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诗人里面,我最喜欢李商隐。词人里面,我最喜欢苏轼。苏轼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20岁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先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43岁时,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最后获得赦还,卒于常州,享年64岁。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婉约词也多有佳作;其散文著述颇丰,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功力深厚,自成一体,“宋四家”之一;其画作也很有造诣,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苏轼的生活也别有情趣,他擅长自创风味美食,比如东坡肉;闲来无事,他甚至还学着酿酒、制墨。他博学多才,喜欢奖励提携后进,比较知名的有“苏门四学士”。很多人都喜欢苏轼,一方面,是喜欢他的才能和他的作品,另一方面,更是喜欢他的豁达性格,以及他超级淡然的人生态度。宋词中,我特别喜欢苏轼的词,共收录了十五首。
《南乡子 自述》
苏轼作为一位凤毛麟角的宋代中期文坛领袖,在某年初秋小睡之后,写下了一首比较冷门的小词,把慵懒的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怎一个“愚”字了得。
今天复习苏轼的《南乡子 自述》,原文如下: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初秋的黄昏,竹席渐渐生凉,慵懒地躺在绿色纱帐里。白日里,闲来无事,小睡一会儿,枕边清风拂过。睡意稍减,继续躺在床上,听到外面公堂一片寂静,心想,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不知不觉间,床头的几卷书就全部看完了。皱眉挠头,冥思苦想,尝试着吟诵归隐的诗句。忽然发现,近来,自己对功名利禄越来越没兴趣了,越来越不受这些身外之物的拘束。此时此刻,假如有人问我的才能和手段如何?我只能回答:只不过是拥有人间一个愚字罢了。
据资料记载,这首词作于苏轼任徐州太守期间,此时,“乌台诗案”还没发生,但激烈的新旧党争,已经让他尝遍仕途艰险。自中举入仕到今天,词人虽刚过而立之年,却已宦海浮沉十余年,个中滋味,冷暖自知。苏轼的一生,基本都是辗转各地做官,在外漂泊,但在徐州做官期间,应该是他最惬意的岁月。远离朝堂纷争,公务不太繁忙,日子无忧无虑,常以诗书为伴。在此背景下,他写下最平淡的一首词,写出平生最快乐的时光,但是,最后7个字,却耐人寻味。
大家都知道,苏轼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他的词绝大多数都十分大气豪放,有惊世骇俗的美。今天介绍的这首词无疑是首冷门词作。苏轼用“占得人间一味愚”来自评,实际上是一种看似自嘲的大智慧。正所谓无欲则刚,功名利禄无所求,岂可奈我何!在苏轼看来,是否真有才学,并不重要,再说,苏轼的才学那可不是盖的,其才学之高,世所公认。重要的是,人生在世,能够看破功名利禄,不被世俗所累。这样的人看似“一味愚”,其实最有智慧。很多时候,生活的幸福与否,并不取决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我们自己的心态。放下了,看淡了,心态也就平和了,人生也就很容易找到满足感幸福感。很多人喜欢苏轼,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词作,更多的是因为他词作中所反映出来的旷达超然的人生态度。每当人们在现实中遭遇诸多人生困惑时,总能从他的词作中得到一丝丝安慰。生活不易,当你感觉心累时,不妨学一学东坡先生,掬一捧岁月,枕一缕清风,抛却凡尘琐事,徜徉在书山辞海,在万卷书香中不负流年。
2021年1月13号晚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今天复习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如下: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的大意是:春日清晨,细雨纷纷,斜风习习,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稀疏的杨柳,所有这一切,使得初晴后的十里滩更加妩媚。原本清澈见底的洛河,汇入更大的淮河,水势逐渐变得浩大,深不可测,茫茫一片。泡上一杯午茶,上面仍漂浮着煮茶冒出的白泡,就像雪沫乳花似的。嫩绿的蓼菜嫩芽,新鲜的蒿笋茎干,煎炒烹炸,盛满春盘,等待我们这些客人来品尝。是啊!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当年三月,苏轼在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任上,度过了四年多谪居生活之后,被调任汝州(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这种平级调动,虽然不是升迁,但却标志着政治气候的转机,显示了当时的皇帝宋神宗还是爱惜苏轼这个人材的。这年四月,苏轼离开黄州赴汝州,最困顿的时期终于过去,心境比较轻松,一路上,顺路游访了很多地方。先是畅游庐山。又在江西筠州,探视了胞弟苏辙。路过金陵,又拜访了正在家居的王安石,互相唱和,交往数日,且有买田江干、相偕归隐之约,可见二人并未因之前的新旧党争,而彼此产生隔阂,完全是君子之争。这年年末岁尾,苏轼来到泗州(今安徽泗县),即上书朝廷,请罢汝州职,回宜兴修养。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苏轼与泗州刘倩叔同游淮北第一山——南山,因作此词纪游。
