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句诗很小的时候便听过,只是那时并不知道写出这样深情诗句的元稹其实是唐朝最花心的渣男。
元稹是和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诗人,世称“元白”。
他曾经和白居易一起领导了新乐府运动,不仅是诗歌,他在散文和传奇小说上也有很大的成就。
他的悼亡诗《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是那样地感人肺腑。
可是如今,人们提到元稹,第一印象便是“渣男”。
他写下最深情的诗,“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却做着最渣的事,辜负了一个又一个女人。
让人不得不感慨:他的深情只在诗中。
那么他都辜负了哪些女子呢?
第一个是初恋——崔双文。
崔双文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很陌生,但若说“崔莺莺”,想必大家便知道了,没错,崔双文就是崔莺莺的原型。
在《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而这只是王实甫美化的结局,事实是元稹最后抛弃了崔双文。
若只是简单的始乱终弃,元稹也不会被后世骂的那么惨。
当时有人问他为何对崔双文那般绝情。
他是怎么回答的呢?
“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原本是他抛弃崔双文,却反咬一口说崔双文是“红颜祸水”,这般敢做不敢当,推卸责任的行为,当真是渣到令人发指。
后来崔双文另嫁他人,而元稹也为了前途,娶了高门小姐。
可是这时的元稹,居然又回过头找崔双文。
他以表兄的身份,到崔双文的婆家请求相见。
明明是他先转身离开,却在崔双文开始新生活的时候,横插一脚。
他就没想过这样的行为,会给崔双文造成困扰吗?
幸好崔双文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为爱冲动的小女孩,她以四句诗回绝了元稹,“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虽然当时唐朝女子地位有所提升,但是若崔双文在婚后和外男牵扯不清,那么她的结局可想而知了。
先是抛弃,又是诋毁,最后还想破坏崔双文的生活,这样的元稹不渣谁渣?
第二是姐弟恋——薛涛。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这个令无数男儿自叹不如的女校书,就是唐朝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
而薛涛除了诗名,她最出名的当属和元稹的那一段轰动文坛的“姐弟恋”了。
两人初遇时,元稹31岁,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已经是42岁,虽然风韵犹存,但毕竟不比二八年华的少女了。
薛涛是蜀中的名妓,不少达官贵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而元稹当时是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四川,风流的元稹一到四川,就约见了久负盛名的薛涛。
薛涛早已过了少女怀春的年纪,但是还是被元稹的非凡的才华,英俊的相貌所折服。
而元稹也对这个才貌双的女子一见钟情,两人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两人恋爱期间,薛涛曾写下缠缠绵绵的《池上双鸟》,“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她对元稹付出了全部的真心,甚至想要天长地久地和元稹在一起。
然而元稹并不是这么想的,这段感情对他而言不过是场浪漫的艳遇。
所以几个月后,完成使命的元稹便离开了四川,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而薛涛呢?她也曾幻想元稹会带她一起走,可是事实却给了她一巴掌。
即便如此,薛涛也忘不了元稹,她开始频繁地给元稹写信。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她将对元稹的思念寄托在一首首的诗中,她嫌弃平时写诗的纸张太大,便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的小笺,即后世所言的“薛涛笺”。
原本她是个张扬明媚的女子,可是元稹走后,她便脱下红装,换上道袍,孤身一人,独守浣花溪。
她和元稹相爱不过几个月,却用余生来回忆。
可是元稹呢?潇洒转身,山高水长,再也不曾回头。
元稹和薛涛的这段感情算是典型的“痴情女子负心汉”了,明知没有结果却要招惹薛涛,在薛涛情根深种时又抛下她。
薛涛原是才华不输男儿的奇女子,却为了元稹孤独终身,可怜亦可悲。
第三有夫之妇——刘采春。
刘采春也是唐朝的四大女诗人之一,不过她的诗名比不上其他三个,她更出名的是夜莺般的歌喉。
她是唐朝著名的梨园弟子,“歌声彻云”,红遍江南,有传言,只要刘采春的歌声响起,“闺妇、行人莫不涟泣”,说她是唐朝版的邓丽君也不为过。
她所演唱的一些歌曲是她自己创作的,然而不知何故,很多后人对此抱有怀疑态度,认为她不过是个空有美貌和歌喉的普通艺人吧。
像她这样出名的伶人,即使已经成婚,也少不了绯闻对象,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元稹了。
传闻元稹在被贬越州时,在一场宴会上邂逅了刘采春,瞬间为对方甜美的嗓音,曼妙的身姿所倾倒。
宴会后,元稹多次到刘采春所在的梨园拜访,还写下了一首《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后来,元稹还给了刘采春的丈夫一笔钱,让他离开。
换言之,他买下了刘采春。
先不论刘采春是否自愿,但是她被当成货物一样买卖,想必心中应该是很悲凉的吧。
若是元稹一心一意地待她,倒也罢了,偏偏他就是个喜新厌旧,又不负责任的主儿。
几年后,他抛下刘采春离开越州,返回京城。
先是被前夫出卖,接着又元稹抛弃,伤心欲绝的刘采春也离开了越州。
关于刘采春的结局,有两个说法,一种是从此再也没了踪迹,另一种说她后来又遇见了元稹,不知元稹和她说了什么,第二天,她便投河自尽了。
无论哪种说法,封建社会,一个被多次抛弃的女子,她的结局绝对不会好到哪里去。
而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无疑是元稹,买下她却又不懂得珍惜。
如此不负责任的元稹,难怪被后世唾骂。
第四发妻——韦丛。
韦丛是元稹最爱,也是辜负最深的女子。
为何他后来会写出那么伤感缠绵的悼亡诗?除了深爱之外,我想更多的应该还是愧疚。
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嫡女,是个真真正正的千金大小姐。
元稹迎娶韦丛时,不过是个初出茅庐的进士,要钱没有,要权也没有。
虽然说得好听,是个“潜力股”,但是韦丛嫁给元稹绝对是“下嫁”。
原本出身高贵,养在深闺的韦丛十指不沾阳春水,可是嫁给元稹后,操持家务,深受贫困之苦。
甚至有人说,元稹还拿着韦丛的嫁妆出入花街柳巷,关于这一点已经无法考证了。
但元稹有一点饱受后世诟病,那就是在嫁给元稹的七年时间里,韦丛生了五子一女,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数字。
在医术落后的古代,女子每次生产都是一脚迈入鬼门关,她20岁嫁给元稹,27岁就去世,应该和她频繁地分娩有关系。
对于韦丛的死,元稹绝对要负大半的责任,所以即使后来他的悼亡诗写得那样深情,却无法扭转他的渣男本质。
更何况,在韦丛去后不到一年,元稹便有了新欢。
原本续弦无可厚非,可是他连起码的一年都等不到,他所谓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