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唐代边塞诗的领军人物,集大成者。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这两人从如胶似膝的知己,变为政敌与陌路,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后人有过许多研究和猜想,各种解构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小编倒认为,这里面的原因其实不复杂,不过是因为政见不同,两个人的政治智慧和政治鉴别能力又相距太大而导致的命运殊途。高适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李白虽然也热衷于功名,但他率性狂放,几乎是个政治白痴。如此大的差距,在唐代安史之乱、永王之乱接踵而至,以及玄宗和肃宗的政权交替、时局不稳的特殊时期,两人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甚至互为敌手,这也正常,此类故事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并没有什么难以解开的迷团。
以高适的经历为主线,将高适与李白两人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及其个人经历对比一下,就几乎能了解清楚高适和李白两人的个性差异和政治水平差距,以及作为平永王之乱统帅之一的高适,在永王之乱平息后,到底有没有出手相救因入幕永王而被捕入狱的李白这段诗史上的公案了。
一、高适的《燕歌行》原文及简要赏析
【原文】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简要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拟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边塞诗,不仅是如晚清学者赵熙所评的高适“第一大篇”,而且是整个唐人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燕歌行》体裁相传为三国时期曹丕所创,题材狭小,一般以描写思妇闺怨为主。而高适的《燕歌行》在题材上作出了重大突破,从多方面反映了边塞征战生活的复杂情况和真实的画面,并涵盖了作者对边塞战争的反思。
这首诗的序介绍了创作时间的由头,即开元二十六年,有位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处而来的客人,向高适介绍了边塞的情况,并谈到了这样一件事情:张守珪的部将赵刊立功心切,假借张守珪的命令,攻打一个叫奚的少数民族,结果先胜后败。张守珪偏袒赵刊,向朝廷隐瞒了赵刊的失败,只汇报了赵刊获胜的情况。这位客人还作了一首《燕歌行》给高适看,高适为此很有感触,便写了和诗,即高适此《燕歌行》。
全诗大概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八句,着力描写官兵出师的威武之势,第二部分八句写官兵战败的凄凉景象,第三部分八句写被围时将士的悲愤和痛苦,第四部分为最后四句,写死斗结束时的局面以及作者的反思和感慨。全篇叙述完整、脉络清晰,在多变的笔法中,为读者再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经过。此诗也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的代表作品,平仄相间,抑扬有节,比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等,对仗工稳,音律极美,正如明代学者邢昉在他的”《唐风定》卷九中所评:“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
诗人虽未参加那场战斗,但读来犹如其亲历后所述。诗人如一个全盘指挥者,站在全局的高度,对这场战斗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尤其最后一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没有统帅的心胸,作不出如此感叹。此等胸怀,应仅次于汉高祖刘邦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透露出了作者欲兼济天下、并为此奋斗的雄心壮志。
二、李白《侠客行》原文及简要赏析
【原文】
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简要赏析】
此诗大约创作于开元晚期或者天宝初期。作者以夸张的笔墨,通过胡缨,吴钩、银鞍白马、飒沓流星等意象描写,栩栩如生的展现出一个游侠儿英姿飒爽的形象。“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高度概括了侠义之士不图名利,解危救困的独立人格。诗中以战国时侯赢、朱亥“窃符救赵夺晋鄙军”的典故,进一步歌颂侠客精神,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最后以“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结束全诗,更是明确表达了诗人自已对任侠意气的崇尚,以及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扬雄辈的蔑视。
综上,在高适参与了边塞的一些战斗,并潜心研究边塞战事,为自己未来的军事政治生涯未雨绸缪的时候,李白还在四处游历,处于求功名而无门的状态。高适的《燕歌行》与李白的《侠客行》创作年份相差不远,可以看出大致在同一个时期的时候,李白的思想境界还停留、任侠意气的侠义层面上,而高适却已经在思想精神上做好了充当一方统帅的准备了,因此说在人生布局和思想境界上,李白远远落后于高适。
三、高适不救陷入牢狱之灾的李白这一段诗史公案
高适、李白算是同龄人,一般的看法,李白年长高适三岁。
从家世上来看,高适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高侃是唐高宗时期著名的重要将领,曾经先后领兵生擒突厥王、灭了高句丽,死后陪葬乾陵。皇陵陪葬,在封建社会对于非皇家宗室成员来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他父亲辈则相对平庸,但也大小是个官宦。高适对自己的家庭背景相当骄傲,用现在的来话说,就是优越感很强。以致于高适以“耻预常科”,即耻于走常规科举出仕的路数为由,想要应试皇帝的特科。所谓特科即“制举”,是指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常规科举”之外,由皇帝不定期下诏并亲自主考的科目。参考特科需要官员推荐,且能通过特科的人不多。皇帝亲自主考,意味着被选上的考生便是天子门生,往往会被格外重用。
而李白则常以李唐皇室宗亲自居。李白自称是陇西成纪人,是西凉时期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世孙。唐高祖李渊是李暠的七世孙,唐玄宗李隆基是李的第十一世孙,这么论来,李白是玄宗的爷爷辈。不过,李白的身世自述,却没有家谱等史料为证,最终李唐皇室未将李白一支纳入宗正寺(类似于皇室宗亲档案馆)。由于李白与唐皇宗成员来往密切,常呼兄道弟,或者叔侄相称,因此后人基本上默认李白的身世自述。
