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曾是马帮重镇,也是著名的侨乡,还是哲学家艾思奇的家乡。提起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许多人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一个成语:人杰地灵。这不是空泛的溢美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评价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这里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张天放语)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
几百年来,多种文化在这一处偏隅之地相互交融,然后生根、散叶、开花,形成了和顺独有的文化“风味”,和顺图书馆便是那最艳的一朵。和顺图书馆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为中国传统的楼房建筑,前置花园,美观素雅,图书馆中藏书万余册,其中尤以许多古籍最为珍贵。
馆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现藏书13余万册,分藏古籍、民国、现代三个书库。如今,部分馆藏仍可对外借阅。
百年沧桑书香幽幽,
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的不朽传奇。
/
让我们一起走进图书,
感受阵阵的墨香是知识殿堂的华灯。
回望历史,边陲之地的人们第一次从图书馆的书报里看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也在乡村土地上播下了文化的种子。而今,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让这里的乡村愈发深邃。
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和顺图书馆,远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上百年风雨洗礼,历经数代先辈后人艰辛筹谋、营作、拓展的最终结果。追溯图书馆的起始原点,应归于1905年成立的“咸新社”。1905年,百余人共议后成立“咸新社”,公推和顺学界泰斗李景山为社长,以倡导传播新文化、新观念,以启智化愚为宗旨。“咸新社”购置新知识书籍,供社内外人士借阅,在这偏僻小乡,以崭新面貌开了边地成立进步社团之先河。作为历史的见证,先辈们当年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胆识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缅怀。
1919年由热血青年发起的五四运动,各界响应,波及全国,受此影响,偏居一隅的和顺有识之士亦逐流而动,旅缅侨胞1921年在瓦城成立“青年会”。1925年“青年会”改名“崇新会”,此次启蒙运动,实际上是和顺古镇的“五.四”运动,青年人纷纷加入,会员像滚雪球样不断扩大,鼎盛时期达到上千名,作为只有几千人的一个小镇,是一股不可小视的青年力量,这股力量为和顺古镇带来了外面的新世界、新思想,也奠定了腾冲贤学文化发展新的前进气象。
和顺旅缅同乡成立于缅北抹允 | 图源于网络
1928年书报社迁入“咸新社”旧址,亦就是现在图书馆所在地作为过渡,原十字路书报社仍进行期刊借阅,同时经“崇新会”和书报社研究正式将“阅书报社”改组命名为“和顺图书馆”,经先贤们薪火相传30多年的奋斗努力,日后“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的“腾冲和顺图书馆”就此诞生。
和顺图书馆|图源于网络
1938年春末,新馆落成,除书库外还设置了新闻阅览室、杂志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及儿童阅览室,无论规模、布局、陈设均雄冠一时。除了一般图书馆的功能外,新馆建成后还承担了许多文化方面的工作。在建馆十周年时,荣获了许多赞美之词:“极边灯塔”“文化之津”“民智泉源”不一而足……其中张天放前辈所提“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时至今日仍未失效,对当年和顺图书馆峥嵘岁月中的勃勃生机作了最好的点评。
1949年10月,中华民族古老历史翻开了崭新一页,和顺图书馆亦随之步入新时代,开始了新的历程。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止,图书馆成了乡政府、县侨务科组织归侨、侨眷学习讨论场所,不定期地学习侨务政策、大政方针。1980年和顺图书馆被正式纳入国家建制,作为腾冲县文化局下属二级单位,一个县设两个公共图书馆,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可见和顺图书馆对于腾冲的重要地位。
(相关史料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
如今,和顺图书馆步入了高科技的信息化殿堂,增设了电子阅览室,为阅读创造了更多更方便的机会。沿着时光的隧道,穿行在布局典雅的图书馆中,图书馆的成长,是乡绅名人高亢的颂诗,也是乡村振兴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
1942年5月8日,时任第三任和顺图书馆馆长,兼益群中学校长的寸树声得知战火已离和顺不足四十里,决定停课。面对集合在礼堂,面色凝重的学生,他发表了最后一段演讲:“时局的情形你们都已知道了,我们以为不能来腾冲的敌人已经只离我们三四十里了。我恨我们没有自己的力量,恨我不能保护你们,领导你们!学校从今天起只有停课。平常对你们说的话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要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毅力,在斗争里发展力量。我相信每一个黄帝的子孙是不甘心当顺民的,是不甘心当奴隶的!”。
这一次演讲,是寸校长在家园沦陷之际给益群中学的同学们上最后一课。在抗战的峥嵘岁月里,图书馆,不仅仅是学堂教室,不仅仅是作战指挥部,不仅仅是图书社,更是一个承载着中华人民不屈精神的堡垒,一个让世界为之共情,共鸣,共生的圣地。
(相关史料信息来源于:人民网-云南频道)
当我们沿着历史的隧道,循着这家小小图书馆的轨迹探访时,它的祖祖辈辈的传承,其实就是一首高亢的歌,一幅壮美的图画,一册启人的教材,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
已故的仲猷先生在和顺图书馆创立十周年时撰写的《本馆经济史略》一文中回忆道:“我十二分的希望爱护桑梓的同乡同志们,对于本乡的唯一文化机关,继续维持爱护,总要想到本馆筹得确定基金的一种办法,使本馆的内部力量随着外表的庄严,一天比一天充实起来,本馆才能够永远的存在。全乡人的子子孙孙,可以享受到图书馆的一切精神上的赐给,那才是无穷尽的利益呢!”
