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素来便是鱼米之乡,水土宜人、物产丰茂。三湘大地上的美食美景更是浩若繁星、数不胜数。今年9月,首届湖南省旅游发展大会即将在张家界举办,各项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本次旅发大会将全方位面向全国、全世界推介韵味潇湘、美丽湖南,突出“办一次会、兴一座城”,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心谋划充分展现湖南风采。
大湘菜报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专业的湖湘餐饮文化推广媒体,也是全国唯一以菜系命名的报纸。受活动组委会委托,大湘菜报将对湖南14个市州的美食做整体推介,从每个市州各选出两道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佳肴,从潇湘美食的璀璨星河中,为你找出最醒目的“潇湘美食二十八星宿”。
首先,自然推荐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举办地——张家界的美食。
张家界,古称大庸,是湘西这片隽秀土地上一颗格外华美耀眼的明珠。这里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云雾缥缈,宛如仙境,是世界闻名的旅游地之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天上飞的,山上挂的,地上长的……在这片秀美无伦的土地上,食材丰厚,自然衍生了许多风味独特、历史悠久的美味。张家界最具代表性的美食,毫无疑问首推三下锅。
奎,西方七宿之首,有天之府库的意思,正合张家界天地钟灵、山水奇秀。作为张家界美食代表,三下锅当为潇湘美食二十八宿之“奎木狼”。
三下锅据传最早源自明朝嘉靖年间,当时倭寇袭扰,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平倭。茅岗、桑植土司率兵出征,时值阴历年关,土司下令:“蒸甑子饭,切砣子肉,斟大碗酒,提前一天过年再出征。”因急就简,来个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叫作“合菜”,据传这就是三下锅的由来。
澧水因军旅往来频繁,刺激了商业的兴起,明清两代永定卫(现张家界地区)已是千帆云集、商贾辐辏的商业重埠。澧水航道,不分春夏秋冬,舟楫上下如梭。由于商贸水运的兴盛,催生了当地码头餐饮文化。码头的酒楼需要为为船夫、过渡行人准备快捷炖菜,三下锅便随之发扬光大。常见荤菜有腊肉、猪肉、猪下水等,素菜有萝卜、豆腐冬瓜等,各选择二三种,配葱姜蒜,以纯正手法炖之,香气四溢且方便快捷。三下锅随着澧水商贸逐渐兴起,一直流传至今,成为张家界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为什么叫三下锅?其实三下锅是指为方便食客的快餐式烹制程序,而不是单纯代之食材种类数量。据南门码头当地老人介绍:“这些下水、内脏基本是先下锅煮一次,然后改刀第二次下锅炒制调味,第三次就是食客按需点菜装到小锅内炖食,所以叫三下锅。”三下锅食材品种多样,不是三种菜品才叫三下锅,一种或几种也都叫三下锅,后来更发展出牛肚、牛下水、腊肉腊肠等多种食材。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三下锅的食材也愈加丰富,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荤菜品类众多,还可从其中任选二三样或者数样烹饪而成。吃法也有干锅与汤锅之分,汤锅味道鲜美,汤口醇香;干锅椒香味浓,吃后酣畅淋漓,如同土家儿女个性一般,热情奔放,豪爽泼辣。
下面为大家介绍以猪肉为主的传统三下锅的简单做法:
1.将猪肚、肥肠、核桃肉、心肺分别焯水改刀,分别加调料调味炖制九成熟分别装碗300克备用;
2.将猪血煮熟改刀成条状,将千张切条、冬瓜切块、海带打结分别泹水放入到铁锅中备用;
3.炒锅上火倒入茶油,加入生姜、大蒜、花椒、干椒、料酒炒香,倒入已经准备好猪肚、肥肠、核桃肉、心肺翻炒,加入高汤、猪血炖制10分钟,然后倒在已经准备好的铁锅中盖在千张、冬瓜、海带上撒上蒜苗上火焖烩即可。成菜色泽油亮、滋味醇厚,香气扑鼻,吃起来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