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学习方式是:
首先得知道学什么?
然后是怎么学。
接着才是记。
重点是要用!并且经常用!
文言文学习亦如此,我们要了解我们通过一篇文言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什么是重点,哪里是难点,哪些必须死记硬背。
接下来的内容是中考必考的16篇文言文,希望学生和家长们可以参考下相关知识点,相信对您一定会有帮助。
宋濂:(1310年11月4日 -1381年6月20日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著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 ,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一、内容梳理
本文是篇赠序,属临别赠言,宋濂以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辛来告诫年轻人要认真刻苦地学习。
二、重点字词
1.嗜:特别爱好。
无从:没有办法。
致:得到。
假:借。
怠:懈怠,放松。
益:更加。
患:忧虑,担心。
硕:大,指学问渊博。
游:交往,外出求学。
尝:曾经。
趋:快步走。
降:减,减退。
辞色:言辞和神色。
援:提出。
质:询问。
请:询问,请教。
叱咄:大声斥责。
复:回答。
俟:等待。
卒:终于,最终。
负:背。
屣:鞋。
曳:拖。
沃灌:洗濯。
再:两次。
臭:气味,文中指香料。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乱麻。
敝:破旧。
慕艳:艳羡,十分羡慕。
奉:供养。
天质:天然资质。
卑:低下。
岂:难道,哪里。
谒:拜见。
夷:平和。
亲:父母。
2.至至舍(到)(礼愈至(周到)) 从从乡之先达(向)(无从(办法))
以以为贽(把)(以衾(用))
3.稍逾约:约定的期限。汤:热水。腰:挂在腰间。走:跑。
4.四支:支通“肢”,肢体。被绮绣:“被”同“披”,穿。
三、重点语句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译:抄写完后,赶快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交游,向他们请教。我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3.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译:有时遇到他的斥责,(我的)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辩说。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能够有所收获。
5.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译:每天只吃两顿饭,从没有鱼和肉这样的东西可以享受。
6.余则缊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译:我却穿着旧棉袄、破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也没有羡慕他们的意思。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别人。
四、中考链接
1.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嗜学”与“家贫”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2.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用四个字)。
①刻苦学习。②博览群书。③虚心求教。(兴趣浓厚,信念坚定,心态良好)
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要点:①尊师,应该谦虚。②尊师方式应改,提倡平等交流。
4.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我的志趣所在。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联系实际,谈谈从该句得到的启示。
示例①: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客观条件,而是要树立目标,有所追求,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充实而快乐。为达到这个目标,所有的苦与累都是值得的。
示例②:只要心中有追求,生活中诸多困难与痛苦,我们都能坦然面对。
6.第①段中写读书刻苦的语句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7.第①段叙述了作者早年艰难求学的经历,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幼时求学的艰难,二是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8.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有何作用?
用自己求学时的艰辛勤奋和太学生优越的条件作对比,勉励马生勤奋学习,专心致志。
9.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10.第①段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艰辛表现在哪些方面?(抄书之苦,求师之难,路途之艰,生活之苦)
11.宋濂在求学时,对老师的态度如何?作为现代中学生,你怎样评价这种师生关系?
恭敬、尊重。示例: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尊师的优良传统。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请教,并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12.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何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示例: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求学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
13.作者送东阳马生的临别赠言可用三个成语来概括,即业精于勤、苦中作乐和专心致志。
14.文中第①②段哪些语句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勤学的原因。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慕圣贤之道。③心中有足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