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分析
1 学前期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父母都是受过教育的文化人,我有三个哥哥,一生下来,就处在一个被爱包围的环境里。
父母很疼爱我,可是却从不娇惯我,特别是母亲,对我管教很严格,天黑以后必须回家,在外面和小伙伴玩得正开心的时候,常常被母亲叫回家。也许正是母亲的这种管教,使我养成了惜时守时的观念。
从小,在我记忆里,很少穿花衣服,印象中,穿得最花哨的衣服就是红格子和绿格子的衣服了,而且是母亲亲自为我做的套装。哥哥们都是大哥的衣服不穿了,二哥接着穿,二哥不穿了,三哥接着穿。只有我,是全新的。
因为我是女儿。虽然,妈妈盼了好久才盼来了女儿,可是她几乎把我当男孩在养。父亲是个很温和的人,记忆中,父亲每次从外面回来都会给我带很好看的头花或是头饰,还有很多很多的糖。
父亲喜欢给我梳头,至今依然记得父亲给我梳头的情景,我小时候留着一条马尾辫,父亲每次编的都很松,他怕弄痛了我。父亲带回来的糖我装在口袋里,拿出去很快就和伙伴们分享完毕,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都爱和我玩。因为我的兜里总有很多很甜的糖。
2 学龄期和青少年期
小学阶段很顺利,小学毕业,我考上了镇重点中学,是全班唯一考上重点中学的孩子,记得语文老师给我送通知单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想到是你啊!也许在小学语文老师的眼里压根就没看好我,不认为我可以考上重点中学,而那些留级生才可以考上,恰恰相反,班上有十几个留级生,而且他们比我大几岁,却没有考上。这让老师很失望。
所以“没想到是你啊!”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在重点中学里,我认真努力的学习,并没有把名次看得那么重,学习其实很轻松,每次考试也能轻松考入班级和年级前列,在初一结束的时候,曾经考过年级第二名。
经常做班上的学习委员、课代表。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和同学关系相处得很好,记得有一次,班级投票选举班干部,被同学们选为班长。我这个被选上班长的人向老师推荐了另外一个同学做班长,我还是做学习委员。
因为,我告诉老师,他比我更合适做班长,班主任就接受了我的建议。班里有事,班长和我共同管理。
那时的我,学习上,工作上都很有优越感,很自信。到了初二时,正是青春期,常常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那时最大的收获是写了四本厚厚的随笔日记。常常觉得没有人可以说话,没有人理解自己,就常常和自己对话。
会因为语文老师上课抽烟而难受不已,进而就不喜欢他的课;会因为某个男生的一句话,而兴奋得意或寝食难安;会一个人跑到野外大哭一场,回来以后就阳光灿烂。
就是在初二这个阶段,我的情绪波动最大,学习自然会有影响。我变得似乎很敏感脆弱,也是在这个时候,经常写文章,练笔,学会了把情绪诉诸笔端,用文字去表达心灵。
也体会到学习成绩下降而带来的挫折感,内心希望去转变这个局面,可是行动上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学习动机和实际行动之间还是有差距。这使我很困惑。
到了初三,我逐渐认识到并从行动上去真正转变是有一次我的一项语文作业没有完成,受到了老师的讽刺批评,那应该不算什么批评,最多是讽刺挖苦,“你看人家谁谁谁多聪明吧,人家现在不用学习了,就可以进名牌大学了等等。”
那应该是我上学以来受到的最严厉的批评,也是唯一的一次批评。我虔诚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心里深深地感到惭愧羞愧,觉得老师的话字字句句都敲在我的心上,我连续两顿没有吃饭,一点儿没有饿意,也没有生气,就是吃不下饭。
从那以后,我改掉了浮躁的坏毛病,静下心来,面对自己的内心,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作业,去掉自己身上那点可怜的优越感,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学习很快赶上来了。中考成绩还比较理想,考上了襄樊市师范学校。
3 成年期
考上襄樊市师范学校,虽然不是太理想,不过,我也挺喜欢这个职业。师范生是未来的小学老师的后备军,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必须具备各方面的基本功和扎实的技能素养。除了文化课,就必须苦练基本功,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基本功就是: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这是我入学不久我的一个学姐告诉我的。后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知道,还不止这些,还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阅读,多写作,这都是不可缺少的,课余我最常去的两个地方,一个是阅览室,一个就是琴房。
阅览室读书,做读书摘抄,几年下来,我摘抄了厚厚的几本。琴房练琴,是必须会演奏脚踏风琴,那时学校钢琴是限量的,只有音乐班的同学才可以使用,我们普师班只有脚踏风琴,用脚踏风琴必须会即兴伴奏,而且是和弦伴奏,这对于普师班的人来说,有一定难度。
不过,我对音乐天生喜欢,所以也不觉得是件苦差,反而很享受,学习之余,周末都泡在琴房里。
我们的学校座落在千山之巅,如果说,琴房是我的第一乐园,那么女生宿舍应该是第二乐园了。宿舍一共有十个人,十个姐妹在一起,就像一家人,我们回宿舍不说“回宿舍”都说“回家”。
