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家畜,在民间被称为六畜之首,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作为地球上最为古老的动物之一,“猪”在古诗词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在《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里,就有“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咏猪的诗句,这里的豕(猪)渡河而去,应当是野猪。在《诗经·大雅·公刘》)里的“执豕于牢,酌之用匏”,猪被人们从猪牢里捉出来,可以看出来这是家猪。
而自《诗经》之后,我们在古诗词里就很少见到咏猪的诗作了。不过,却看到了不少别具一格的关于“猪”的诗句。
诗人咏猪,有的反映的是当时的风土人情。比如,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凯旋后,其弟杀猪宰羊犒劳姐姐、庆贺喜事的情景。
宋代诗人秦观《雷阳书事》“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中,杀猪羊则是为了应对丧事。
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定将文度置膝上,喜动邻里烹猪羊”(《送刘道原归觐南康》),表现的是送别友人时“邻里烹猪羊”的情景。范成大的“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砂甘松粉饼团”(《祭灶词》)却是再现了人们用烧猪头等祭拜灶神的情景。
从古人咏猪的诗句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古人除了放羊、牧牛之外,也放猪。从“小池聊养鹤,闲田且牧猪”(唐·王绩《田家三首》)与“尝学公孙弘,策杖牧群猪”(《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中可以看出。这样看来,古代猪的待遇比现在的猪好的多呀!
当然,猪肉味道鲜美,古人自然也不会放过了,并且在烧法上还很讲究。
宋代蜀寺僧的《蒸猪肉诗》中就留下了猪肉的烧法,“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处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荐,软熟真堪玉箸挑。若无羶根来比并,羶根只合吃藤条。”
堪称美食大家的苏轼,在《食猪肉诗》这样描写,“黄州好猪肉,价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仅写了诗人食猪肉时的惬意,还写出了猪肉的烧法。而按照此法烧出来的“东坡肉”也成了苏轼的专利,“东坡肉”之名流传至今。
另外,我们的大诗人苏轼还留下了“西邻推瓮盎,醉倒猪与鸭”这样的情趣诗句,一个“醉”字,真是让人开怀大笑啊!
读者们,关于“猪”的古诗词,你还知道哪些?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