这是一首纪游词,画面生动,色彩清丽,境界开阔,全篇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苏轼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苏轼高雅的审美意趣,以及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结尾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画龙点睛,既是千古名句,也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那清淡的欢愉。清淡不单单指食物,也指生活方式的简单。它告诉我们思想不能太狭隘,要追求豁达、健康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要放下执念,在生命之流中不急不缓地前行;它告诉我们静水流深,平平淡淡才能够享受长久的清欢。正因为如此,当下有很多人十分推崇“清欢”二字,并把追求“清欢”,作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2021年元月26号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今天,又下了一场春雨,从中午一直下到现在。春雨如酥,滋润万物。以前说过,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古代诗人我最喜欢李商隐,词人我最喜欢苏轼。当然,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文学成就之高也是公认的。尤其是他在宋词中的崇高位置,更是无人可以替代。他的词通过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的思考,渗透着他独特的豪迈洒脱和豁达的气魄,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浑豪迈,“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超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客观理性,还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细腻温情。有关苏轼的简介,以前已做过多次,在此不再赘述。
今天复习苏轼的《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原文如下:
莺初解语 。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 。颠倒红英间绿苔。
这首词的大意是:黄莺刚刚理解人语的时候,欢快地恰恰啼叫。初春季节,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细雨蒙蒙,珍贵如油,滋润着万物。那刚刚长出的春草,远看一片嫩绿,近看却仿佛消失了。不要推辞,开怀畅饮吧!醉倒在这迷人的春光里。有花而不去看她开放,就意味着人很快就要老了。不要等待着春光离开大自然,再追悔莫及。那时,将是落花纷乱,而且夹杂着绿苔,从而失去春天的魅力。
据记载,这首词作于苏轼28岁那年的早春二月,此时,正逢一年中最美的季节。那年,苏轼升任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路过宝鸡,重游终南山。其弟苏辙听说后,寄《闻子瞻重游终南山》诗。二人兄弟感情特别深厚。于是,苏轼就作了这首词寄给弟弟苏澈。
苏轼的这首《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语言清新自然,用词极其准确。先写黄莺啼叫,表明初春的美好,后借用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中咏早春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初长时,从远近不同的空间距离上观看,而呈现出的不同景象,把如画的春光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接下来,就是劝人尽赏春光,必须赶在花盛开时去欣赏,一旦春天离开,也就失去了应有魅力。这首词警示人们要把握青春时光。细心的朋友应该早就看出来了。在这首《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中,我们读到了非常熟悉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和“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经典之作。苏轼在引用韩愈这细腻逼真的传神之句时,只字未改,直接引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就连“微雨如酥”也是化用而来,但连贯的读下来,没有一点生硬与别扭,有的却是自然与流畅,以及更加独到而别致的韵味。由此可见,苏轼作为一代大家,非常善于综合前人的经典名句,为我所用,让这些诗句在新的诗词作品当中依然焕发出生命力。
2021年4月2号晚
《望江南·超然台作》
今天复习苏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如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词的大意是:此时已近暮春季节,但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徐徐,柳枝斜斜,随等起舞。这时候,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春水未满,但也是碧波荡漾。城墙内,满城处处春花,娇艳盛开。细雨飘散,迷迷蒙蒙,笼罩着千家万户。
刚刚过了寒食节。酒醒之后,更加思念故乡,思念而不能归,只有叹息不已。唉,算了,还是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吧。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明前茶吧。作诗饮酒,都要趁着好年华啊!
