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下的网络语境中,独立思考是个不讨喜的词汇。
独立思考这个词,现在差不多成为公知的标签了,有成为贬义词的趋势,受这个趋势影响。估计,许多人看到这篇章的标题,就认为这又是公知写来忽悠人的,于是就没兴趣点开阅读了。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现在也认为独立思考是贬义的,可能,你已经被带节奏了。
什么东西都讲究个有缘,不愿意点开,那是与这篇文章无缘,而愿意打开看的,也许还没有被带节奏,或者没有完全被带节奏。
什么是独立思考?这个要论起来,一定长篇大论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来论述,我想到一个取巧的办法来谈。这个取巧的办法就是举例。
一、独立思考的第一前提,要解决认知缺陷。
例一:夏虫不可语冰
我在一个关于六七十年代初高中学制问题的讨论中,跟帖说了句:“1979年我读初三年时,……”。有人理直气壮地怼我的跟贴,说我胡扯,质问1979年时,初中都是两年制,哪里来的初三。
我实说吧,我的亲身经历,那时,在我们那个地方,确实是三年制初中。
这位理直气壮怼我的老兄,我翻看了他的头条,他应该比我大两三岁。我认为,他亲身经历的,应该是两年制初中。因为是亲身经历了,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当时全国都是两年制。于是,认知上产生了缺陷。
头条上许多人说,九十年代以前,成绩好的都去考中专去了,而成绩差一些的才不得不读高中考大学。
鉴于当时的现实,我知道,许多成绩好的确实优先考虑读中专,但是,这个不是全部的情况。至少,我们学校,我的同届,成绩顶尖优秀的那群,就没有选读中专。
有句话说,夏虫不可语冰,说的就是这类情况,各位想想,自己是不是也会有类似的认知缺陷。
例二:想当然之一
有次,我谈到一个当年的普通知青用打火机点烟。一帮人喷我,说打火机当年是高档消费品,一个普通知青哪里买得起。
嘿嘿,他们又是想当然了。至少,在七十年代,打火机已经进入了城市里的普通家庭。那个时候的打火机,实际不贵,大约就是几角钱,最多一两元一个。唯一的麻烦是,那时的打火机燃料都是汽油,要搞到汽油,确实有点麻烦。如果认识驾驶员,方便点。如果不认识驾驶员,就只有人托人辗转解决。因为这个麻烦,普通农村人,或者城市里连人托人解决都做不到的,可能就不会去买打火机。而知青呢不同,尽管要弄到汽油也很麻烦,但是,他们朋友圈宽,只要愿意,还是有一些门路弄到汽油的。
对了,我只见过汽油打火机,不知是否有煤油打火机,这个我也不知道。
例三:想当然之二
我初初参加工作那些年,人还年轻,所以,经常犯想当然的错误。那时,单位上有个流行口号:鼓励合理化建议。同时还有合理化建议奖励之说。有次会上,我就尖锐地向领导提出,只听说宣传有合理化建议奖励,但从来没有见到有谁得到了这个奖励。当时,对我的提问,领导没有回答。而正是因为领导没有回答,我当时就一门心思认为,领导太无能了。我自己想不到的是,如果真的推行这个合理化建议奖的话,是一个系统工程,操作会十分复杂,实际我现在回想,我自己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来解决我当年的提问。最关键的是,还无法保证奖励合理,反而导致更多的矛盾。
二、独立思考的第二前提,不迷信。
这个不迷信的范围就宽了。
例四:迷信权威。
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一定有其存在的基础。但是,权威也可能犯错。权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领导权威,二是专业权威。
我们许多人在辩论时或者在分析问题时,都喜欢用权威的观点来作为自己正确的证明。肯定地说,领导站得高看的远,专家看得全看得深,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权威的观点中,大部分情况下,确实是有道理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权威也有错的时候,权威犯错的事,历史上比比皆是,所以如果盲目相信权威,也会被权威带节奏。
例五:迷信自己人
自己人的范围包括自己的家人,自己亲人、亲戚,自己老师,自己同学,自己朋友,自己熟人,等等。在一件众说纷纭的事上,更相信自己人说的,这是人性。须知,自己人这个圈子,大家往往有更多的共识,所以,身处其中,很难不受影响并达成共识,一个人能否跳出自己人圈子看待问题,是能否独立思考的重要标志。
例六:迷信多数
这个在现实中十分常见。评价一件事时,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人数更多的一方所说。但是,事物是复杂的,有些问题,表面看,一目了然,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理所当然,无可置疑,事实上,许多深刻的东西,都是表面简单,实质复杂。一个观点,不是因为人数众多,就一定是真理。
在论证自己正确时,许多人经常会说自己站在大多数一边,所以正确
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两句完全相反的话,都是名言,你怎么把握,怎么对待?
