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中唐杰出诗人,其祖籍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少年时代曾一度途经苏、杭二郡,又因其父授衢州别驾,便跟随父亲来到衢州。进士及第后,他虽然在长安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很快就被贬为江州司马,之后他还担任过忠州刺史和杭州刺史,于是再次回到曾经喜爱的江南。
诗人刺杭不足两年,便北归洛阳,一年后又调任苏州刺史,再至江南。据统计,直到白居易七十五岁离世,其中有十几年是在江南度过的。所以他与江南非常有缘,也创作了很多有关江南的诗篇。
而当时的苏州又是一座夜夜笙歌、极其繁华的都市。乐天在异地时曾忆念苏州,有所谓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的妙句,正是迷恋如此氛围。诗人在苏州生活惬意,不仅经常携歌女出游,而且还结交诗友,诗酒风流。
题目里的程秀才正是其诗友,后来乐天回到洛阳工作,这位老朋友还特地去看望他,乐天大喜过望,不仅为其接风洗尘,而且亲自当导游,引领他参观洛阳城。下面分享白居易与好友久别重逢,谱写了一首七律,朴实温馨,充满深情。
小池宴上问程秀才
唐代:白居易
洛下林园好自知,江南景物暗相随。
净淘红粒罯香饭,薄切紫鳞烹水葵。
雨滴篷声青雀舫,浪摇花影白莲池。
停杯一问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
诗人在酒宴上与好友交杯换盏,心情畅快,久别重逢,这种欣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诗人回忆自己在江南的生活情景,一切都好像依然浮现在眼前。
所以即使他身在繁华的洛阳,甚至居所周围就是大唐的皇家园林,但江南的很多景物好像都暗自跟随,诗人心中始终抹不去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
诗人回忆起当年曾与陈秀才一起走访江南水乡,农家用淘洗干净的红粒米,做成香喷喷的罯饭,殷勤地招待他们;还将紫鳞切成薄片,与水葵放在一起烹煮,味道极其鲜美。
罯(ǎn),覆盖的意思。过去农村里做饭,煮到半熟时会滤一次米汤,然后放个甑箅(类似蒸笼),再添加少量水,将饭罯熟,称为“罯饭”。紫鳞是一种植物,具有较短的根状茎。水葵,即莼菜,是在清水里生长的宿根草本。
诗人又想起自己在苏州时,经常与好友一起,乘坐豪华的青雀舫(船首画有青雀之舟),一边享受着清凉的夜风,一边在宽阔的河面上,悠闲地观赏着沿岸的秀丽风光。
诗人非常喜欢水乡的这种华丽的青雀舫,还在离开江南时特地请人画出图样,并详细地记录了制作方法,后来回到洛阳,又请能工巧匠重新按照原样进行打造。诗人和秀才乘坐着游船,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在浪摇花影的白莲池里尽情游玩,秀才也感到好像回到了故乡。
诗人看见对方心襟荡漾的模样,就放下酒杯,好奇地这位苏州客,“何似吴松江上时?”吴松江,即吴淞江,源于太湖,汇入黄浦江人海,这里借指苏州。
如此温馨一问,读者必然会想到白居易的另一首诗《问刘十九》,乐天与好友守着红泥炉,品着绿蚁酒,心情放松地畅叙友情,让人倍感亲切。
白居易的这首七律意境优美,又精彩纷呈。全篇没有华丽词句,不见晦涩典故,却充满着老友只见团聚的快乐,更享受着悠闲生活的惬意。诗人用其生花妙笔,记录了彼此久别后的深情,情感真挚,使人感怀。
孔夫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诗人热情招待对方,更与其欢歌痛饮,一起畅游。人生不过短短几十个春秋,晚年能有如此贴心的好友,即使去见上帝,也会有人念叨自己,可谓这辈子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