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参加工作,我第一个月领到了70.5元的工资,立马做了三件“大事”:
一、给父亲沽了10斤当地的好酒
二、给自己买了双长筒的雨靴
三、在学校食堂预存了自己下个月的餐费
之后,这个月的工资大约还有十来元,
不久有个同事结婚,又随了3元礼金,工资就所剩无“几”了。
但整个月都满是开心,因为这三件“大事”都是未成年时期的“梦想”!
第一件事
第一次以自己的能力回报父亲。(不过那次疏忽了母亲。小时候直觉上总感到父亲是山,所以第一反应是回报父亲,不过后来一直很愧疚这次疏漏了母亲)
现在知道,如果“家”是“居所”,那父亲则是撑起家的“墙壁”与“房椽”,而母亲就是那些看似弱不禁风的“茅草与瓦片”,虽然柔弱,却俯身为我们遮挡风霜雨雪,带来家的温暖与温馨。
第二件事
实现了自小埋在内心深处的一个“奢望”。
第三件事
终于可以自食其力生活的心理满足。
这里要好好说说那个“奢望”,因为这更能让人体会到“梦想”的味道。
小时候的生活中,很难有一双真正完好的鞋,一般是捡哥哥穿不进去了的旧鞋,而天气暖和的季节则基本不穿鞋——打赤脚。
每年春夏之交开始恢复“赤脚生涯”,但脚板在冬季经过鞋底护佑几个月后变得娇嫩敏感,且不说初踏碎渣土路时脚底被硌得生疼的感觉,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雨天烂泥中夹杂的牛粪!而且无处不在,难以逃脱。
看着牛粪混杂在烂泥里从趾缝中挤出,恶心的感觉让人浑身的肌肉不由得阵阵发紧…
再有初春、深秋与整个冬天,天气潮湿阴冷。这些日子虽然可以穿鞋远离“恶心”的牛粪,但又会衍生新的“折磨”。
那个时代,广播里天天热唱着那首“我们走在阳光大道上”,但我们走的永远是“泥泞的小径”。一旦阴雨天,即便穿着家制布鞋,抑或破旧的解放鞋,也总会不可避免地被泥水润透而湿冷难熬。
而为了躲避密布路面的水坑与淤泥,尽管已埋头认真挑选那些极为难寻的硬实路面,也保持了非常低调缓慢的步伐,但免不了还是需要跳跃与颠跨才能踏到,但不管小心不小心,滑倒都是常有的事儿,之后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一身泥水,沮丧不已。
就此,心中萌生了这个迫切的“奢望”——拥有一双长筒雨靴:
从此再也不用恶心那烂泥里绿茵茵的牛粪从趾缝中喷薄而出,更可以昂首阔步地在所有泥地上大步前行。
所以, 买到雨靴后,心里每天都在期盼着下雨,甚至没有下雨也会穿着雨靴在外面溜达一圈,那年,我十九岁。
当然,这样的“奢望”现在已成为“笑谈”,但我们不能否认,这类“奢望”其实就是“凡尘”的——梦想!实现这类“奢望”的快乐就是“梦想成真”的幸福!
童年,无论是像“雨靴”这样“实的”,还是像“科学家”这样“虚的”,我们大抵都还是有过“梦想”的。
但”成年”后,每个人却会感觉越来越难有“梦想”,或者,曾有过的“梦想”也被残酷的现实一个个“击碎”。
是否生活本就如此,正如从前那烂泥中的牛粪一样不可逃避?
我们不妨先来解析两个词语:
梦想 梦幻
“梦想”
梦里都在想和渴望着的事,是一种意识里的追求,动力的源泉。意指梦中怀想,有时等于理想,有时又有别于理想。
“梦幻”
梦里都感觉是幻境的事,多喻空妄。
比如:
你没有汽车而又想拥有
那你买台家用小车就是“梦想”
但你想买台让人们时时艳羡的劳斯莱斯,那或许就是“梦幻”。
还有
无论你的梦“想”是买家用小车还是劳斯莱斯,如果一直都只是在“想”,而没有为之努力的有效行动,那它们最终都会成为梦“幻”。
所以,真实的“梦想”离每个人都不遥远,遥远的其实是人们的“梦幻”。
将“梦想”定得实在一点,揣在怀里、融入梦中,时时为其行动或奋斗,那“梦幻”也有可能化身为能实现的“梦想”。
人不能没有“梦想”,也不要害怕“梦想”破灭,更不需要哀怨”梦幻”的遥远,关键的只是“实事求是”地一步步给自己设定“梦想”并付诸行动。
“梦想”实现得多了,也许有天就发现,“梦幻”也不过就是由这些看似平常的“梦想”累积而成的。
不过,始终不能忘记:
“行动”才是做“梦”的唯一资本。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