苏轼34岁那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遭到打击,自请出京后,先到杭州任职。37岁那年,又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次年,命人修葺密州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39岁那年暮春的一天,他登上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便写下了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的这首《望江南·超然台作》,是一首豪迈与婉约两种风格兼容并蓄的词,全词采用了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春日景象,自身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以及心无归处的乡愁,表达了其豁达超脱的襟怀。
人们之所以对苏轼情有独钟,不仅在于其高超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手法,更在于他无以伦比的人格魅力。他的精神境界,可谓古来罕见。他的豁达,从来不是跳脱出世,不问世事,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而是,努力去适应各种不利环境,直面困难,积极进取,悲天悯人,勤政爱民。他有时也会感伤,也会哀叹,但从来不会悲观绝望,他总是及时自我调节,始终坚持自己那份执着、那份洒脱。这首词就是最好的体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只一眼就惊艳到所有人的句子,却是屈指可数。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算一句,另外一句估计就是“诗酒趁年华”了吧!诗酒趁年华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因这句话太过走心,曾有多少人神往过这样的生活境界,又有多少人默默的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签名”,甚至有的网友将其与别的诗句搭配,竟然毫无违和感,依旧隽永唯美!
2021年4月15号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今天复习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文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大意是:三月七日,我与友人一同外出春游。在回来的路上,经过沙湖时,正赶上下雨。而拿着雨具的仆人,早些时候,因为有事,已经提前离开。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进退两难,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就晴了。于是,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只注意听,那些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雨再大,也不必太在意。何妨放开喉咙,大声吟唱,悠然自得,从容而行。手拄竹杖,足踏草鞋,同样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身披一件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泰然处之,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微微有些冷。此时,山头初晴,露出一抹斜阳,恰好应时相迎。回头再望一眼,方才刚刚走过的,遭遇风吹雨打的地方。还是回去吧。对我来说,哪里有什么风雨,哪里有什么阴晴。所谓风雨,所谓阴晴,不过是人们心中的幻象而已。
据有关资料记载,这首记事抒怀词,作于苏轼45岁那年春天。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已是第三个春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同行朋友深感狼狈,他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春游遇雨抒怀之作,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这首词通过苏轼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苏轼的人生信念,展现着苏轼的精神追求。
这首词最发人深省的是最后三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段将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态度完全融入。他刚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打击——“乌台诗案”,他当时在狱中连后事都安排好了。满朝臣子,没人敢替他说话,到最后,还是以前的政敌王安石救他一命。很多事情,经历过生死磨难,就看得格外清楚明白。所以,不论是风雨相逼,还是浩日当空,在他的眼中,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我走我的路,风雨也好,落日也好,于我的本心没有动摇。这是一种执着,却偏偏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他众多作品中的杰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宠辱不惊,淡然处之的达观态度,这种人生大境界贯穿苏轼的一生,令人肃然起敬。这首词用现在的话来讲,颇有治愈的功效,可以净化心灵,剔除浮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需乐观豁达,淡泊从容,笑对一切。苏轼的博学多才,千百年来首屈一指,不是一般人可以学到的。但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风雨雨,始终保持着一颗健康的心灵,保留内心的从容与淡定,不被世俗所打败。
2021年4月20号
《临江仙·送钱穆父》
今天复习苏轼的《临江仙·送钱穆父》,原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首词的大意是:自从你我在汴京分别,一晃就是三年。我们各奔东西,远涉天涯,奔走辗转在人世间。如今,相逢一笑,依然像春天般的温暖。你心如古井水,内心恬静,不起丝毫波澜;你高风亮节,就象秋天的青竹,任凭风吹雨打,依然故我。
我内心充满惆怅,因为你马上要与我连夜分别,撑一蓬孤帆,随风远航。送行的时候,云色微茫,月儿淡淡。陪酒的歌妓,不用冲着酒杯太凄婉,大家都不要太过伤感。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来来往往,本属自然。当然我也不能例外,我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旅行者罢了。
这首词写于苏轼54岁那年春天,当时,苏轼知杭州,为送别老友钱勰(字穆父)而作。当时苏轼也将要离开杭州。钱勰因坐奏开封府狱空不实,出知越州。后又徙知瀛洲,途中经过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