记得下晚自习了,我们十个女生就在寝室里跳舞,有个室友从家里带来了录音机和舞曲磁带,我们十个人就在寝室里跳舞唱歌,可疯了。
迪斯科,交谊舞都跳。晚上偶尔停电,我们就在寝室里大合唱,唱小虎队的歌,童安格的歌,还有姜育恒,郑智化这些人的歌。
师范生活最值得记忆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三千米长跑,其实我的体能不是最好的,可是,三千米长跑女生组没有一个人愿意报名,老师找到了我,我不好推辞,只得奉命。
为了参加比赛,我每天坚持跑很远的路程,我们学校本来就有一定的海拔高度,在这样的山上跑步,对体能本来就是一种挑战。
比赛的结果没有取得名次,但我坚持跑了下来,是倒数第二个跑下来的人。在比赛的过程中,有同学们在旁边给我加油,还有几个同宿舍的好友陪着我跑了一程又一程。
那种感觉那种经历到现在依然觉得很珍贵,是我记忆里的珍宝。只记得当我跑完全程的时候,我哭了。
陪我一起跑的人也哭了。比赛和生命一样,是一个过程,不必在乎目的地,不必在乎是否有名次,在乎的是这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汗水和泪水。
师范毕业,按规定,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教育工作,我接到分配书被分在一个普通中学里,按我的知识储备是不够资格做中学老师的,师范生只是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
可是我的家乡师资匮乏,所以就把我们提到中学里来,为了达标中学老师的要求,所以从我上班第一天起,就必须要做好继续深入学习的准备,那时一边上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并参加成人高考。
我第一年上班做的就是语文老师兼班主任。事无巨细,还不满19岁的我就很快进入角色,深得同事学生的喜欢,因为年轻老师身上有很多鲜活的东西,有活力,利用业余时间,我会教他们唱歌跳舞,排练舞蹈。
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第一年做老师所带的学生,印象最深刻了,那时一个班有37个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模仿我写字,一看他们的作业,就知道是我的学生。
也因为这个原因,考试阅卷的时候总会暴露目标,让别人对我的班级的学生作文分数猛扣分。在做老师的过程中,我还一边准备复习备考,参加五月份的成人高考,第一年因为时间准备不充分,没有考上,第二年终于考上,那时很想争取读脱产的全日制班,可是根本不可能,因为老师太缺了。
所以只能读函授,每年寒暑假学习,其他时间自学。三年的函授学习结束,我顺利学完中文专业专科的课程。
专科文凭拿到手,才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学老师,专科文凭拿到以后,又隔了一年,我又报考了全国统一考试的自学考试,湖北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可是全自修的,在自考办报名,买书,然后就是考试,中间学习过程怎么复习都是自己的事,没有任何指导也没有老师,那时连电脑也没有。
那时我已经成家,并且是一个妈妈了。记得印象最深的是,经常抱着孩子读书,学习,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学习。这还得感谢我的孩子,很配合支持妈妈,是属于容易抚养型的那种孩子。
那段日子是最难忘的,既苦又甜,一边承担着抚养孩子的重任,一边担任老师,一边深造学习,一样也不能落,在孩子的身边陪伴照顾他,我不能忘了学习,学习是为了积蓄能量更好地服务教育事业,别人娱乐游戏的时候我在学习,别人喝茶聊天的时候我在学习,就是带孩子的时候我也学习。
就这样坚持了三年,我终于完成了自学本科的全部课程,接下来就是去武汉拿论文题目和参加答辩,两次去武汉,这两次去武汉,印象最深的是参加论文答辩,坐了一夜的火车,第二天上午在湖北大学参加论文答辩,下午返回襄樊。
导师问我的问题都是我在论文里涉及的内容,所以我回答起来一点儿不紧张,对答如流,因为我有实际教学经验,结合教学实践所以更有说服力感染力。顺利通过答辩,是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本科文凭拿到手,我有一种付出努力之后的满足感。
学习的过程伴随着我的工作过程,这两个过程一直是互相依存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事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我一丝不苟,认真做一个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老师。
我一直觉得,做老师就是做良心,老师的工作不全是用知识去育人,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良心在工作,老师必须面向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地爱每一个学生,对于教师这神圣的职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儿童的心。
做老师,最有别于别的行业的也是这一点。一个老师,一定要有一颗童心,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可以使人青春不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都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在家乡工作了12年以后,应聘到了浙江一所私立学校,在这个学校做了三年的老师,就是刚满一个合同期。
