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翻译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归纳)

文言文阅读翻译及答案(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归纳)

【真题再现】

【2020年新高考全国1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答案】

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受命追查不力,上疏催促此事,因而使各人家族全都家破人亡。

【解析】

“犹”,副词,还、仍然;“以”,动词,认为;“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趣”,通“促”,催促;“破”,破亡。

参考译文:

左光斗死后,赃物追查还未结束。魏忠贤命令抚按严厉追缴,拘捕光斗同族兄弟子侄十四人。长兄左光霁因被牵连治罪而死,母亲因哭泣儿子悲伤而死。都御史周应秋还认为主管官员追查不力,上疏催促他们力办,因此最终使左光斗家破人亡。魏忠贤被杀后,朝廷追赐左光斗为右都御使,录用了他的一个儿子。福王时,追加谥号为“忠毅”。

【考点详解】

通假字的基本规律是同音或近音通假,可分三大类:

1.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夙遭闵凶”中的“闵”通“悯”,“零丁孤苦”中的“丁”通“仃”(《陈情表》);再如“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的“坐”通“座”(《鸿门宴》)。

2.本字的声旁形体与借字的声旁形体相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中的“底”通“抵” (《报任安书》);再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距”通“拒”(《鸿门宴》)。

3.本字和借字的形体不同,二者音同或音近通假。如“令将军与臣有郤”中的“郤”通“隙”(《鸿门宴》)。

在文言文的翻译中如果给出的意思和本字的关系不大时要考虑通假的可能。注意通假的几种情况要么字音相同,要么字形有联系。尤其在疏通文意时有翻译不通的时候要考虑通假。

【对点训练】

1.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初,太宗厚遇昌言,垂欲相之。赵普以勋旧复入,恶昌言刚戾,乃相吕蒙正。裁数月,会有颍狱,普以昌言树党,再劝太宗诛之,太宗特宽焉。淳化二年,起昌言知蔡州,逾年,召拜右谏议大夫。或议弛茶盐禁,以省转漕。命昌言为江淮、两浙制置茶盐使,昌言极言非便,太宗不纳,趣昌言往。昌言固执如初。

(《宋史·列传第二十六赵昌言传》,有删改)

(1)裁数月,会有颍狱,普以昌言树党,再劝太宗诛之,太宗特宽焉。

【答案】

(1)才过几个月,适逢翟颍的官司,赵普认为赵昌言结党,两次劝太宗杀掉他,太宗(却)特别宽恕了赵昌言。

【解析】

(1)关键词:“裁”通假字,才;狱,案件,官司;焉,代词,他。

参考译文:

当初,太宗待昌言很优厚,将让他作宰相。赵普凭借过去的功劳再入朝廷,厌恶昌言倔强固执,横蛮暴戾,还是让吕蒙正当了丞相。才过几个月,适逢翟颍的官司,赵普认为赵昌言结党,两次劝太宗杀掉他,太宗(却)特别宽恕了赵昌言。淳化二年,起用昌言为蔡州知州,又过了一年,召为右谏议大夫。有人建议放宽茶盐禁令,用来节省漕河转运费用。皇上任命昌言作江淮、两浙制置茶盐使,昌言极力说这样做不好,太宗不采纳他的意见,只是催促昌言前往。昌言像原先一样坚持。

2.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后凉州刺史范柏年授为宋熙太守,领白马戍主。时氐贼李乌奴攻白马,公则矢尽粮竭,陷于寇,抗声骂贼。乌奴壮之,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母忧去官。入为前军将军。江州既定,连旌东下,直造建邺。

(节选自《南史•杨公则传》)

(1)乌奴壮之,要与同事,公则伪许而图之,谋泄,单马逃归。

【答案】

(2)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壮烈,邀请他与自己共事,杨公则假装同意而图谋(袭击)他,计谋泄露,他一人骑马逃回。

【解析】

(1)题得分点有:壮,认为……壮烈;要,同“邀”;同事,共事;图,谋划。

参考译文:

后来凉州刺史范柏年授杨公则为宋熙太守,兼任白马戍主。当时氐贼李乌奴攻打白马戍,公则箭尽粮绝,被敌人俘虏,大声骂敌人。李乌奴认为他的行为壮烈,邀请他与自己共事,杨公则假装同意而图谋(袭击)他,计谋泄露,他一人骑马逃回。母亲去世,辞去宫职。入朝任前军将军。江州平定以后,合军东下,直抵建邺。

3.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答案】

(1)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解析】

(2)得分点:向使,假使;内,通“纳”,接纳;是,这。

参考译文: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4.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李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耳。”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邃止之。希烈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 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子頵、硕护丧还,帝废朝五日,赠司徒,谥文忠。

(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1)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邃止之。

【答案】

(1)(辛景臻、安华)在庭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

【解析】

“廷”:通假字,通“庭”,庭院;“屈节”:屈服,改变主意,改变志向;“邃”:急忙。

参考译文:

李希烈僭越称皇帝,派人询问仪式,(颜真卿)回答说:“我已经老了,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罢了!”(李希烈)派将领辛景臻、安华来到他的住处,在院中堆积柴草说:“再不屈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直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派阉奴等人谋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阉奴说:“应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失礼,罪应处死,但使者何时从长安来?”阉奴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只是反贼罢了,为何称诏书!”(阉奴)于是勒死了他,(颜真卿)享年七十六岁。儿子颜预、颜硕护送灵柩回朝,皇帝(为他)停止上朝五天,追赠司徒,谥号为文忠。

5.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庆元四年,复主管冲佑观。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卒。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答案】