苏轼的这首《临江仙·送钱穆父》,通过描写与友人久别重聚,赞赏友人面对坎坷奔波时的古井心境和秋竹风节,抒发了对世事人生的超级旷达之思索。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洒脱的个性风貌。
梳理一下这首词的脉络,先是描绘了久别重逢的场景,欢笑依旧,友情依旧。紧接着盛赞了友人虽经磨难,但依然故我的高风亮节,既体现了志同道合的深厚友谊,又隐隐露出同命相怜的怜惜之情。分别时,他也会有淡淡的惆怅,那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的情绪。他从来不会让这种负面情绪控制自己,而且,始终不忘劝解友人。这才是那个有血有肉的苏轼,他也有喜怒哀乐,之所以最终能成为一个豁达的人,就在于他总是能及时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用自己的睿智和哲思,引导出一个正面的达观思想。
这首词最经典的词句,当属“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随着年龄增长,一些老同学老朋友,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渐渐地就少了联系。聚散无常,特别是同学之间,同窗几载,真正相聚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大多数时间还是各忙各的,最重要的是要记住在一起时的那份友情,珍惜每一次重逢的机会。归根到底,把一切看淡,我们都只是人生的过客罢了。
2021年6月5号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今天复习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原文如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的大意是:昨天夜里,我和朋友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而复醒,醒了又饮,饮后再醉。几番酒醉,几番折腾,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此时,家童早已熟睡,鼾声如雷,远远可闻。任凭我反复叫喊,拍打院门,也没有应声。无可奈何,只好拄着拐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身在宦途,身不由己,长长抱怨自己的身子却不能自己做主。当官的人呢,什么时候才能停止奔走钻营?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名利?什么时候才能不再四处周旋忙碌?夜深风静,水波不兴,水面仅有细细的波纹,就像绉纱一样细密平滑。真想乘上小船,从此在官场上消逝,远离党争和权斗。自由自在,无牵无挂,飘荡在烟波江河中,游走在浪涛湖海里,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了却余生。
43岁那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后来,又在不远处开垦了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那里筑屋名曰雪堂。对于经受了一场严重政治迫害的苏轼来说,此时是劫后余生,内心是忿懑而痛苦的。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有时布衣芒鞋,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他要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在此背景下,苏轼创作了这首词,当时他已被贬黄州第三个年头。
苏轼这首《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记叙了深秋之夜苏轼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的情景。刻画出一位风神萧散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展示出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全词分别采取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等艺术表现手法,浪漫飘逸,富有情调,水乳交融,不假雕饰,刻画传神,生动形象,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文如其人,个性鲜明。写出了谪居中的苏东坡的真性情,反映了他的独特风格。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景、理三者妙合无垠。后人之所以对苏轼推崇备至,不仅仅折服他无以伦比的才能,主要还是崇尚其豁达达观的处世态度。其实,从这首词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其豁达的人生态度,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也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挫折,尤其是发生乌台诗案,历尽宦海风波、九死一生,逐步磨炼出来的。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已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远祸。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吟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他要将自已的有限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如此浪漫飘逸,如此诗情画意,这样的诗句,也只有在东坡如此磊落豁达的襟怀里,才能自然而然地流出。
2021年8月13号
《念奴娇·赤壁怀古》
今天复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如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的大意是:长江之水,日夜不息,汹涌奔腾,滚滚不断地向东流去。浪花朵朵,后浪推前浪。大浪淘沙,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都被冲刷殆尽。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发生了一场震烁古今的战争。古老战场遗留下来的营垒西边,人们传说,那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峭壁,陡峭的山崖石壁高耸入云。波涛汹涌,惊涛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江流澎湃,浪花翻滚,仿佛卷起千堆万堆的雪浪。江山如此美丽,山河锦绣,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画卷。地灵人杰,一时间涌现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极力怀想历史过往,特别是当年周瑜的辉煌往事。那时,江南第一美女小乔,刚刚嫁给他作妻子,郎才女貌,琴瑟和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谈吐不凡,见识卓越。手执羽毛编成的扇子,头戴青丝织成的头巾,风流倜傥,神采照人。从容潇洒,在说笑闲谈之间,承载着八十万曹军的水军战船霎时间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往昔,放飞思绪,尽情想象那场战争的壮烈场面。可笑我竟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梦,朦胧而短暂。不如放眼大江,举起酒杯,洒酒酬月,奠祭这亘古不变的江上明月。