之后,由于种种原因,我辞掉了这里的工作,开始考研学习,也就是2007年,那时的我已经34岁,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的婚姻家庭面临严重的危机,工作倒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我不知道当初选择考研是正确还是错误,只知道这是我在婚姻面临危机的时候的一个转身,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那不过是我把注意力转移的一种方式。
考研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挑战,因为我的英语底子薄不说,而且还丢了那么多年,怎么补得起来?说实在的,我的底气不足,可是在我心底深处有一种对生命的执着,带着对自身的挑战,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渴望,还有对现实婚姻生活的冷静思索,我选择了静下来学习。
三年考下来,都是因为英语没有能过分数线,而无缘进入复试,尽管其他的专业课远远超过分数线,英语也是一年比一年提高,可是,这个提高真的是太艰难了,一年比一年提高5分到6分,到了第三年,我的英语已经接近分数线,而且只差7分了,如果我报的是c区的话,就只差一分。
专业课分数和总分都高出国家线很多,可是,依然与复试无缘。最后一次的奋斗,虽然失利,可是我无怨无悔了,我尽力了。最终,我选择了放弃。奋斗过,努力过,没有遗憾了。
像我这个年龄考研,是对个人极限的一种挑战,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认可。虽然没有如愿考上,可是我没有丝毫遗憾,这三年的学习是我自己主动的学习,这三年所学的所积累的是对过去很多年学习的一个飞跃和升华,是过去很多年积累的总和。
也是这个经历使我深深感到,人的一生应该是学习的一生,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而奋进。
从考研失败的情绪中,很快走出来,而且当我查出我的分数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呵呵一笑,没有什么好悲伤的,考研失败了,不代表我这个人失败了,最重要的是过程,考研的过程使我学会了很多,关于成长关于忍耐关于人生的思考等等。
这个阶段我的心智得到了成长,耐受性,忍耐寂寞,排除干扰的能力都是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成长,在学习过程中,也学会了更多关注内心世界的探索,对自我的探索,更深刻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要的是什么。
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慢慢成熟。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磨炼了我的心性,面对挫折的心态,经历过考研之后,就好比是一个长跑比赛,我能坚持下来,就已经成功了,这是对意志力的挑战,对身体对心理的挑战。
考研经历使我懂得,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不能把我打垮,我能面对一切预料或不能预料的事情。面对生活,选择面对。
考研失败之后,紧接着婚姻破裂,我从破损的婚姻中走出来,通过学习心理咨询师,完成了自我救赎。
这种学习的心态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对我来说,是一生的宝藏。我是多血质——粘液质混合型的气质类型。情绪稳定性较强,对新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具有分析问题的决策力和判断力,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愿意竭尽全力去实现,勇于学习勇于承担。
不足之处是对人的忍耐和善良容易被人滥用,变成软弱可欺。我觉得自己以后需要努力和改善的地方是: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应该是大胆去尝试,去做。人生贵在尝试,贵在经历。
我的基本的人生观是:把每一天都当作一生去过。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多帮助别人,德养运,善养福。在临死的时候,可以毫无遗憾地离开,就像回家。
以一颗感恩的心,过好每一天,照顾好自己,善待周围人,还有常常微笑。在我的人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我的父母亲,在母亲那儿,我学会了包容和忍耐以及海纳百川的胸怀,从父亲那儿我学会了适当的放弃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母亲是一个海纳百川的了不起的女人,父亲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大智慧的男人。我的父母亲值得我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恩、敬仰和学习。
走过半生,很多事情已经看淡,现在的我,喜欢安宁恬淡的生活,用余生去发现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