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传习录》的几则对话去理解《大学之道》
[二三]
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生日:“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山。”
[译文]
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去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的境界。”
感悟: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都是修行人。“真正修行人,不见世间过。”真正的修行人,到了一定的境界,无论静守还是做事,外界已经不能干扰他了。心境能常常保持平和,有利于做事,也有利于健康。
[八六]
问格物。
先生日:“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格物。
先生说:“格就是纠正的意思。格物就是使那些不正的念头复归于正。”
感悟:这是王阳明在格竹七天七夜之后,终于明白格物不是推究外界自然事物的理,而是应该向内革除不正当的念头,致良知。
[八九]
“工夫难处, 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 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身修则和。
[译文]
“做功夫的困难之处,全都在格物致知上。这就是如何‘诚意’的问题了。意念如果真诚,那么心也差不多能够摆得正,修身也就水到渠成了。不过‘正心’和‘修身’的功夫也各自有着力点,‘修身’是就已经发出来的情感而言,‘正心’是就还未发出来的情感而言。心摆得端正,那么未发的情感就能够中正;身得以修养,那么已发情感就可以平和。”
感悟:这段对话先是说明了诚意的重要性。没有“诚意”,心就会产生不正的念头,就更别说修身了。然后又区别了“修身”与“正心”。
[九0]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译文]
“从‘格物’ ‘致知’ 到‘平天下’,只是‘明明德’的具体展开而已。虽然说‘亲民’,其实也是‘明明德’的分内事。‘明德’就是内在的德性,就是仁。有仁德的人将天地万物视作为一个整体,只要有一物不得其所,便是仁德还不完备。
感悟:“明明德”是仁,是“知”。“亲民”是“行”,“格物”是方法,要做到知行合一。有仁德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
[九三]
问:“知至善即吾性,吾性具吾心。吾心乃至善所止之地,则不为向时之纷然外求,而志定矣。定则不扰扰而静,静而不妄动则安,安则一心一意只在此处。千思万想,务求必得此至善,是‘能虑而得’矣。如此说是否?”
先生日: “大略亦是。”
[译文]
陆澄问:“明白至善是人的本性,而本性就包含在人的心中。人的本心即是至善的所在,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去外面探求至善,这样意志才能确定。意志确定之后就可以不受干扰、内心平静,内心平静就不会心念妄动、就会感到心安,心安就能够一心一意只关注至善。思来想去,都是要探求这个至善, 这样便是‘能虑而得’了。这样理解可以吗?”先生说:“大体上不错。”
感悟:“止于至善”,“至善”原来就是我们的本心。“至善”,其实就是一种本自具足、喜乐自在、内心澄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