据记载,苏轼由于撰写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黄州,也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期间,他心中有无尽的忧愁无从述说,于是四处游山玩水以舒缓情绪。45岁那年,他刚好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他感慨良多,更是追忆起当年三国时期周瑜的无限风光,进而感叹时光易逝。在此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
苏轼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豪放词作的著名代表作。词中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和三国时期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以及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抒发了他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感慨和人生如梦、岁月流逝的遗憾,同时也表现了他直面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构成了豪放的基调,更凸显了苏轼苍凉的境遇和旷达的胸襟,被誉为“千古绝唱”,是北宋词坛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
总体来看,这首词堪称苏轼词作中的巅峰之作,全词充满了英雄气概,豪情万丈,意境开阔,视野广阔,笔势强劲,气魄宏伟,语意高妙,气象磅礴,格调雄浑,豪气干云,借助歌咏历史事迹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赞美这雄伟的大好河山,更赞美历史上曾经在这里叱咤风云的无数英雄豪杰,也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闷和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不愧为宋词中的一座历史丰碑。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旷达感慨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于大气豪放之中,又透着一丝丝婉约气息。据记载,当时就有人认为,这首词必须由关西大汉手持铜琵琶、铁绰板进行演唱,可见这首词的出现,对于仍然盛行缠绵悱恻之调的北宋词坛,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021年8月30号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今天复习苏轼的《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文如下: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的大意是:这人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青年男子,常常令人羡慕。就连上天也应该是怜惜他的,赠予他一位肤如凝脂,光洁细腻,且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大家都纷纷称道,那女子唇红齿白,芳洁的口中,传出清亮悦耳的歌声,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使酷热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历经千辛万苦,却看起来容光焕发,心情舒畅,显得更加年轻了。你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大庾岭梅花的清香。我试探着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这个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苏轼43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他有一位好友名叫王巩,字定国,自号清虚先生,北宋著名诗人、画家,受其牵连,原本春风得意的秘书省正字王巩,不久就被无情地贬到万里之外的岭南宾州,去做了个不咸不淡的小官。是受牵连最重的,这让苏轼一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他。
在20多位所谓“乌台诗案”的案犯中,最倒霉的王巩是被贬得最远、受责罚最重的,被贬到大老远的不毛之地,简直跟死罪无异。岭南在古代被称为瘴疠之地,北方人来到这些地方,常常因水土不服生病,甚至有病死者。
王巩赴岭南宾州时,家中歌会纷纷散去,幸而还有其中一位“长得好看又善良”的姑娘不离不弃,愿随他远赴岭南。这姑娘名为宇文柔奴,即寓娘。柔奴深知宾州僻远、路途艰辛,仍毅然决然地与王巩一同踏上了前往宾州的道路。
四年之后,王巩终于北归,苏轼设宴款待,却见王巩气色很好,容颜更少。苏轼问其原因,答说幸有柔奴相伴左右。宴席上,苏轼试探着问柔奴:“岭南那地方,生活环境应该很不好吧?”柔奴答道:“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听后大为欣赏,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是专门为柔奴写的一首词。这首词刻画了柔奴的姿容和才艺等方面的外在美,并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洁人品等方面的内在美。全词突出的风格特点是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笔调空灵,旷远清丽,蕴藉深邃,境界奇美,语言明快,细腻柔婉。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他自己在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整体来看,苏轼在这首词中,通过精心描写和刻画柔奴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统一,采取夸张的艺术手法,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历险若夷的女主人公柔奴,写出了柔奴在归来后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又采取以梅喻人的隐喻艺术手法,赞美了柔奴不畏艰难的高尚品质,以及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最后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引申出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千古名句。