在和顺图书馆内时常能看到阅览室里翻书阅卷的农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明末清初的两百年间,仅在和顺一地,就出了8个举人、3个拨贡、403个秀才;从清末到民初,又有12人留学日本;20世纪以来,留学海外的有四五十人之多,这个边远小镇才还走出了如李根源、艾思奇等诸多对中国近代历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伟人。这传承的是对文化的敬仰,执着追求,以诗书耕读的形式成长、延传、并焕发出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从清末的“咸新社”到五四运动的“崇新会”到后来的阅书报社再到和顺图书馆,这极地边城的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给我们带来的是图书馆这一文化思想集中的载体对于“中心”和“边缘”这对概念的思考。以往滇西南向来被中原王朝视为化外之地,但随着商路“蜀身毒道”的开通,宣告了边缘状态的历史性转变。借助商业的力量,及其“流动性”,作为极地边城的腾冲成为跨国贸易的核心环节,和顺因此不断累积的财富,进行思想传递交流,财富和文化的世代累积又反过来进一步帮助腾冲与和顺摆脱了“边缘”的状态,并使得图书馆的诞生成为可能。知识的流动打破了国族的僵硬边界,也许只有当知识,思想的流动停滞,边缘才将真的成为边缘,知识和思想的流动是永恒的,它也将带来繁荣和传承。
(相关史料信息来源于:中国作家网)
在这片安静祥和的天地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抑或是村中百姓,尤其是家中妇女,这里的一代又一代渴望知识、凝望未来的人,都受到了和顺图书馆的滋养。图书馆的传承,其实就是一首高亢的歌,一幅壮美的图画,一册启人的教材,一份难能可贵的经验。
和顺图书馆,它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块根的质地,一个人的光芒,更是一个乡村,一个地域的文化纹路。和顺图书馆从诞生以来,在风光与苦难交错伴随中,已走过90 个寒暑,青春依然。
林超民教授在八十周年馆庆时所言:“在憧憬未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自问,未来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图书馆应该不是行政机关,不是展览馆,不是商场超市,也不是旅游目的地,图书馆应该是读书人的天堂,和顺图书馆应该是和顺乡人读书的乐园”。在目前图书馆商业化、网红化的大潮流下和顺图书馆的成长的历程,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留图书馆的初心、更成为广大读者和游客汲取知识、获取信息、增长才智的文化殿堂。
曾有人评价腾冲说:“走笔之处,俱是文明;落景之间,全是书香”。而和顺,在腾冲的乡村里可谓书香之最。起源早、受众广、传承久,于是才有了和顺和谐的文化在和顺乡土以一种温婉的方式涓涓流淌。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看着那些痕迹斑斑的书夹,抚摸着那一张张陈旧在时光里的书桌,想象着我们的先辈曾用了多少的晨昏来阅读,曾克服了多少困难来让书香传承。
和顺图书馆,是一座活着的图书馆。时间的积淀,让它越发充满了文化的张力 ,不但没有在历史的舞台上消亡,反而愈发馨香。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西南边陲涌现出这样标新立异的文化符号,是和顺古镇的远视。
如今的腾冲正在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融创加入腾冲一年来,腾冲的迅速发展令人更加向往,腾冲正在向世人展现自己不一般的活力和未知的可能性,正是这种未知的可能让未来有了无限的展望,融创也会在未来继续为腾冲的未来注入自己的活力和希望,不断和腾冲一起努力,努力打造更加宜居的城市,努力打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