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会成为元末《三国演义》开篇词?

为什么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会成为元末《三国演义》开篇词?

有朋友提问:为什么明朝的杨慎所写的《临江仙》,会出现在罗贯中《三国演义》开篇词?

这是版本问题。

比如咱们的翻译家翻译了一本外国的小说,译书的过程中觉得这书写得实在太好了,又不愿意像批注本一样去乱七八糟批注破坏原书的整体性,在没有写前言、后记的情况下,找到一首或者自己写了一首诗抒发心情,左看右看觉得和这书翻译之后非常相配,翻译家就把这首诗放在了翻译本的前面,类似于导言或者总结。

而以后的重印版本就都根据翻译家的版本,将这首诗印在了书的前面。那读者会不会有怀疑,为什么一本老外写的书前面会有一首古诗?

《三国演义》前面有《临江仙》也就是这么回事。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而杨慎的这首《临江仙》的问世至少在罗贯中后一百年。所以肯定不是罗贯中自己加在前面的。

也不是杨慎加在前面的。按照常理来推断,肯定是在明清的《三国演义》版本整理中,后来的编者加上去的。

为什么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会成为元末《三国演义》开篇词?

罗贯中的三国小说,也不叫《三国演义》,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小说脱胎于《三国志》历史文献。但是小说在流传过程中肯定有各色增减,在宋元明的时候因为格律诗的完善,作者在进行小说创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加入大量格律体的创作。

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格律体放到三国时期,就不那么对味了。我们学习诗歌史的时候就知道,音韵学到南北朝才成熟,而平仄格律的出现要到唐朝了。所以三国中的人物要是口吐七律,那是非常荒谬的事情。就好像《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上古神仙说普通话一样,虽然是文艺创作的需要,但是却脱离文学逻辑。

清初的毛伦、毛宗岗父子就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整理、删改,将一些不合理的诗词去掉,或者加上“后人云”的说明,不让小说中的人物跳脱出历史情境。这个版本就是正式命名为《三国演义》的版本。

而杨慎的这首《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因为非常契合三国故事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故事梗概,让人生出沧海桑田的荒凉意味来。毛氏父子就将这首词放在了他们这个版本的三国故事的开篇,也算是他们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情感认同。

我们现在流行的就是这个版本,所以这个问题只要理顺了主体,就搞清楚了。

我们应该这样说,清初毛氏父子的《三国演义》引用了明朝杨慎的《临江仙》。

这不就合理了?

为什么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会成为元末《三国演义》开篇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57516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