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散文)

《 史 记 》

 

秦汉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散文)

 

司马迁敢于讲真话。

因为讲真话,他得罪了汉武帝,被阉,成为“刑余之人”;因为讲真话,他写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受汉武帝之命,出击匈奴,遭遇了数倍敌军的包围,弹尽粮绝,降于匈奴。做为太史令的司马迁与李陵无亲无故,但他了解李陵平素的为人,认为他的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等待时机,再报效汉廷。满朝文武谁都不讲真话,司马迁却直言讲出了自己的看法,结果触怒了汉武帝,被逮下狱;由于拿不出朝廷规定的赎金,次年受了宫刑。

秦汉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散文)

太史元年(公元前96年),天下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又被命为中书令,这是一个由宦官承担的官职。今人大多从性能力丧失的角度来理解司马迁,而含垢忍耻活下来的他,牢记的是屈辱。万念俱灰的司马迁尚存一念,就是修撰《史记》;正是这个殚精竭虑、聚精会神的一念,成就了千古绝唱,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有一封写给朋友任安的复信《报任少卿书》,这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

秦汉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散文)

任安曾写信给司马迁,责备他不能“顺于接物”,不能“推贤进士”。司马迁复信诉说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处境和苦衷,进而详细叙述了“李陵事件”的前因后果,委婉说明自己是无罪受刑,最后反复曲折地表明自己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的决心。

全文的重心是“舒愤懑”。作者把长期以来郁积于胸的激愤,向朋友尽情倾泻;文中又大胆揭露了汉武帝的是非不明,忠奸不分,刚愎自用,喜怒无常,冷酷残忍。全文慷慨悲凉,难言之隐,和盘托出,恣意逞词,少有顾忌。

其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被毛泽东引用后,广为人知。

秦汉散文名篇(中国古代文学秦汉散文)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被专家作家无数次引用。

文章结构宏大严谨,词采丰富,运用排比、比喻、婉言、借代等多种修辞方法,把叙事、议论、抒情交织在一起,反复陈辞,一唱三叹,将愤懑的情绪发泄得淋漓尽致。语言具有“雄深雅健”、“逸气纵横”、“疏荡颇有奇气”的风格,句型长短不一,偶句散句并用。

这是一篇艺术感染力超强的优秀散文,因为它字字带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1659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