歌颂了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乐观,同时也寄寓着苏轼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关于人生的思考,无疑是个永恒的话题。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结局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任何人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历奋斗和打拼的过程,都要经历酸甜苦辣咸的生活磨难,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言以蔽之,每个人的生活都一样的有苦有甜,不一样的是人的心态。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公平的一面,那不过是生活中一点或酸或辣的调味品,与其在埋怨中度过,不如转变心态。人的一生,求的就是安身立命。安身立命之道,不是向身外去求,而是要向心内去求。坦然面对一切,“此心安处是吾乡”。你会发现,生活本来就是充满快乐的。
2021年10月6号
《江城子·密州出猎》
今天复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的大意是:我虽然已不再年轻,今日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准备追捕猎物。右臂托起苍鹰,准备捕获猎物。将士们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大部队浩浩荡荡,动如疾风,尘土飞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感谢大家一路追随我。我一定要大展身手,亲自射杀一头老虎。就像当年的孙权一样,露一手给大家看看。
尽情畅饮,这场大型酒宴喝得非常高兴,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豪壮。鬓角的头发微白,的确不再年轻。年龄不是问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能开恩,派人拿着圣旨来密州。就像派遣冯唐赦免云中太守魏尚一样,赦免我的罪呢?到了那个时候,我定当拉开雕花的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紧盯来犯之敌。尽力一击,把犯我大宋的侵略者全都射下马来。
据记载,苏轼38岁那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期间,他一改北宋词坛盛行的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创作了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同时这首词是苏轼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开创了豪放词的先例,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苏轼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其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堪称“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典范之作。这首词通过描写宏伟壮观气势豪迈的狩猎场面,以及自己细腻入微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就题材而言,他把打猎题材放进词里,是一次重大的创新,使词作不再仅仅描写“小园香径”的闲情逸致和偎翠倚红的享乐生活,富有开拓意义。在艺术上,突破了前人的窠臼,另辟新路,自成一家,刷新了词的意境和风格。全词言情沁人心脾,写景豁人耳目,字字珠玑,佳句连连,脱口而出,气贯长虹,丝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这首词的问世,使词坛风气为之一变,为宋词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总起来看,全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词中融叙事、言志、用典三位一体,充分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苏轼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雄风与豪气。对于这首词,苏轼也是颇为自得。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正因为如此,这首词千古传诵,成为苏东坡豪放词的著名代表作之一。
2021年11月10号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今天复习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的大意是:你我夫妻二人阴阳相隔,从此永别,彼此之间都茫然无知,如今已经整整十年。总是强忍着不去思念,可这怎么可能呢。你的离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自然难以忘怀。你孤零零的坟墓在那遥远的千里之外,我却无法陪在你的坟旁。生死相隔,你的墓地又相隔遥远,真的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即使夫妻相逢,恐怕你也认不出我。如今的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饱经沧桑,面容憔悴。
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境隐隐约约,在梦中我忽然又回到了家乡。在我们以前住的那间小屋,隔着窗口就可以看到你。你端坐在窗前,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彼此看着对方,惨然不语。只有热泪止不住地夺眶而出,潸然泪下,泪洒千行。我能料想到,长眠地下的你,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痴爱的亲人,而柔肠寸断。你的伤心,就在每一个明月夜。你的悲情,就弥漫在那长满矮松的山岗上。
