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赵、魏、楚、燕、齐、秦合称为战国七雄。
这七个诸侯国在当时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当然这并不是说在当时只有这七个诸侯,只不过他们是最强大的代表罢了。
七雄争霸,最终秦国成为了大赢家,那么在被秦国灭掉的诸侯国中,谁是最亏的一个?
我认为应该是赵国。
为何说赵国亏呢,这是因为在战国后期,赵国拥有着能与秦国媲美的军事实力,如果不是赵国统治者昏庸无能,偏信小人佞臣,多次自毁长城,赵国或许根本败不那么快。
战国四大名将中,秦赵两国各占其二,但可惜的是,赵国的这两位名将,全栽在了自己人的手里,导致一个无辜被诛杀,另一个无辜被逼走。
被诛杀的名将是李牧,而被逼走的名将是廉颇。
在战国四大名将中,似乎廉颇娥攻击力最低,但是他却可以称得上是无可争议的防守王,如果长平之战赵王没有把廉颇给换掉,不见得白起能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纵观廉颇一生,不少人似乎只知道他的闪光时刻,而在教科书中也是对他的光辉事迹大写特写,但是其实廉颇的晚年凄惨无比,至于他最终的结局,教科书中都不认细说。
那么廉颇有哪些故事,结局又是如何呢?
我们一起来看。
负荆请罪,留下美名
廉颇究竟什么时候出生的,这点在历史上找不到丝毫的痕迹,似乎他根本没有前半生,在历史出场时年纪便已经不小了。
当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廉颇的出身应该不高,而他之所以能在军队中声名鹊起,想必是靠一点一滴积攒军功爬上去的。
公元前284年,不可一世的齐国,被五国组成的伐齐联军打得落花流水,而赵军的主将便是廉颇,次年,他带领赵军将齐国阳晋收入囊中,在诸侯面前显摆了一把。
廉颇回到赵国之后,被封为了上卿,他异常骄傲。
所以,等到蔺相如将和氏璧完璧归赵后受到赵王的重用就很不爽,后来在秦赵的渑池会上,蔺相如又让赵王风光了一把,进而赵王将蔺相如也封为了上卿,地位还在廉颇之上,这更让廉颇受不了了。
想想也是,廉颇的上卿之位,那可是真刀真枪地打出来的,而蔺相如动动嘴皮子就拿到了,搁谁身上都觉得不自在吧。
于是廉颇便处处为难蔺相如,可是蔺相如是个识大体的人,他说: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而廉颇听到这句话之后,自然也是羞红了脸,但大丈夫敢做就敢当,于是他便背着荆条去蔺相如门前请罪,自此之后,负荆请罪也成为了千余年来的一桩美谈。
长平之战,守出威风
赵惠文王去世之后,赵孝成王即位,而赵国也迎来了综合实力大滑坡,可以说就是在赵孝成王统治时期,赵国被秦国所灭的结局,已露出倪端。
赵孝成王四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本来吧,韩国已经打算拱手将这地让给秦国,可是韩国派去的上党郡郡守冯亭却转手将这地送给了赵国。
也正是因为冯亭这一波操作,进而诱发了秦赵之间的大决战——长平之战。
这场战争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波及范围之大,对时局影响之重,都能在战国时期的战争史上称之为最。
长平之战前期,赵孝成王便派廉颇去迎战秦国,经过数日的长途行军,廉颇率军到达上党周围,由于秦军士气正旺,而赵军颇为劳累,几次短兵相接,廉颇吃了不小的亏,此情此景之下,廉颇转攻为守,组成了一道让一向以进攻著称的秦国锐士也无法突破防线。
廉颇这样一守就守了三年,秦军求战不得,锐气渐失,廉颇守出了威风,为了打开局面,秦国的重心从战场转移到了庙堂,实施了反间计,让赵孝成王自己撤掉了廉颇换上了赵括。
结果几十万赵军就被赵括带到了坑里,这个坑是真的坑,现在在山西省晋城高平市境内依然还能看到这些坑的遗址。
倘若赵王不换掉廉颇,让擅长进攻的白起去打廉颇,也未必能讨到多少好处。
带兵老弱,大破燕国
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年损失殆尽,全国上下一片悲痛,而值此之际,燕国却蠢蠢欲动,还派出了丞相栗腹以两国交好为由去赵国境内刺探虚实。
栗腹回去复命,只说了十余个字,便挑起了燕赵之间的战事,他是这样说的:
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
燕王见到还有趁火打劫的好事,便派军队兵分两路进攻赵国,赵王这下是真慌了,于是他又想起了廉颇,便让廉颇领兵反击。
廉颇自然不能忍,毕竟此时的赵国能拿得出去手的将军,也就剩他了,他如果再放任不管,赵国可真就有灭国之危了。
于是他不计前嫌,带着老弱士兵反击燕国,结果廉颇不仅杀死了燕军主将栗腹,而且带着赵军包围了燕国的都城,逼迫着燕国割让了五座城池,廉颇才罢休。
被逼离赵,客死他乡
经此一役,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军事能力彻底信服了,于是便将他封为了信平君,不过廉颇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悼襄王继位之后,就解除了廉颇的军权,并让乐乘去交接,廉颇很是气愤,再怎么说,自己也是救过赵国的人,对于赵悼襄王的卸磨杀驴自然不能忍。
于是他便出兵攻打乐乘,乐乘不敌,狼狈逃走,不过这样一来,廉颇也无法回赵国了,他去了魏国大梁。
不过魏王并不信任他,自然也不会重用他,再加上秦国又多次围困赵国,这让廉颇忧心忡忡,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想着发挥光和热。
而此时的赵国也没有可用的大将,赵王也想着接回廉颇,于是就派使者去慰问廉颇,顺便看看廉颇还能不能带兵打仗。
廉颇在赵国有个仇人,名叫郭开,他害怕廉颇回来再度得势,便暗中贿赂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
廉颇听闻赵国使者前来,特意在他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以展示自己还能为国效力,还能上阵杀敌,可是使者复命时只说了一句话:
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意思是廉颇虽然老了,但能吃,不过一会的时间,就去了三次厕所。
赵王听到之后,便觉得廉颇确实老了,就没有将他召回赵国,不过却在魏国日夜期盼着赵王将他接回去。
廉颇等来等去,始终看不到希望,后来楚国人偷偷将他接去了楚国,楚王将他任命为了将军,但廉颇日夜想着为赵国建功立业,担任楚将的时候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只是可惜,赵国已经将他彻底抛弃了,他再也回不到那个他热爱的故土,廉颇整日闷闷不乐,惆怅不已,最终客死楚国寿春。
由此可见,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中的防守王,晚年凄惨无比,流落异国他乡,满怀为国尽力,却报国无门,最终客死他乡,结束了悲惨的一生,难怪教科书都不忍细说其结局。
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
参考文献:《战国策》、《史记》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