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赏读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 意译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拥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而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请出箭来,装在丝锦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放回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神位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那时,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去哪里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那时,他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的缘故吗?或者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戏子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唉!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疏漏积累酿成的,而聪明智慧英勇果敢的人,多半沉溺迷陷于所溺爱喜好的人事物中而穷困无路以至灭亡,难道仅仅只是戏子伶官误国的吗?因此作《伶官传》。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导读赏析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集》。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政治上曾支持过范仲淹等的革新主张。

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不满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其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时代背景

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社会上各种矛盾日趋尖锐,政治上流弊痼疾日趋严重,社会危机越来越令人不安。宋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李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侵扰西北边镜,屡败宋军。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耽心五代惨痛历史再将重演。而宋太祖时薛居正奉命主修的 《旧五代史》 又 “繁猥失实”,无助于劝善惩恶。于是自己动手,重新修史,撰成了七十四卷的 《新五代史》。此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也是一篇光照千秋的著名史论。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导读赏析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虽然有天命因素,但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然后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论证主旨,并推论指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见解,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观点精辟透彻,发人深省。

本文阐明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后唐庄宗李存勖是五代的风云人物,是沙陀族人李克用之长子,李克用在临终之前,以三矢付庄宗要他报仇,叮嘱切切。李克用死后,李存勖嗣位,他谨记父亲遗言,讨刘仁恭,伐契丹,灭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但其称帝后,却沉迷于奢侈享乐,骄傲自满,宠信伶人,纵情声色,荒废国事,使民怨沸腾。四方藩镇见伶人被宠爱,纷纷贿以财物,谋取私利。而那些正直的臣僚因不肯行贿,为伶人谗言所诬陷,竟无辜被杀。后唐国政于是日趋衰败,动乱接连而生,在位仅三年,李存勖本人死在其宠信的伶人郭从谦之手。

最后在由《尚书》古训引发作结,发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呐喊,为当时统治者敲响警钟,寄语深长,振聋发聩。

欧阳修目睹宋朝积弱不振的现实和当权者的骄奢淫逸,忧心仲仲,通过此文以古鉴今,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写法特色

1、选例典型而有说服力。

2、阐发时则欲抑先扬,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突出庄宗历史悲剧的根由所在,从而得出“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与人”的结论,令人信服。

3、文章笔力雄健而有气势,表达情见乎辞,篇幅虽然短小,却是一篇搏兔而用全力之作。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历史资料:伶官作乱

李存勖称帝后,他认为大功告成,开始迷上了看戏,还经常 油头粉面的亲自登台表演,并取艺名为“ 李天下”。有一天,李存勖自我感觉良好的在戏台上吊嗓子,连喊两声“李天下”,还没被自己的优美嗓音陶醉完,就被一个伶人(演员)上去扇了他个耳光。莫名其妙的李存勖问伶人为什么打他,伶人大义凛然的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那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大为感动,觉得还是伶人真心为他着想, 那些个文臣武将什么时候能说这么高水平的话啊。伶人从此受到皇帝宠幸,不但可以自由出入宫中(不知道包括不包括后宫)和皇帝称兄道弟,而且还能肆意侮辱戏弄大臣,弄得是朝野上下敢怒不敢言。 李存勖还把伶人当作特务,让他们借全国巡回演出之际去刺探群臣的言行。当官职有空缺时,他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补缺。在李存勖的纵容下,有一次伶人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军队上下怨声四起、 离心离德。

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李嗣源也险遭杀害。三月,李嗣源在满怀怨恨的将士们拥戴下,自立为帝,进兵洛阳。李存勖这时候才想起军队的重要性,连忙率军进攻李嗣源,结果走在路上,那些老婆被抢的士兵们就逃走了一半,李存勖知道形势危急,便回到洛阳准备据城固守。不过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时候他一手提拔的伶人郭从谦看出皇帝已穷途末路,没有了利用价值,于是趁他吃早饭时发动政变,把爱演戏的 李存勖活活烧死在宫中。“ 李天下”就这样丧命在惊心动魄的特技效果中。不久,李嗣源攻入洛阳,后来从废墟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谥为庄宗。

解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五代史伶官传序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30908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