(1)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粮食。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依赖这些粮食得以渡过饥荒。

【解析】

(1)期:约定。粜:销售,卖出。连樯:船只接二连三。直:通“值”,价格。赖:依赖,仰仗。济:渡过饥荒。

参考译文:

当时江右发生严重饥荒,命他负责赈灾的政务。刚到灾区,辛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围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拿出公家全部的官钱银器,号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余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粮食。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依赖这些粮食得以渡过饥荒。皇帝嘉奖他,进了一级官奉,因言者反对被罢官。庆元四年,再任主管冲佑观。升为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去世。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交往的人大多是海内名士。辛弃疾擅长写词,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谥号为“忠敏”。

6.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

【答案】

(1)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

【解析】

参考译文:

适逢建造金仙、玉真观,虽然正值盛夏,工程紧迫,魏知古进谏说:“臣听说‘古代的君主统治百姓,一定会时时注意百姓忧虑的事情,如果百姓忧虑食物就废除百事’。因此说‘不做以无益害有益的事’。又说‘不要违背百姓而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兴化立治、施政养民的根本。如今为公主建造道观,将以此树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观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们转移搬迁,扶老携幼,拆椽除瓦,怨声载道。违背人事和天时,兴起无用的劳作,注重不急的事务,群心动摇,众说纷扰。陛下为民父母,想要凭什么安定他们呢?希望颁下明诏,顺从人愿,停止劳役,赢得美名,这样过失还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采纳。

7.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1)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答案】

(1)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却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解析】

(1)“将”,统领、统率;“而”,连词,表转折,却;“善”,善于;“此”,代词,这;“所以”,……的原因;“禽”,通“擒”,擒拿、擒捉、擒住;“臣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被动句,这就是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判断句,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参考译文: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却又希望被重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就是和樊哙你这般人同伍的啊!”皇上曾经悠闲地和韩信谈论各位将军才能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辖制?”韩信说:“陛下不善于统领士卒却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擒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8.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七年,徙扬州。旧发运司主东南漕法,听操舟者私载物货,征商不得留难。故操舟者辄富厚,以官舟为家,补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载率皆速达无虞。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1)近岁一切禁而不许,故舟弊人困,多盗所载以济饥寒,公私皆病。

【答案】

(1)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

【解析】

(1)“近岁一切禁而不许”为省略句,句前省略了主语“私载”;弊,通“敝”,破旧;济,救,救济;病,作动词,受害,受损害。

参考译文:

元佑七年,移扬州。以前发运司主管东南漕运法,允许驾船的人私自载运货物,征收商税不许刁难。所以驾船的人就富裕了,把官船当作自己的家,修治船只,还救济船夫们的困乏,所以所载货物都很快到达而且没有事故。近年一切(私载)都被禁止,所以船只破旧人员贫困,多数人偷盗所运货物来救饥寒,公家私人都受害。

9.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

【答案】

(1)天下开始稳定,士兵因战争而疲惫,不可以用武力征服匈奴。

【解析】

(1)“罢”通“罴”,疲惫。

参考译文:

高帝平城战停回来后,韩王信逃亡到匈奴,在这个时候,冒顿做单于,兵力强大,号称三十万大军,(汉朝)多次在北面遭到侵扰。高帝忧虑这件事,问刘敬。刘敬说:“天下开始稳定,士兵因战争而疲惫,不可以用武力征服匈奴。冒顿杀掉父亲代立王位,把他父亲的妃子都霸占了,是凭着武力为威势的,不可以用仁义道德去说服他。只可以从长远打算,谋划他的子孙做臣子。但是恐怕陛下不能做到。”高帝说:”如果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做!只是该怎么办呢?”刘敬回答说:”陛下如果能把正出大公主嫁给他,厚礼送给他,他知道汉家嫁给正出的女儿,又送来厚礼,蛮夷一定敬仰她,立她为王后,生下儿子必定做太子,代替单于。为什么呢?是因为贪图汉家的钱财。陛下每年用汉家多余的而他们缺乏的东西多次送去慰问,并派善于言辞的使者用礼节劝喻他们。冒顿不死,他是汉家女婿;如果他死了,那么汉家的外孙做单于。哪里听说有外孙敢与外公对等礼节的事呢?士兵可以不用打战而慢慢使他们臣服。”高帝说:“好。”

10.翻译下列文中划线的句子。

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吾听公言。”

(节选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1)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

【答案】

(1)秦始皇因为不早早确定扶苏当太子,让赵高能够用欺诈伎俩立了胡亥,结果自取灭亡,这是陛下亲眼见到的事实。

【分析】

(1)“蚤”,同“早”,早点;“诈”,用欺骗的方式;“自使”,使自己;“灭祀”,灭国;“此陛下所亲见”,判断句,这是陛下亲眼见到的事实。

参考译文: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高帝打算让赵王刘如意代替太子,叔孙通向皇帝进谏规劝道:“从前,晋献公因为宠幸骊姬的缘故废掉太子,立了奚齐,使晋国大乱几十年,被天下人耻笑。秦始皇因为不早早确定扶苏当太子,让赵高能够用欺诈伎俩立了胡亥,结果自取灭亡,这是陛下亲眼见到的事实。现在太子仁义忠孝,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吕后与陛下同经艰难困苦,同吃粗茶淡饭,是患难与共的夫妻,怎么可以背弃她呢!陛下一定要废掉嫡长子而扶立小儿子。我宁愿先受一死,让我的一腔鲜血染红大地。”高帝说:“我听从您的意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3058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