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古诗文中有很多感人之作,颇能引发人的共鸣。当然,读诗必须进入诗歌的情境,走近诗人的世界,才有意思。试撷取几首诗词,与您分享。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
《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长安君即王淑文,是作者的大妹妹,受到了长安县君的封号。王安石兄妹十人,与他的大妹王淑文感情很深,兄妹三年未见再次相见,而此时四十岁的王安石将出使辽国,见面后马上又要分别,想起年龄老大,会少别多,无限伤怀,所以写了这首诗。
感伤、沉重、惆怅之情如此质朴深挚,如果有此经历的人,读此诗定会潸然泪下。尤其是“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两句,毫无雕琢,极能打动人心。温馨的相聚,不用丰盛的酒食,不用世俗的客套,直至灯油快干,灯火已暗,兄妹依然徐徐而谈,说不尽少年时家庭的温暖,说不尽分别后兄妹的挂念,说不尽彼此分别后各自的酸酸甜甜,说不尽只有兄妹才能理解和宽慰的点点滴滴……只是,温暖的相聚转瞬即逝,美好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何时再相聚?何时再共笑语话平生?兄长只能含糊地回答:”见到大雁南飞,我就会从北国带回消息了。”其实,世事难料,后会之期又在何时啊?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当时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我喜欢理解为是诗人给妻子的复信。全诗言浅意深,语短情长。观此诗,情思委曲,悱恻缠绵。客居异乡,自有羁旅之愁,郁闷孤寂;恰逢巴山秋雨,淅淅沥沥淋湿未眠的夜,自古逢秋悲寂寥,何况身在异乡而且经历了坎坷曲折的诗人。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若如此,信是收不到了,那“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只是心中的愿望,更增凄凉之感。
苏轼的词,有“千古悼亡第一词”之称的绝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是怎样的伤痛?其情绵绵不尽,字字血泪。王弗若在天有知,当含笑九泉了,有此深切的怀念,有过去美好的婚姻生活,夫复何求?只是造化弄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中滋味,让人感叹!
亲情是温暖的,有时却让人痛彻心扉,深情动人的诗篇,让人感受到人间至情的美好,还是珍惜眼下,不管平淡、坎坷,不管精彩、顺利,在生活中且吟且行,情在心中,历久弥深。(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照片均为个人拍摄的泰山景色,欢迎朋友们来泰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