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一个人有没有定力,就看他能不能静下来。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200字,深度阅读需6分钟,受益终生|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现在的人,普遍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能动不能静。

 

只要稍稍安静下来,就会发慌无所适从,非要不停的刷手机、上网,来麻痹自己。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绝对不会好的,脑筋是绝对不会灵光的。

 

因为心不静的人,遇事容易冲动急躁,最后势必把身体和生活搞得一团糟。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时,其实问题本身并不大。但如果心乱了,就会让问题变得更糟糕。

 

人生是一场关于心的修行,心不静,则意乱,意乱则神迷。

 

我们只有让心静下来,才能生出智慧,活出安宁。

 

问题是,如何才能让心静下来?今天我们分享3点。

 

 

1

真正的静来自于内心

 

 

《易经》里面有一个专门讲如何获得内心安宁的修身之卦,就是艮卦。

 

艮卦卦象,是两座山,下面一座山,上面一座山。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那为什么不叫山卦呢?因为山太具象了,只能代表一座一座的山,不足以表达艮卦所要说的事情。

 

艮含有止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止。

 

天底下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不停地动的。

 

老子讲得最清楚: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风和骤雨,来得越猛,去得越快。

 

可见不管怎么动,动得多么剧烈,最终都会慢慢停下来。

 

人动久了会疲倦,轮子动起来以后,因为与地面有摩擦力,也会慢慢减速,直到最后停下来。

 

动,自己会静,动一段时间,就想静下来。

 

最好的办法是去想象风雨中的宁静,那才是真正艮的境界。

 

这告诉我们,真正的静,是一个人的心静,而不是外界的静。

 

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动,你无法阻止。

 

什么时候我们的心不动了,就会感觉到外面风风雨雨,其实无比宁静。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2

去除让你不能静的祸根

 

 

那么,人想静却静不下来,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呢?

 

当然是起心动念,牵动你情绪波动的那些东西,说到底就一个字:欲。

 

欲望没完没了,所以人会得寸进尺,贪念无止。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念,无所不用其极,会偷、会抢、会做假账、会侵占……

 

这些东西牵引着你不仅越来越静不下来,还会损人不利己。

 

那么,如何把妨碍自己静下来的“欲”去掉?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给出了方法: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所讲的“欲”,基本上都是贪欲

 

为了生存,人有欲望是正常的。这个不要,那个也不要,人就活不了。所以,老子所谓的欲,都是多余的欲,即贪欲。

 

“化而欲作”,就是人自生自长的时候,贪念就出来了。那怎么办?“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吾”,就是道。

 

当人一念生出的时候,要用一套方法,拿出来镇住这种很难控制的欲望。

 

人,不可能没有念头,而且念头很多。念头一动,就要用自己内在的东西控制它,让它适可而止。

 

这就是“杜外以养中”。里面叫作精、气、神,外面叫作目、口、耳。

 

在五官里面,眼睛跟嘴巴是可以开关的,鼻子跟耳朵始终是开的,关不了。

 

眼睛可以开关,就是叫人闭目不看。看那么多干什么?嘴巴可以开关,就是叫人不要说话。说错话遭人讨厌,老说话干什么?这就叫修养。

 

“杜外以养中”,就是尽量减少目口耳的外界引诱,尽量充实里面精气神的修炼,这个就叫无名之朴。

 

只要把无名之朴搬出来,就能安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乱七八糟的心静下来。

 

“夫亦将不欲”,所有的贪念,都会很快地减少、消失,甚至根本不会发出来,这就叫作不欲。

 

不欲就会趋于平静,趋于心平气和,天下很自然地,就回复到安定的状况了。这个过程也是修炼的历程。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阻塞住那些让你很容易受到外界引诱的东西,会牵动你情绪波动的东西。

 

这样,你的内心就很安宁, 就很虚静,就不会产生那种不必要的欲望,你就会终身都不忧苦。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3

静非一日之功,要常常修炼

 

 

那么静,要静到什么地步呢?

 

用一个字来说,就是“止”,静到像山一样。

 

山不动,人就不动。其实山也在动,但是最起码它是所有东西中最不动的。

 

军令如山,谁能够撼动?不动如山,你能把我怎么样?这都是我们常讲的话,却没有好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大学》里面有一段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个人有没有定力,就看他能不能静下来。

 

有人说我很静啊,那我们就要问,你静到什么地步,静到什么程度?你也许是装的,只静个两分钟而已。

 

小孩大概只能静两分钟,就开始动了,因为他小,还没有多少修养。

 

如果大人也像小孩一样,整天都在动,那这一辈子能做什么事呢?大家自己去想想。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虚掉我们心中的执著,达到极致,就叫作“致虚极”。因为不把他那些执著执念虚掉,就化解不了我们的心病。

 

守静到什么地步?就是很笃实的程度。这很不容易。

 

人安静一分钟可以,两分钟可以,第三分钟就不行了。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能够使心归静,要花很大的功夫。

 

当然“致虚极、守静笃”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我们提出四个字给大家当作行为的参考,就是清心寡欲。

 

“清心”,就是把内心清一清,不要杂念太多。“寡欲”,就是把欲望减一减。

 

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但是减一减总可以吧。

 

从安静一分钟开始,慢慢两分钟、三分钟……这样你就能慢慢静下来,达到“止”的状态,逐渐获得内心的清明自在。

人生就是这样,耗损的补不回来,就越老越快;耗损的补得过多,就越来越惨。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损益平衡表。

 

公司的损益平衡表还要很多人控制,而人生的损益平衡表却只能靠你自己。

 

老子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安静对于急躁来讲,是有控制力量的。急躁控制不了安静,安静控制得了急躁。

 

所以,一个人平常要养成稳重、安静的习惯,这样才能随时有爆发力。

 

这样的人才叫作可静可动,伸缩自如,才能活出自己最好的人生状态。

 

一个静不下来的人,身体是不会好的!想静心,首要去除这一样

本文内容:曾教授著述汇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7352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