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之。
白居易和元稹这对生死不渝的挚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铁打的知己,用其一生为世人诠释了友谊的真谛。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二人同科进士及第,一起被分配到了秘书省当校书郎,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是,木欲秀于林,则风必摧之。才华横溢的二人因其锋芒过露,很快就遭到了来自朝中小人的各种打击算计,先后被贬。
去国离乡,前路渺渺,春风得意之人忽然跌入人生的低谷,迷茫困惑都在所难免。
相比于元稹的无助,白居易则要积极乐观许多,从以下这首《放言五首·其三》七律就可窥见一二。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i)。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 其三》
简译:我送给您一种解决心中疑惑的方法,这个办法很简单,不用你去求签问卜来占卜吉凶。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而要验证一块玉的真伪也需要烧满三天。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辨别一株树木是否是有用之才,也需要等上七年的时间。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满天飞的时候,就连淡定的周公也会感到害怕。
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的形象示人。
假使像周公和王莽这样的人当初就死去了,他们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所以,凡事要往长远看,时间会出正确的答案。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诗,语浅言深,小中见大,耐人寻味,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为宰相武元衡遇害和母亲看花坠井事件,白居易遭政敌网罗罪名构陷,被朝廷贬为江州司马。
彼时,他的好友元稹因为得罪朝中权贵为朝廷所不容,已经在荆蛮之地辗转五年有余,先是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又调任通州司马。
仕途失意,政治受挫,从高光时刻跌至人生低谷,对于这对于意气风发兼济天下的挚友来讲,无疑都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蒙冤遭贬,流落他乡,又身染重疾,几尽死去,元稹把一腔孤寂愤懑之情倾斜于笔端纸上,还有那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苦酒之中。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死是等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在江陵期间,他写下了五首《放言》长诗,来表达其彼时的心情。
所谓放言,就是言论放肆,不受约束的言论,元稹当时的孤愤苦闷之情可见一斑。
于是,白居易在贬江州司马的途中,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与其奉和,既是宽慰朋友,也是勉励自己。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全诗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自己提出解决“狐疑”方法的正确性,语言浅显,通俗易懂,令人信服,有醍醐灌顶之功效,能让躁动不安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说你不必焦虑,也不用四处求签问卦(钻龟与祝蓍都是古人占卜的一种),我有解决走出困惑的好方法。
其实,无论这方法是什么,都能让友人心生暖意,有人为你分担,有人给你心安,这何异于暗夜中的一束光亮呢。
颔联先从正面阐述方法的正确可行,“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是多么简单的事情,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真假优劣,自会一目了然。
颈联紧则从反面来论证方法的正确性,说,你看,襟怀旷达的周公也惧怕流言蜚语,当朝中小人说他辅佐周成王是想篡夺王位时,他都心生惧惮避其锋芒,但历史证明了他的一片忠心,说他篡权则是假的。
再说王莽,就连《汉书》都说他“爵位于尊,节操于谦”,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谦恭”都是其虚伪的外在表现,代汉自立才是他内心真实的目的。
所以说,看人看事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凡事都不要过早地下结论,表面现象最能迷惑人,真假虚伪,时间自会给你答案。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诗的尾联慷锵有力,直接给好友人一个有力的回答,我们是遭受诬陷的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要多加保重,待“试玉”、“辨才”期满,终将会真相大白。
所以,你我都不要被一时的挫折和困境打倒,好好活着,坚持下去,来日可期,你我总有平冤昭雪的那一天。
整首诗以议论为主,摆事实,讲道理,论点充分,论据详实,有理有据,真实可信,令人振奋,给了同在逆境中的好友和自己以激励和鼓舞,蕴意深刻,耐人寻味。
写在后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居易和元稹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友情的真谛,这份真情令世人赞叹。
“枕上忽惊起,颠倒着衣裳”。元稹初次遭贬,去国离京,前往千里之外的荆蛮之地,白居易十分惦记,一听到有送信人敲门,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元稹来信。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流落他乡,重病中的元稹听闻挚友贬蒙冤被贬,内心亦是几度的震惊,满腔愁绪之情一起涌上心头。
彼此惦念,互相鼓励,逆境中互相扶持,才是友谊的最高境界。
从白居易的这首七律中,我们既看到了白居易的乐观豁达,也看到了逆境中对好友的不离不弃和激励鼓舞之情,可谓小中见大,寓情于理,充满希望,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