以下这种情况最迷惑人。比如,遇到一件关乎大多数人利益的事务时,表面看,如果进行某种选择,将会让大多数人得利,于是,毫不犹豫认为这种选择一定正确,因为,这种选择符合大众的利益。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许多当时看表面符合大众利益的观点,可能在实践中才会发现并不符合大众利益。比如,在一个企业中,对所有人都毫无条件的平均发10万元工资,表面看,是不是大家全部都“得利”了,但是,一个企业是不是能长期支撑这种工资呢?如果不能支撑,企业迅速关闭,大家不是反而失业。此外,即使企业能支撑,却因为“毫无条件”人均10万,会不会挫伤有能力的人积极性,导致企业员工缺乏进取的动力,最后企业倒闭大家失业。再比如,你的钱多,把你钱平分给我们吧,表面上,这是不是对大多数人有利?而事实上,长远看,这真对大多数人有利吗?这里的举例,因为错误太明显,相信现实中大家都不会犯这种错误。但是,在涉及社会和政治问题时,因为太复杂了,我们普通人的第一感往往只看得到表面的利弊,而无法看到深刻的问题,所以,这时,我们经常会犯迷信多数的错误。
例七:迷信书本
现在出书容易了,相信真正迷信书本的人实际不多了,但是,迷信经典书籍的一定还很多。无可否认,经典书籍,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而且经典书籍大多出自历史名人之手,所以,在进行辩论时,当我们引用经典书籍经典语录辩论时,往往无往不利。但是,现实是残酷滴,你虽然辩论赢了,可能在实践中仍然碰壁,千万注意的是,辩论赢了不是实践就赢了。须知,经典也是出自于人手,往往有历史局限性。当现实已经与经典的背景不一致时,仍然用经典来解释,可能就要碰壁。
所以,怎样对待经典,也是我们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我的办法就是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对经典也不迷信。
三、独立思考第三前提,多读书。
无论现实中有多少人口头上讽刺书呆子,但是,总体上看,人们还是认同读书是有用的。一个人能否真正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多读书。因为,没有必要的知识储备,你真的很难进行有效的独立思考。读书少的,储备知识少的,经常会落入两个误区。
误区一:听甲说的有道理,听乙说的也有道理。最后自己无法分辨,无所适从。
误区二:限于自己的认知,听到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观点,就认为对方一定没有道理。
多读书,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你将视野更开阔,这对个人思考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四、独立思考第四前提,理论与实践结合。
现实中,有一种现象,许多人虽然读书少,但是似乎也能获得成功。于是,许多人开始怀疑读书的意义。实际,这种成功,只是在他本人职业范围内的成功。这种成功,是在实践中的成功。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绝对不能拿来就用,还需要将实践结果上升到理论范畴,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理论来自于实践,单单学到理论还不够,还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现实中我们还发现,许多人非常爱读书,可以算学富五车。但是,一说到具体问题时,仍然只会人云亦云。当然,这类人有个特点,因为喜欢读书,他们在发表见解时,也一定会事先进行一番思考,所以,尽管他们本质上是在人云亦云,但他们却深信自己说的是自己独立思考后的结论,相信自己不是在人云亦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实践。他们缺乏实践。或者说,他们缺乏对所讨论问题的实践,无法透过现象看到更本质的东西,所以才会落入人云亦云的误区。什么人最容易落入这种误区呢?有两类人特别容易,一是没从事过管理工作的教师,二是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的工作单一之人。
就说教师吧。有的教师,一辈子都在学校。青少年时,在学校读书,就业后在学校教书,而且,基本无需参与管理性事务。他们的主要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三大方面,一是书本,二是学校及在学校范围内的实践,三是生活知识和经验。许多教师长期在学校这个相对单一纯洁的圈子实践,没遇到过现实其他行业中特别的复杂情况,所以,久而久之,在参与一些社会话题的讨论时,看不到问题的复杂性,虽然自己也进行了“深入”思考,但得出的结果,大多数仍然是从书上来的,不接地气。
在教学上,教师无疑是专家,在关于怎样在学校教育好学生上,多听听教师的有好处。但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又天然有一种家国情怀,所以,他们非常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十分愿意就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是,遗憾的是,受实践经验的影响,我发现许多教师对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见解实际是人云亦云,或者不接地气。
革命先行者李大钊是大学教师,为什么他就能提出接地气的见解呢?无它,因为他在关心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亲身实践,比如亲身到工人中去,参与工人劳动,了解工人阶级疾苦,所以,才能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接地气主张。
对了,特别说明一下。以上用教师举例,我不是贬低教师,实际这种情况,在其他行业中的人也大量存在,就是许多人都存在只局限于自己所从事行业的经验来分析问题的情况。我只是用教师中的这种情况来举例,如果读者君是老师,请不要对号入座,天地君亲师,实际,我受传统文化影响深,我对老师一直非常尊敬,我家亲人中就有许多从教。
五、独立思考第五前提,不徇私。
这个是我们这分析思考事务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所谓不徇私,就是不能只站在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分析考虑问题。如果只从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思考,就只能得出对自己有利的结论。而对自己有利的结论,不一定是对社会有利的。这个不用多说,总之,在思考涉及到自己利益的问题时,请先放下自己的利益,从客观角度出发吧。
六、独立思考第六前提,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太重要了,许多人之所以思考出不接地气的结论,就是因为犯了孤立看待问题的错误。我上面举的人均10万工资,还有把你的钱分给大家的例子,这两个例子,就是孤立看待问题的典型。有的人,认为自己赞同的,就一定是对的,嘿嘿,许多时候,自己,真不一定对啊。
七、独立思考的第七前提,开放心灵。
解决了前六个前提后,就要解决第七个前提了。这个前提就是开放心灵。
自己的经验不能照搬,别人都经验不能照搬。权威的不能迷信,自己人不能迷信,书本不能迷信,连实践得来的经验也不能迷信。哎呀,啥都不能信,连1+1=2这样的常识都不能信,你要我信谁,读到这里,我已经无所适从了,你凤兮空灵到底要我信谁?是不是就要我信你凤兮空灵?
