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堂而皇之地给予一段时间和一系列活动以显著的中心地位,其中,这个人的惟一念头是“活过”并“结束”它。如果某人使其生命的三分之二时间屈从于三分之一时间,且无可否认的是,他对于这个三分之一时间又毫无热情可言他怎能指望自己活得充实呢?”
想必我们心中自有答案。“当然不能活得充实”,可反观自己又何尝不是“曲中人”。
幼时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读书成才”,大约十几年的时间都是围绕“上学”这一中心任务。“上学”占据了一天的三分之一,可我们剩下的三分之二在干嘛呢?怕不是“为上学做准备工作”、“在期盼中结束上学”。步入社会后,我们又被“上班”套牢,“上班”取代“上学”,成为主旋律。“上班如上坟”、“上班只为下班”等新奇用语的出现,可见大部分人并不钟情于“上班”。每天醒来大脑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今天上不上班”,答案是上班的话,可能会出现不被发觉的短暂失落继续开始为上班准备。答案是不上班的话,想必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若有雷同的话,是非常需要转变思维的。人生不过短短三万多天,时间是最公平的,不论贫穷富有,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个小时,不可提前,无法延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困于过去,不纠结未来。让过去的过去,让未来的到来。活在当下,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