苏东坡的结发妻子王弗是其老师的女儿。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十分贤惠,侍亲甚孝。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恩爱情深,生有一子苏迈。每次见苏轼读书,王弗便陪伴左右,可以说是举案齐眉,红袖添香。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来说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苏东坡将王弗安葬于四川眉山父母墓旁,并在其周围山上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十年之后,苏东坡远在千里之外的密州任知州。此时,王安石变法如火如荼,司马光、欧阳修等一帮老臣辞的辞,贬的贬。苏东坡在密州任上,日子过得越来越拮据。正月二十日这天晚上,梦到原配妻子王弗。从前夫妻携手共同度过了十年,而今阴阳相隔又是十年。于是写下了这感人肺腑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苏轼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情意缠绵,字字血泪。这首词是“记梦”,而且明确写了做梦的日子。但虽说是“记梦”,其实只有少部分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写得真挚朴素,沉痛感人。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如梦如幻,似真非真,笔力奇崛,妙绝千古,余音袅袅,回味无穷,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纵观全词,苏轼这首词充分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更有甚者会眼角湿润、热泪不断。王弗之与苏轼,二人共同生活了十多年,虽说夫妻二人感情深厚,但也只能算是”贫贱夫妻”。据说,王弗也不是什么才女,没有李清照、赵明诚”赌书消得泼茶香”那样的轶闻趣事。但这并不妨碍二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如果需要佳话的话,也许苏轼的这个梦就是佳话。
笔者一直认为唯有真情实感才最能打动人。其实,我在早些年就接触过苏轼的这首词。正是因为苏轼在这首词中凝聚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从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打动了我的心。“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们单位一同事也是中年丧妻,微信签名就是用的这三句,看着就让人心酸。这三句词足以挑动某些人敏感的神经,即使不是死别,生离一样让人伤感,一样让人难以忘怀。十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十年后,即使再相见,也会是“纵使相逢应不识”,抑或是“对面相逢不相识”,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2021年11月19号
《西江月· 平山堂》
今天复习苏轼的《西江月· 平山堂》,原文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词的大意是:辗转多地为官,三次经过这座平山堂之下。时光短暂,弹指之间,半辈子光阴刹那间过去了。自从上次相聚,十来年时间没见到老先生风貌。只有墙上老先生的墨迹,仍是那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睹物思人,禁不住就想要凭吊“挥毫万字”的文章太守欧阳老先生。不远处传来歌女的吟唱声,仍然唱的是欧阳老先生词中的“杨柳春风”。一切都不过是一场虚幻,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不转头,人生都不过是一场梦幻。
平山堂,公元1044年,也就是庆历八年,欧阳修知扬州时所建,在扬州蜀冈上。欧阳修是苏轼的恩师,是对苏轼影响一生至巨的人。苏轼第一次过扬州,是由京赴杭任通判,南下经扬州;第二次过扬州,是由杭州移知密州,北上途经扬州。这是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经过扬州,第三次到扬州平山堂,恩师欧阳修早已仙逝,而堂上仍留有他遒劲的手迹,更让人心生缅怀之念,因作此词。
苏轼这首《西江月·平山堂》是一首凭吊词作。通过描绘瞻仰恩师欧阳修词作手迹的情景,以及所闻所见,道出对恩师的缅怀之情,也蕴含自身的人生感叹,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全词以欧阳修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为中心线索,前后自然衔接,意脉不断,浑然一体。
为了加深对苏轼这首词的理解,有必要摘录欧阳修的《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如下:“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苏轼这两句词告诉人们,欧阳老先生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在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在梦中,终归一切空无,人生既然不过虚幻,政治失意与挫折,就不算什么事了。套用一句现代流行语,那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2021年12月5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今天复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如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的大意是:明月月圆,皓月当空,明月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没人能告诉我答案,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月中的宫殿到底是什么样子,真想上去看一看。也不知道月宫上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是什么好日子,为什么月亮那么大那么圆。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月宫上去。美玉砌成的楼宇,富丽堂皇,美好非凡。只怕那里高寒难耐,经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孤芳自赏,冷冷清清,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月儿低垂,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月光皎洁,照着没有睡意的我。明月啊明月,您总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如果没有,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世间,少不了悲欢离合的变迁。就算天上的月亮,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人能平安健康,长长久久。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有关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苏轼任密州太守两年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苏辙已分别七年未得团聚。