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传播人类智慧的外衣。剥开这件外衣,是来自人生经历中的伤痛、挫折。比如《乌鸦喝水》中的可怜乌鸦,或是《农夫与蛇》中被恩将仇报的农夫,又或是《狼和小羊》中的将死的小羊……故事讲述者假借动物一二三四,告诫身边人——千万要擦亮眼睛啊!
外国寓言的开山鼻祖,《伊索寓言》当仁不让。传说是古希腊有一个叫伊索的人,非常有哲思和才华,他漫游各地,给人们讲寓言故事。后来,人们根据他留下来的寓言,又加入当地的民间传说,这就成了最初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小故事,多是以狐狸、老虎、狼、狮子等动物作为主角,既规避了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的风险,讲述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从前的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不高,以寓言的形式讲述道理,容易被接受。
在中国,《伊索寓言》是儿童的启蒙读物,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父母讲其中的故事,慢慢地,自己捧着读起来。那是自我教育最初的脚本。
套路化的是,《伊索寓言》在每个小故事结束,都有一两句总结的主旨。
小时候,我经常会在结尾主旨处愣住,认真地思索,对照一下故事,看看自己是否吸收到正确的故事思想。然而成年之后,我仍旧会在那里愣住,但不是自我教育,而是对其提出质疑。这个结论的出现,将多义的故事单一化,成规化,抹去了更多的读法。
换句话说,没有总结陈词的《伊索寓言》,会更好。
比如故事《猫和梭子鱼》,猫喜欢吃老鼠,觉得那是美味。梭子鱼受了蛊惑,也想尝一尝老鼠肉。为了那幻想中的一口贪恋,最后不得不冒险离开水,守候在老鼠洞口,被咬去了尾巴,差点死去。
故事原本很生动,让人觉得梭子鱼有可爱的一面,结论却是,“不知天高地厚,超越自己能力去做事情,注定要失败。”
而成年人,大概就不会这么想,失败有什么关系,梭子鱼至少去尝试过,中国成语还有类似的“飞蛾扑火”,有时我们并不完全把它当成告诫来用,反而是一种鼓励和欣赏。我们有时候不就需要那么一点“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吗?
类似的故事还有《天文学家》,一个痴心观测星座的人,看入了迷,不小心掉进了井里。故事的总结是:只关注天上的事,不关注身边的事;《农夫和蛇》中,蛇咬死了农夫的儿子,农夫要报仇,结果惹祸上身,农夫道歉求饶,但是蛇说:“仇恨是不可能消除的。”结尾处,农夫的策略被贬低为无效。读罢,总觉得有些画蛇添足。
如果没有这些下定义式的结论,《伊索寓言》还是很耐读的,毕竟它提供了丰富的多义性。这就和人生的境遇一样,没有哪件事是纯粹的坏事或好事,有关变数的智慧生活中无处不在,《伊索寓言》的叙述也不遮掩这种色彩。
文中的故事,简单却不刻板,也不脸谱化,即使是它要批评的对象,也暗含着一种可爱。比如梭子鱼、狮子、农夫,它们是想“变通”,以达成某种愿望,尽管这种愿望的实现在寓言中被戛然而止。但是此起彼伏的角色中藏着几种人生态度,足够成年人品味其中滋味。那些经历过波折、伤痛、反复的人生的成年人,更能品味出《伊索寓言》中的多义性。
如此,《伊索寓言》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读本,还是成年人可以重读的“人生回忆录”。
你可以看见其中的正路、歧路。有些阶段觉得自己是寓言中狮子、有时是狐狸,有时是农夫,有时是羊。有的明明是自相矛盾的角色,可偏偏在我们不同的人生阶段中,都饰演过。
正因为如此,身为父母,我不愿意简单地让孩子去读最后的结论。每一个故事,其实都有几个方面来导向对世界的理解。
《伊索寓言》被奉为经典。但它在文学性和丰富性上,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才有后来者,如寓言大师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出现,他们也是借鉴了《伊索寓言》的不少精华,将寓言讲得更诗意、更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