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察今赏析)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

 

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今译】

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过河),他身上佩带的宝剑一不小心从船边沿掉到水中去了。

 

于是他就急忙用刀在船边沿掉下剑的地方,刻了一个记号,cut a mark on the side of the boat 说:“我的宝剑是从这个地方掉到水里去的。” the place where my sword has dropped into the river.

 

船靠岸停住以后,他便顺着船沿上他刻着记号的那个地方,潜到水里,下水打捞,寻找他失掉的那把剑。

 

结果没有捞着,因为船已经向前走了不少路,移动了很长一段旅程的位置,而掉入水中的宝剑却没有移动,停留在原地未动。

 

所以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太糊涂,很荒唐的嘛!

 

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样的方法治理国家,怎么能没有困难呢!

 

 

【赏析】

“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悖哉!”故事原意以奔流不息的江水和乘浪前进的船只,比喻时代的发展、变迁、变化,讽刺墨守旧法的人们。

 

它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想当然,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时势变异,而灵活处理,眼光要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

 

 

成语“刻舟求剑”就是从上文概括而来的。

用来讽刺那些头脑僵化、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的本化灵活变通的人。take measures without regard to changes in circumstances.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循表夜涉”的寓意是一样的,都是讽刺固执己见、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引婴投江”,对象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循表夜涉”,时间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刻舟求剑”,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察今赏析)

 

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原文及翻译(吕氏春秋察今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3234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