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原文】
2.1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
③所:处所,位置。
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评析】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原文】
2.2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注释】
①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②蔽:概括的意思。
③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评析】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思无邪”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原文】
2.3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注释】
①道:有两种解释:一为“引导”;二为“治理”。前者较为妥贴。
②齐:整齐、约束。
③免:避免、躲避。
④耻:羞耻之心。
⑤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原文】
2.4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评析】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原文】
2.5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释】
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②无违:不要违背。
③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④御:驾驭马车。
⑤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评析】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原文】
2.6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②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原文】
2.7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②,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②养:音yàng。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评析】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原文】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①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②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③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④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评析】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其私③,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③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原文】
2.10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
【注释】
①所以:所做的事情。
②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③所安:所安的心境。
④廋:音sōu,隐藏、藏匿。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评析】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原文】
2.11 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注释】
①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评析】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原文】
2.12 子曰:“君子不器①。”
【注释】
①器:器具。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评析】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原文】
2.1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原文】
2.14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①周:合群。
②比:音bì,勾结。
③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评析】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原文】
2.1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注释】
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原文】
2.16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注释】
①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②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③斯:代词,这。
④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译文】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原文】
2.17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①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②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原文】
2.18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
①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②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③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④疑:怀疑。
⑤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评析】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知之为知之”的进一步解说。
【原文】
2.19 哀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枉③,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①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②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③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评析】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原文】
2.20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①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②以:连接词,与“而”同。
③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④临:对待。
⑤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原文】
2.21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④,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①或:有人。不定代词。
②奚:疑问词,相当于“为什么”。
③《书》:指《尚书》。
④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①,小车无軏②,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①輗:音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②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①可知也?”子曰:殷因②于夏礼,所损益③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①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②因:因袭:沿用、继承。
③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③不为,无勇也。”
【注释】
①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②谄:音chǎn,谄媚、阿谀。
③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试题例析】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①夫士戒乎有意耀其才也,有运才之本存焉。有意耀其才,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而其才亦龊龊碌碌,无纤毫之用于天下。夫惟杜机葆贞,凝定于渊默之中,即自弢【1】其才,卒不得不显。盖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也。今夫花萼蕃郁,人睹木之华,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而先溉其根,何也?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
②而晚代文士,未窥厥本,呶呶【2】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单辞偶合,辄气志凌厉;片语会意,辄傲睨千古。谓左、屈以外,别无人品;词章以外,别无学问。是故长卿摛藻于《上林》,而聆窃赀之行者汗颊矣。康乐【3】吐奇于春草,而耳其叛逆之谋者秽谭矣。下逮卢、骆、王、杨,亦皆用以负俗而贾祸,此岂其才之不赡哉?本不立也。本不立者,何也?其器诚狭,其识诚卑也。故君子者,口不言文艺,而先植其本。凝神而敛志,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其器若万斛之舟,无所不载也;其识若登泰巅而瞭远,尺寸千里也。故方其韬光养嘿【4】,退然不胜,如田峻野夫之胸无一能。而比其不得已而鸣,则矢口皆经济,吐咳成谟谋;振球琅之音,炳龙虎之文;星日比光,天壤不朽。岂比夫操觚属辞,矜骈丽而夸月露,拟之涂糈土羹,无裨缓急之用者哉!
③盖昔者禹、尹、虺、召之徒,皆备明圣显懿之德,其器识深沉浑厚,莫可涯涘。而乃今读其训、诰、谟、典、诗歌,抑何尔雅闳伟哉!千古而下,端拜颂哦,不敢以文人目之,而亦争推为万世文章之祖。则吾所谓其本立,其用自不可秘者也。信乎器识文艺,表里相须,而器识狷薄者,即文艺并失之矣。虽然,器识先矣,而识尤要焉。盖识不宏远者,其器必且浅浮;而包罗一世之襟度,固赖有昭晰六合之识见也。大其识者宜何如?曰:豁之以致知,养之以无欲,其庶乎!
(取材于袁宗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注释:【1】弢:掩藏。【2】呶呶(náo):多言,即唠叨。【3】康乐:即谢灵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4】嘿:同“默”。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则无论其本拨而神泄于外 无论:更不必说
B.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 树木:种树
C.口不言文艺 文艺:写作的学问
D.则矢口皆经济 经济:经世济民(的道理)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树木者固未尝先溉其枝叶 B. 呶呶焉日私其土苴而诧于人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然力足以至焉
C. 则吾所谓其本立 D.信乎器识文艺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夫惟杜机葆贞
只有杜绝机巧保住纯真
B. 回光而内鉴,锷敛而藏声
回转光采而照亮内心,收敛锋芒而隐藏名声
C. 星日比光,天壤不朽
像星星和太阳比光亮,像天与地一样永垂不朽
D. 大其识者宜何如
扩大自己学识的人应该怎么样
1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②段“左、屈以外”中的“屈”指战国末期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B.第②段中的“康乐”与“谢公宿处今尚在”中的“谢公”指的是同一个人。
C.第②段中的“卢、骆、王、杨”指“初唐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
D.第③段中的“训”、“诰”是《尚书》中一些篇的省称,《尚书》是“四书”之一。
13.请把最后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4.请用“/”给第①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5分)
15.孔子认为读书学文的基础是做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而本文作者认为“士先器识而后文艺”。请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认识。(6分)
9.(2分)A
10.(2分)A
11.(3分)C
12.(2分)D
13.(4分)开阔自己来获取知识,修养自己来达到没有欲望的境界,(这)大概(就)差不多了!
