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 凯瑟琳.辛格编写的《陪伴生命里》写到:她从临终病人眼中看到的幸福是—陪伴生命!而我在那些孤独的孩子脸上看到的渴望是—-陪伴成长!
说来惭愧,提笔写下这篇文章的我,便是一个已经离开孩子三年,一年和孩子才见面两次的母亲。其实我心里非常明白,孩子粘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不过也就十岁之前,我也曾犹豫过,是否放弃现在所谓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想法,陪在儿子身边.但就在犹犹豫豫中,儿子人生第一个十年的光阴却已经过了三分之一。想到龙应台在《目送》里写到的:“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始终意味着离别,你和他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此刻竟然让我不寒而栗。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刚刚出生的婴猴放进一个隔离的笼子中养育,分别用两个假猴子代替真母猴。这两个假母猴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成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按哈洛的说法就是“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刚开始,婴猴多是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婴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它更多的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呆在一起,婴猴在遭到不熟悉物体,如一只木制的大蜘蛛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婴猴更多的安全感。实验表明:孩子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亲密的接触与陪伴更胜于高物质水平的需求!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开着名车送女儿到贵族小学学习(封闭式学校)。母亲对孩子说:妈妈为了赚更多的钱,将来送你到更好的学校学习,没时间陪你,你恨妈妈吗?女儿说不恨。接着女儿又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赚很多的钱,送你去最好的养老院。母亲听后一脚刹车停在路边放声痛哭。
这位母亲原以为给孩子提供了最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了。可是当听到女儿的回答后,还是忍不住落下了眼泪。不能说孩子的回答是不孝,因为按照这位母亲平时带给孩子的价值观来看,将来送妈妈去最好的养老院,不是就是孩子对母亲最好的爱的表达吗?孩子已经习惯了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以为钱可以买来一切。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也对你说将来要送你去养老院,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肯定也不好受吧。因为我们大人清楚地知道,钱买不来所有东西
曾经在一档真情节目中看到过这样一个家庭。因为地处山区,年轻夫妻俩不得不选择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孩子出门打工。三年未曾回过家乡,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家乡太远,没有时间,关键是没钱)。三年了,现在想回家的他们却因为春运,无法买到回家的车票,这才找到了节目组,只为求一张回家的车票。
节目中,年轻妈妈讲述起了三年前离开的情景:因为害怕孩子无法接受,所以只能选择偷偷离开,可是当他们以为孩子已经熟睡时,准备起身离开时,却看见一双噙满泪花的稚嫩眼睛,绝望的看着自己,战战兢兢的问了一句:爸爸妈妈是要丢下我了吗?这一声质问敲碎了夫妻俩的心,但却也无法阻拦他们即将离去的步伐。
后来节目组帮他们争取到了两张机票,只是这两张机票,是能将他们送回到远在千里的家乡没错,但却不能将他们送回三年前的那个夜晚,更无法挽回三年前孩子那颗绝望的心。
好多家长说,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要忙于应酬,哪有时间带孩子,再说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孩子。这个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但一份调查数据显示,30%的父母回家以后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看电视和上网,对于他们来说在家看电视,上网,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更有助于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此外,还有极少数的父母会把工作带回家完成。不难看出,父母并不是完全没有时间陪孩子。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如果一个男同志能辞掉两次喝酒的时间,一个女同志能把每天化妆和卸妆的时间拿出来陪孩子,那这个孩子就是半个天才。
时代不同了,教育方式自然要改变。家长以为要多赚钱给孩子买房子,买车,娶媳妇,然而却不知不觉地远离了孩子,忽略了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可以说是伤害了孩子……值得吗?
如果真的想让孩子有出息,就干脆不要给孩子攒钱,如果家长在孩子18岁之前有能力给他攒够100万的话,不妨把这100万从现在开始投资到孩子身上,等他到18岁时,留给他一个零。他有本事生存他才有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不是吗?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好人生?其实就是很简单—-幸福感。虽不是绝对,但没有对幸福的真切感受,就算高官富豪也照样会抑郁自杀的可能,而一家人在一起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