之道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镝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也,犹象人也。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当与汝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于是无人遂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进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无人曰:“夫至人者,上闚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尔于中也殆矣夫。”

列御寇射箭给伯昏无人看,(他)拉到满弓,(然后)放一杯水在手肘上,放箭,连续射箭,(前面的)箭刚射出后面的箭又搭上了弓。在这个时候,(他)就像木偶似的(平稳)。

伯昏无人说:“这么只是射靶子的射法,不是没有固定靶子的射箭。(我)要和你一起登上高山,站到那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你还可以射箭吗?”

在这时伯昏无人便爬上高山,站在危险的石头上,面临万丈深渊,背还向后靠一靠,(他的)脚有两分悬空在外,请御寇过去。御寇趴在地上,汗流到脚根了。

伯昏无人说:“凡是高手,上看青天,下到黄泉,在任何地方都挥洒自如,神色不变。现在你紧张害怕有惶恐的眼神的样子,你心中害怕得很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26046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