14.(5分)所培在本也/良玉韫于石/不待剖而山自润/明珠含于渊/不待摘而川自媚/莫邪藏于匣/不待操而精光自烁/人不可正睨者/何也/有本在焉/其用自不可秘也。
15.(6分)要点:
①两人都认为学文前先要有根基。孔子是从“德”与“文”的关系角度谈学文,认为学文的基础是做人。袁宗道是从创作规律的角度谈对文艺的看法,认为写作以博大的识见、宽厚的胸襟为根基,而见识是胸襟的基础,要扩大自己的学识,必须加强后天的学习和修养。(3分)
②谈对以上说法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3分)
参考译文:
士人(要)力戒有意炫耀自己的才能,(因为)有发挥才能的根本存在啊。(如果)有意炫耀自己的才能,那就不用说他的根本(已经)断绝而神气泄露到外面,而且他的才能也是拘谨平庸的,对于社会没有一丝一毫的用处。只有杜绝机巧保住纯真,安定在深沉的寂寞之中,即使自己掩藏自己的才能,终究不能不显露(出来)。因为他的根基建立,他的作用自然不能被隐藏。今日花朵繁茂,人们看见树木的华美,而种树的人本来不曾先浇溉树的枝叶,而先浇溉树的根,为什么呢?(因为)培植的(首要)在于根本啊。美玉藏在石头中,不必等到剖开而山自然润泽;明珠藏在深水里,不必等到摘取而水自然明媚;莫邪藏在剑匣里,不必等拿(在手中)而光芒自然闪烁,使人不能正目而视。为什么呢?有(事物的)根本(属性)存在其中,它的作用自然不能被隐藏了。
然而晚代文人,没有看到事物的根本,每天唠唠叨叨偏爱自己(那些)像泥土枯草(一样的文字)而在人面前夸耀。某个文词偶然(和古人的)相合,就志气高扬自以为了不起;零散文字(与古人的)意思相通,就傲视千古。说除了左丘明、屈原以外,没有另外的人才;除了诗词文章以外,没有另外的学问。因此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铺陈词藻,然而听到(他)骗取钱财的行径的人(要为他)羞愧了。谢灵运在“池塘生春草”的诗句中表现出奇才,可是听说他谋划反叛的人(都)不屑谈起(他)了。下到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也都是因为(刚愎自用)不能适应世俗而招惹灾祸,这难道是他们的才华不足吗?(这)是(因为)根基没立起来。根基没立起来,是什么原因呢?他们的器度实在狭小,他们的见识实在低下。因此君子,口头不谈论写作(方面)的学问,而先树立他的根基。聚精会神而敛藏志气,回转光采而照亮内心,收敛锋芒而隐藏名声。他的器度像(容纳)万斛的大船,没有什么不能装载的;他的学识像登上泰山顶而瞭望远方,(所见)近在咫尺(其实是)千里(之遥)。因此当自己(把才华)掩藏起来默默地修养,(作出任何事都)不能胜任的逊退的样子,像田园里的农夫一样胸中没有一点才能。然而等到他不得不说(的时候),一开口就都是经世济民(的道理),随便说的话(都)成了计策谋略;响着玉磬般的声音,显耀着龙虎般的光彩;像星星太阳一样光亮,像天地一样(永垂)不朽。怎么能像那些拿着写字竹板写文章的人一样,以词藻工整华丽而自负以写月亮雨露而夸耀,像用泥土作饭用土作汤,(对)危急的事没有(任何)补益作用呢!
从前大禹、伊尹、仲虺、召公这些人,都具备了圣明美好的品德,他们的器度见识深沉浑厚,不能(测到)边际。而且如今读《尚书》中的《训》《诰》《谟》《典》、《诗经》,(文词)是多么近于雅正(内容是多么)深广宏大啊!千年以来,(被人们)尊崇颂赞,(虽然)不敢用文人来看待他们,然而也争相推崇(他们)作万世文章的开创者。(这)就是我说的他的根基树立,他起的作用自然不能被隐藏。的确啊,器度学识和写作方面的学问,(如)外和内互相需要,如果(是)器度和学识拘谨浅薄的人,那写作方面的学问也就一同失去了。虽然这样,器度学识(占)首要(地位),然而学识尤其重要啊。凡是学识不宏大博远的人,他的器度必然浮浅;而包罗世界的胸怀度量,一定依赖有(能把)天地四方看得清清楚楚的学识见解。扩大自己的学识的人应该怎么样?回答(是):开阔自己来获取知识,修养自己来(达到)没有欲望(的境界),(这)大概(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