面对一轮明月,苏轼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反映了苏轼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苏轼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遗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总起来看,苏轼这首词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就月亮这一意象来说,千百年来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全词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笔力雄健,气势豪迈,千回百转,感情真挚,情韵兼胜,境界壮美,超然洒脱,极富哲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全篇从头至尾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堪称苏轼最著名的代表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广为流传的千古名句,深受大众的追捧和喜爱。自古以来,月亮都被当作是一切美好的象征,文人墨客不厌其烦地赞美月亮咏叹月亮,总是有说不完的溢美之词,总是有表达不完的美好情感。是啊,只要有月亮在,人世间就有美好在。固然,亲人、朋友不可能永远聚在一起,人世间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此事古难全。但只要我们心心相印,我心里有你,你心里有我,即使远隔千山万水,我们也可以共同拥有一个月亮,当你看着那颗明月时,我也在看着那颗明月,只要大家都喜乐安康,岁月静好,那就是最好的永远。
2021年12月16号
《蝶恋花·春景》
今天复习苏轼的《蝶恋花·春景》,原文如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的大意是:暮春时节,杏花凋零枯萎,残红褪尽,枝头挂着又小又青的杏子。燕子飞来飞去,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环绕着村落人家,缓缓流淌。柳枝上的柳絮随风飘散,已被风吹得越来越少。天涯固然路远,然而春暖大地,哪里没有美美的芳草呢!
围墙里有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围墙外是一条道路。围墙外恰好有行人经过,听到了围墙里面传来佳人的笑声。佳人的笑声渐渐就听不到了,四周静悄悄的。佳人的声音渐渐消散了,行人却心绪难平。行人不由得思绪万千,感怀颇多,十分怅然,仿佛自己的过分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
据记载,这首词大概是苏轼罢定州任谪知颖州启程南下时的寄托之作,是他在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离定南行途中触景生情,从而创作的。但具体编年和创作背景尚有争议。
苏轼这首《蝶恋花·春景》是一首伤春词,也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通过边咏边叹,描写了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同时,又描写了得遇佳人却无缘一晤,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表现了他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为人知的烦恼。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综观全词,苏轼用一半的笔墨写了春天的景,又用一半的笔墨写了春天的人,二者着墨比较平均,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种特殊的春日景观,而且还是更为生动的春日景观。全词真实地反映了苏轼的一段心路历程,他意欲奋发有为,但终究未能如愿。通过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长于豪放,亦擅婉约,这首词把春景描写得清新秀丽,十分婉约,堪与柳永的婉约词相媲美。
这首词另一大特点,就是景中有情理,而且,造就了两个千古佳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何谓天涯?心安为家,随遇而安,即使身在天涯,照样会有美好的芳草陪伴。时至今日,人们仍常常引用这句名言以自慰自勉。词中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不仅仅局限于对“佳人”的相思,这里的“多情”,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如此等等,可见苏轼时时处处都拥有旷达的胸怀。
2021年12月26号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今天复习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原文如下: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的大意是:时光易逝,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容颜易老,人生能经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在回廊上发出声响。看看自己,眉头上锁着愁思,鬓角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自己酿的酒质量低劣,并非好酒,因而常常会因为客人少而发愁。月亮虽然皎洁明亮,却总是被乌云遮蔽。在这个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独在中天的月亮?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地望着北方。
苏轼的《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一首抒怀词。整首词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情感意象,营造了一个情景交融的完美意境。全诗借寒暑季节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从而表达了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以及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最终体现了他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
总起来看,苏轼这首词一改豪放词风,而是表现出悲情婉约的一面,风格柔婉,这种哀怨隐忍之作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首词,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中秋之夜清寒的月色与空寂的长廊,孤独的身影与黯淡的灯光,以及由此流露出来的深沉的人生思考与真挚的人世之恋。这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宣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更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