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伯欲伐卫的译文(春秋战国智伯欲伐卫历史典故的启示和感悟)

智伯(前506-前453年),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春秋时期晋国执政大臣,一心恢复晋国霸权却被韩赵魏三家联合灭掉。于是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

智伯欲伐卫的译文(春秋战国智伯欲伐卫历史典故的启示和感悟)

智伯做晋国大夫时,想攻打卫国,送了卫国国君四百匹野马和一块白壁。卫君十分高兴,群臣都来祝贺,只有大夫南文子面带愁容。卫君奇怪地问道:“全国上下一片喜庆,你却愁眉苦脸,这是为什么呢?”

南文子答曰:“没有功劳就得到赏赐,没有出力气就得到礼物,这种事情要慎重对待。四百匹野马和一块白壁,这是小国送给大国的礼物啊,而如今大国却将这礼物送给我们,您还是慎重对待的好。”

卫君把这话告诉边防人员,让他们加以戒备。果然不出南文子所料,智伯派兵偷袭卫国,到了边境看到卫国戒备森严又返回去了。智伯失望地说:“卫国有能人,预先知道了我的计谋。”

智伯还是想袭击卫国,又想了个法子,假装驱逐太子,让他逃奔到卫国去。南文子说:“太子颜是个君子,智伯又很宠爱他,他也没有犯什么大错误却逃亡出来,这其中必有蹊跷。”南文子让人到边境去迎接人,并告诫说:“如果太子的兵车超过五辆就要慎重,千万不要让他入境。”智伯听说后,无可奈何,只好打消了偷袭卫国的念头。

所以说:没有来由的礼物,没有功劳的赏赐,是灾祸的先兆。

智伯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其实是个生性贪婪、刚悂自用、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家伙。这一点从多个历史典籍可以得到证实。

春秋时期,晋国士族智宣子想立自己的儿子智瑶为继承人。得知消息后,族人智果前来阻止。劝说智宣子,如果要立继承人,智伯不如智宵。智宣子听很不高兴,不解地问智果为什么?

智果看着眼前的族长,诚恳地讲到:“ 智伯,大家有目共睹,他确实在晚辈后生里面出类拔萃,而且还有五个优点他人难以企及。身材高大,还有留有一把好胡子,颜值颇高;走马弯弓会射箭,还能驾驶车辆,武艺超群;多才多艺,技能出众,颇有本事;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还文辞优美,才高八斗;坚毅刚强,果断勇敢,不失为智氏好儿孙。”

但智伯虽有此五贤,但有一恶,这一恶就是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他日统领智氏子孙,用他的高颜值、强武艺、多才艺、 能说会道、果断刚毅来驾驭别人,而心怀不仁以行事,则智氏必将灭亡。” 说到此处,智果用恳切的眼神看着智宣子,智宣子则用冷漠的眼神注视着智果,两人良久无语。片刻之后,智宣子拂袖转身而走,留下智果一人失落、 失望、失败的表情。第二天,智宣子召集族人当众宣布智伯为继承人。于是,智果没有理由再留在智氏家族了。不久后智果脱离智氏,改立辅氏。自此,世无智果。几年之后,智宣子带着对这个世界和家族无限的眷恋离开了人世。智伯开始执掌国政了。

权力是把双刃剑,看谁握着剑柄。像智伯这样的人,勇猛刚强、能说会道、野心不小而且没有仁德之心,掌握权力之后后果可想而知。果不其然,一天,智伯和韩康子、魏恒子在蓝台饮酒作乐,按理说喝酒吃饭是件快乐和增进友谊的事。但是,智伯无德的劣根性却开始作妖。这家伙先是戏弄韩康子,韩康子大为不悦,席间脸色颇为难看。按常理说智伯也应该收敛了。但是,智伯反而变本加厉,戏弄完韩康子,他又羞辱了韩康子的国相段规。

《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历史上有很多相似的故事。忍让不代表对方就此放下,更不代表从此无事。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无论时间长短,都会生根发芽。果不其然,对手等到了合适的时机后,就会乘你病要你命。公元前453年,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亡。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分其田地。

关于智伯的灭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因此引申出了一段关于“才”与“德”的论述。原文是这样说的: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有意思的是,因智伯之死在中国历史上还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英雄故事。东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让因韩赵魏三家灭智氏,为给智伯报仇,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刺杀赵襄子,失败后自刎而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7149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