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自先秦《老子》第十七章。信,诚信。足,够。焉,句末语气助词。诚信不够,就会产生彼此不信任的事情。此言诚信来不得半点虚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彼此诚实相待的基础之上的。
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出自《老子》。有和无是相互对立而产生的,难和易是相互对立而形成的。用来比喻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三、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出自《老子》。显贵的根本是低贱,高大的基础是低下。说明了贵、贱,高、下的对立和统一。
四、知人者智,自知直明。
出自《老子》。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认识自己的人,才算得上聪明。
五、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自《老子》。最正直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委屈迁就,最灵巧的人表面上却显得十分笨拙,而最善辩的人则常常表现得很木讷。说明要透过表面看到问题的实质。
六、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出自先秦《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战胜别人的人,只能算是孔武有力的人;能够克服自身弱点、战胜自己的人,那才是真正的强者。此言战胜自己、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是最难的事,意在劝人加强自身修养。
七、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圣人用“道”作为观察天下命运的工具。
八、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出自《老子·第二十九章》。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被抛弃。
九、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出自先秦《老子》第八十一章。辩,指口才好。善良的人不怎么会说话,能言会道的人不一定善良。此言品德与说话能力没有一致关系,而是有矛盾关系。此话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揆之历史与现实,却也基本符合事实。因此,在我们的为人处世中,这话还是有参考意义的。
十、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
出自先秦《老子》第五十四章。善于栽培树木就不会使其根本动摇,善于维护就不会使既有的东西脱落。此以植树、护物为喻,说明道德的培养与维护的道理:善于修身修德的人,别人是难以摇动其心的;善于维护道德善行的人,别人是无法改变其心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