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国白话文创作的先驱之一,“新红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俞平伯,他的曾祖父俞樾在清朝末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俞樾是晚清一代鸿儒,文学造诣精神,他的诗词具备忧国忧民的现实感,也能体现其人生境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俞樾十首诗词,体会文字背后的时代感。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俞樾的父亲是一位举人,他自幼跟随母亲和哥哥来带杭州求学,后考中进士,入翰林。据记载,俞樾曾受到曾国藩的赏识,前者对后者也极为感激,但由于后者太过书生气,根本不会官上的为人处世,后来削职归田,以学术研究和授课为业。

在学术方面,俞樾以“通”见长,涉猎范围广泛,所做出的成绩彪炳千古,更深层次考量,俞樾的著作还具备传统学术的传承作用。在诗词方面,俞樾密切关注现实。由于他生活在晚清,那时候国民生活惨淡,国家境况悲凉,他有许多关于外敌入侵的“思痛”诗词,而正是这些具有时代感的诗词成为晚清历史的一手资料。

俞樾的诗词继承白居易的创作理念,而风格朴实又清新,又呈现出王维的遗风,诗词中触景而发,接近白居易,尤其讽喻诗与白居易一脉相承。抒写性情诗倾向于普通人身上的真情,这一点与袁枚又极为相似。在诗词理论上来看,俞樾主张消除门户之见,吸取各家之所长,追求诗词的境界,由深入浅,反对雕琢,强调个人愁思与时代的忧患感,站在浙词派的立场上吸收常州词派的立意思想。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就是诗人的一生写照,俞樾诗词散发出特立独行的思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豁达淡泊的个人情怀。他的诗词能够展现出其抒写自我的真性情,所以能够让人看到特立独行的一面。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以及仕途前景的自信,可以让读者看到他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自信。值得一提的是,俞樾常常将人生比喻成旅途,将生死看淡,将人世间的悲欢离愁看轻,在其诗词中均可以体现,也能彰显其豁达淡泊的情怀。

从俞樾存世的诗词来看,“随笔而书”是最大的特色。他的诗词畅抒胸臆,不乱雕琢,平易近人,不同时段的生活体现出不同的情感。他的诗词绝大多数是记录史实和生活状态,与其一生经历息息相关。年轻时期,对未来憧憬,体现踌躇满志的人生追求,后因为时局的混乱,写出大量体恤民情的诗词,诗风倾向于哀婉情深,也是对其人生的哀叹与无奈,细品后感人肺腑。

从性格方面切入,也能体会到俞樾诗词的另一面。由于他为人清高,善于运用孤傲的菊花与梅花,他常常用这两种花作为抒发情感的意象,清冷孤傲的感觉显露无疑。另外,他一生爱书,读书不倦,沉沦于书海之中。所以,他的志向是潜心著书,对学术精益求精,三十余年的传道受业,在其诗词中体现内心追求,绝无矫揉造作之感。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总体来讲,俞樾的诗词艺术成就最大的是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生活的,而通过时间研究他的诗词,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人生轨迹与人生遭遇。所以,俞樾的诗词就是一部几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一个王朝走下神坛的局面。

语言平易近人,妇孺皆懂,用典丰富,关心百姓与国家,是俞樾诗词的最大特色。据记载,俞樾于1907年2月5日去世,今天是他119周年忌辰,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十首诗词,体会诗文背后的时代感与诗人特立独行的个性。

调笑令 其二

俞樾 〔清代〕

微雨。微雨。小庭乍消残暑。

扁舟去采芙蕖。收得荷盘露珠。

珠露。珠露。滴入莲心便苦。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采桑子 其四

俞樾〔清代〕

兰因絮果更番换,愁是春人。

悲是秋人。一样襟怀两样人。

烟蓑雨笠寻常好,瘦是山人。

寒是津人。两样生涯一样人。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调笑令 其四

俞樾〔清代〕

风细。风细。纸窗又添寒意。

关河雨雪靡靡。辛苦长征未归。

归未。归未。折得梅花谁寄。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齐物诗 其二

俞樾〔清代〕

万人如海浩无边,身作飘飖不系船。

相守百年都是梦,偶同一饭莫非缘。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醉太平 其十

俞樾〔清代〕

鱼租鸭租。生涯有馀。

半村半郭家居。种千头木奴。

田园未芜。青山未枯。

柴门临水如初。问衰翁在无。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齐物诗 其三

俞樾〔清代〕

休将憔悴感生平,眼底荣枯颇不惊。

万蜡高烧终是夜,一灯孤对也能明。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采桑子 其二

俞樾〔清代〕

宵声并向宵来听,清是钟声。

和是箫声。一样宫商两样声。

秋声分向秋来听,哀是蛩声。

怨是蝉声。两样心肠一样声。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题曾文正公手书一侧后

俞樾〔清代〕

淋漓妙墨一编开,作对还如笑语陪。

我读公诗拜公像,昨宵公自梦中来。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调三六桥

俞樾〔清代〕

里外湖堤两六桥,相传一十二条桥。

诗人别有六桥在,三六居然十八桥。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落叶 其四

俞樾〔清代〕

秋风不设护花铃,任扑云亭又水亭。

辟荔墙垣犹有剩,梧桐院落最先听。

烂红乾翠都堪惜,转绿回黄不暂停。

我亦人间一蒲柳,敢同松柏斗遐龄。

晚清诗人俞樾十首诗词,具备浓厚的现实感,又暗含忧国忧民的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5939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