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风十雨
【成语释义】比喻风调雨顺。
【典故出处】汉代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又见于明代汤显祖《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诗。渴雨:这里指求雨;摊税:摊派苛税。
【成语故事】汤显祖,字义仍,明时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中年以后,能较长期地接触下层群众,写下不少反映群众疾苦,揭露当时的封建统治者黑暗、腐朽的诗。有一年,明王朝的京都北京久旱不雨,老百姓心急如焚地求雨,可当权者乘机摊派苛税。汤显祖听说后,他想到了五代时的一则笑话:当时京城不雨,中书令徐知浩便诏问一个叫申渐高的乐工:“近郊颇得雨,都城不雨何也?”这位乐工讽趣地回答说:“雨畏抽税,不敢入京耳。”于是,汤显祖便写了这首诗,无情地指责和嘲讽了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全诗其四句:五风十雨不为褒,薄衣焚香沾御袍。当知雨亦愁抽税,笑语江南申渐高。五风十雨:指风调雨顺;御袍:皇帝的龙袍。诗的大意是:风调雨顺不与京都作美,穿着薄衣求雨的群众焚烧的香烛纸钱的烟尘,连皇帝的龙袍都污染了。这就像五代时江南人申渐高说的,雨是怕抽税才不敢入京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