嘿嘿,对了,谁都不能信,凤兮空灵说的,当然也不能信。但是,我现在再告诉你,在进行独立思考前,请先不要质疑任何一个观点,也就是,请先一定要开放心灵:谁说的我都相信。
哎哎哎,凤兮空灵,你是不是在耍我啊,你又叫我谁都不信,又叫我谁都相信,你到底要说啥啊,人啊,不能这样矛盾吧!这不是耍无赖吗!
哎,亲爱的读者君,别急,请听我说,注意,现在,我下面要提出实现独立思考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心法了。
八、独立思考的核心心法,姑且听之。
在独立思考时,我们只能采取下面的办法,就是一方面,我们对谁都不能信,另一方面,我们对谁都相信。可以把这两句归集为一个策略,就是“姑且听之”。这就是独立思考的核心心法。
为什么要“姑且听之”而不是“姑且不信之”呢?因为,我们在思考时,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最基础的知识储备,如果连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储备我们都“不信之”,比如对“1+1=2”如果也不相信的话,我们就无法进行任何理性的深思考了。所以,在思考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要借助一些自己积累的“正确的”知识来参与辅助我们的思考,这是人类思维的不可违背的局限性。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再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和实践的重要性了。因为,通过大量的读书大量的实践,大量的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储备起大量正确的知识来辅助对新问题的独立思考。
最后举例来说怎么“姑且听之”。
比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大家众说纷纭的问题时,请放开心灵,先不要急于站队,更不要从一己之私去站队。而是对所有人的观点,先不要反驳,不要一听到与自己认知不符的就立即去反驳,而是对所有的各种各样的观点,我们都姑且听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逐步地找证据来鉴别。有时,因为已经超出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我们又无法找到更多证据,这种时候的鉴别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我们根本就无法全面正确鉴别,这时,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暂时无法鉴别的,暂且不反驳。对自己无法鉴别的,就继续关注,继续学习和思考吧。
前人曾经就学术研究方法提出一个著名的方法,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在独立思考上,我提供一个建议“姑且听之,小心求证”。
谈谈我自己对热点争议问题的态度。现在网路发达,经常网上会出现热点争议活动,遇到这种,哪怕我有兴趣,我也绝不立即站队发表言论,而是大面积地持续地关注争议各方的观点,同时尽最大限度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深度阅读来自于各方的还原资料,或者翻查史书或历史记录等等。这样的关注,可能需要阅读数十万文字甚至上百万文字。哪怕做了这样的准备,我一般也只是关注,而绝不参与公开讨论,连点赞的事都不做,因为,经常的时候,这些热点问题都已经超出了我的专业和知识储备,我无法肯定我自己思考的是否真的正确。只要无法彻底说服我自己,我就只看不说。
对权威、对自己人、对书本,对任何人说的,我们都“姑且听之,小心求证”。在七个前提基础上,分析思考问题时,再取法“姑且听之,小心求证”,我认为就是独立思考。如果坚持这个,独立思考能力应该会越来越强。当你真正养成这种习惯后,你一定会发现,原来自己在大多数问题上,实际很无知。最无奈的是,当你养成这种分析习惯后,你会发现,自己往往会成为少数,会发现自己可能很孤独。没有办法,真正在思考的人,往往很孤独。
以上是我对独立思考的思考,其中难免个人见解,所以,我还真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我现在整理出来,读者朋友若有兴趣,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