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清华,1965年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教授、主任。1989年本科毕业于原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4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系,1996年赴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因突出业绩分别于2000年、2002晋升讲师、助理教授(终身教职)。2004年起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他毅然放弃国外良好的工作环境及国内其他一流院校的高薪聘请,全职回到母校工作。现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缺氧与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呼吸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国际著名专业期刊Lancet, Circulation, Circulation Research, Hypertension等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任国内外多种期刊如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Cell Physiology编委以及Circulation、Circulation Research、生理学报等杂志审稿人。曾荣获华中科技大学校“三育人积极分子”称号和“硚口拔尖人才”称号。
怀赤子之心,坚定政治思想
2007年,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为祖国教育和科研事业做贡献的坚定信念,胡清华毅然放弃国外优厚以及良好的科研基础,全职回母校工作。
工作中,胡清华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全面理解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并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培育学生和青年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立场坚定,有很强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从不退缩。
作为武汉市政协常委,胡清华是第十三届武汉市政协优秀委员;除积极参加各级机关组织的政治学习活动之外,他还将所学习的会议精神以微信、新闻等多种形式发送给课题组青年教师和学生,时刻不忘教育大家保持对祖国、对党的忠诚热爱。
持严谨学风,立师德正师风
胡清华始终坚持一切要忠于事实的严谨科研态度。在科研工作中,他把握每一个细节,实验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逃不过他敏锐的眼睛;他严格要求学生,督促学生在实验的同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并要求学生积极查阅文献,以便能够充分挖掘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并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他憎恶学术不端行为,不允许学术工作有半点虚假,他在二十年前所做的实验结果,在今天仍可以得到重复。胡清华这种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团队的每一位研究生和青年,为他们在学术道路的发展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以无私之心,培养青年人才
胡清华十分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对他们科研兴趣以及科研思维的培养。他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不论多忙,胡清华每周都要召集课题组进行学术讨论,了解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循循善诱,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科研工作能力。胡清华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倾注了大量心血,所培养的研究生已有5人留校工作。
对待本科生教学,胡清华同样一丝不苟,广受学生好评。有许多本科生在听完他的讲课后找到他,希望在学业上得到他的进一步指导,胡清华定期与他们交流,悉心指导,成为他们科研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
胡清华还特别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自回国工作以来,胡清华教授研究团队开辟了钙信号与呼吸循环系统疾病这一研究领域。围绕这一研究领域,胡清华帮助团队青年教师确定了各自的研究方向以及长远的科研发展规划。他指导团队成员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指导年轻教师在Circulation、Hypertension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在胡清华的悉心培养下,研究团队中年青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已有6人次晋升为高级职称(其中1人为破格晋升)。
胡清华不仅为课题组内青年教师的成长铺石筑路,对学院其他青年教师的成长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多年来,胡清华倡导在教师中设立导师制,引导青年教师顺利发展,目前该建议已被基础医学院采纳,并得到各级部门认可。他培养的研究团队成员朱莉萍教授于201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另一名成员屈静副教授于2022年进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答辩。
此外,胡清华从不计回报地对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提供从实验设计到数据分析各个环节的指导与帮助,使他们扫清迷茫,找到科研方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胡清华不仅向学生和青年科研工作者教授知识和经验,同时更注重对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培养。
胡清华赤诚的爱国之心、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敏锐的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和青年教师,是值得学生和年青学者们一生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