因志趣相投,高适和李白在天宝天宝三、四年间两人相识后,惺惺相惜,成为至交好友,不仅相游汴州等地,相从赋诗,甚至“醉眠秋共被,携手同日行”,感情很深。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在高适大约三十五岁的时候,玄宗开特科,高适应试却落榜。就在高适为被朝廷重用而屡挫屡勇的时候,玄宗天宝初年,李白通过外人引荐被唐玄宗招进京,为供奉翰林。那个时候的翰林供奉,已经不只是承担“皇家艺苑”的使命那么简单了,而是演变成为皇帝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因此当时李白还是有机会接触朝政,施展政治抱负的。史载李白初入翰林院即深受唐玄宗的喜欢。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赋诗纪实。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认为到了自己在政界显山露水的时候了,踌躇满志,有些飘飘然,恃才傲物。可事与愿违,玄宗却偏偏不让他参与朝廷政务,于是李白日渐厌恶这种待诏工作,终于纵酒以昏,便出现了玄宗呼之不朝、奉诏起草诏书却醉中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等等令同僚羡慕嫉妒恨的事情。李白不懂韬光养晦,入宫才两三年功夫没机会参与政务就开始自暴自弃了。天宝三年(744年),因权贵的谗言,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在李白却怀抱一堆皇帝赐给的金银财宝过着狎妓呼朋的游荡生活时,天宝八年,高适四十九岁,终于被特科选中。
高适是个有远见、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政治家,自被特科选中后,虽然在仕途上有些坎坷,但总体上是一路凯歌高奏,官至常侍,并封侯。李白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安史之乱时,玄宗西逃,基本上是高适策划的。《旧唐书.高适传》载:会禄山之乱……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有意思的是,这个时期李白正在庐山避安史之乱的战祸,完全无缘政治。
二、高适坚决反对玄宗听从随行宰相房琯的“分诏制置”。《旧唐书.高适传》载:“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这句话中“诸王分镇”的意思就是玄宗在西逃的路上,听从宰相房琯的建议,下诏令太子李亨做天下兵马大元帅,永王李璘、盛王李琦、丰王李珙等皇子在各自分管的地区统帅军政事务,再派得力的将军,做他们的副手。事实证明,高适是对的,因为“分诏制置”的结果就是致使永王叛乱。在“分诏制置”时期,高适正确地跟随了太子李亨,从此一路飞黄腾达;而李白在永王李璘经过九江时,于庐山被其引为幕僚。从此高适与李白在政治上彻底各行其道,成为事实上的政敌。
三、高适作出了“永王必败”的正确推断。《旧唐书.高适传》载:“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高适)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高)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高适因为“永王必败”的推断,令肃宗刮目相看,并委以重任。高适没有让肃宗失望,作为平叛统帅之一,与其他将领一起,平定了永王之乱。李白因入幕叛军被抓入狱,沦为高适的阶下囚。
李白沦为阶下囚后,写了《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希望高适能求助自己。在诗中,李白完全丧失了往日的狂妄傲慢,把高适比作汉时张良,一通猛夸猛赞,但是并未得到高适的回音。据载,李白的第二任妻子,即唐高宗时宰相宗楚客的孙女,曾亲自登门求高适救助李白,同样未得到回音。
至于高适到底有没有救助这个当初的知己、后来的政敌呢?目前没有相关资料显示。后人多认为高适没有出手援救,因为现有史料中,只有当时宣慰大使崔涣及御史中丞宋若思为李白昭雪、李白出狱后被流放的记载。小编认为,高适在明面上当然不能施以援手。因为以他平叛主帅之一的身份,以及在肃宗登基平叛这个政治敏感时期,换作任何人也都是无法堂而皇之地为身为叛军幕僚的李白说情并将其释放的,否则就是引火烧身,自寻死路。
但在私下里,高适应该是相助了的。为什么作这样的推论呢?当时,与李白同事永王李璘的韦子春等人皆被杖杀,可见李白等人罪名之大、肃宗恨其之深。如果仅凭崔涣和宋若思当时的地位,没有高适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在背后或者侧面推波助澜,想营救李白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还有一点必须指出,高适并不是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在杜甫流落到四川成都的时候,高适曾给予杜甫莫大的资助,杜甫的成都草堂就有他的捐资,甚至连柴米油盐这些,高适都派人送上杜甫家门,更何况高适与李白曾情同手足。
四、永王之乱后的高适与李白的最终命运
高适在永王之乱平定后,屡建功勋。于五十四岁时,即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受命参与讨安史叛军,救睢阳之围。至德三年(758年),高适五十五岁。因敢于直言,遭大太监李辅国的嫉恨,贬官太子詹事。乾元二年(759年),高适五十六岁。五月,出任彭州刺史。唐朝上元元年(760年),高适五十七岁。改任蜀州刺史,直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初。期间,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便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打于璋,并斩杀了段子璋。
平段子璋之乱不久,剑南兵马使徐知道起兵生乱。高适领兵大破徐知道贼众,徐知道被部下杀死。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高适六十岁。二月,迁任剑南节度使。其间在抵御吐蕃的侵犯上,失之于软,师出无功,但有史料证明,当时敌我悬殊太大,尽管如此,但高适以六十岁高龄,指挥蜀军牵制了吐蕃对长安的攻势,不能不说也是难能可贵的。广德二年(764年),高适六十一岁,迁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高适六十二岁。正月,高适卒。赠礼部尚书。《旧唐书》曰:“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被赦。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死刑的改判流放),流(放)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获自由。顺长江而下时,写下了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反映出被赦后轻松快乐的心情。在老友江夏太守良宰处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于乾元二年,又应友人之邀,与被贬的贾至泛舟洞庭之上,赏月思古,赋诗尽兴。不久,到达宣城、金陵,依人为生。上元二年(761年),六十出头的李白在金陵生活窘迫,只好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临终前将手稿交给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