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64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道德经书简

老子说,安静时容易持守,未出现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细小时容易散失。处理事情要在未发生之前,治理社会要在祸乱未产生之时。合抱大树生成于细小嫩芽,九层高台砌筑于成堆泥土,千里行程开始于足下。执着的妄为必然失败,握紧的拳头更容易流失。因此君主不妄为就不会失败,不执着持有就不会丧失。民众做事往往快要成功时才失败,如果终结时能像开始时那样谨慎,就不会半途而废了。因此得道君主的追求不是放纵欲望,是不看重难以得到的物品,是学习非智巧的学问,是归复众人激进冒险的过失,是遵循万物自然的法则而不敢妄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绿树卧桥碧波荡,小洲远山烟雾中。

老子在本章继续探讨了”君主的道德修养”问题。一个家国的君主的道德修养的层次,决定着他治理家国的理念,决定了他治理社会的指导思想,也决定着他谋取家国大事的方针策略。老子认为君主必须恪守道和道的法则,他围绕”自然无为”的命题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 谋之未乱。老子从宇宙自然的法则出发,揭示了存在于宇宙自然现象里一个亘古未变的法则,揭示了人类社会治理家国的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老子在对宇宙自然现象仔细观察和人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人内心处于安静状态时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容易持守道的法则所确立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治理家国而言,往往是在没有出现祸乱迹象时容易图谋。事物处于脆弱的阶段容易消化分解,事物处于细小的阶段容易散失。老子分析了许多社会自然现象后就得出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结论,他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范事情在未著之时,理治事情在微弱之际。”。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渔船飞鸟戏碧波,水雾相绕秀山绿。

君主谋划治理家国之事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的虚静,要持守内心安静的状态,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要克制住自己的欲望,要对没有发生的事情进行充分地斟酌,要从细微地迹象中发现事情发展的苗头,把祸乱的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斩杀于幼小之时。本章从内容上将与前一章紧密衔接,继续探讨存在于宇宙自然和社会里的法则。跟前一章联系起来读,不仅能够加深了对道的法则的认知,还对”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渔舟秀山连飞鸟,农人古桥卧山涧。

2、 贵于开始。大的事物总是由小的东西发展而来。宇宙自然万物任何事物的产生,总有着它自身生成、生长和发展成熟的过程,总是要经过一个由微弱发展壮大的历程。这是宇宙自然万物的法则,也是宇宙自然万物的生成法则。微弱的事物是极易受到摧残的事物,是极易夭折灭亡的事物,是极易改造的事物,也是极易引导的事物。君主需要和遵循宇宙自然万物的生成法则,需要对微弱的事物给以格外的保护,尤其是对弱小的新生事物给以足够的重视和引导,给予足够的珍视和帮扶。对微弱事物发展变化历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祸患以及发生祸患的环节给予特别的注意,以杜绝祸患的出现和发生。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秀山涂抹成墨色,几枝山竹刺青天。

老子从”大生于小”的法则出发,具体阐述了宇宙自然万物存在与发展变化的生成法则,得出了”贵于开始”的结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说,合抱的大树生成于细小的嫩芽,多层的高台砌筑于成堆的泥土,千里的行程开始于足下。这表明,”合抱之木”、”九层之台”等宏大的事物,都是起始于”毫末”、”累土”这些微小的事物。老子通过对”合抱之木”、”九层之台”这些宏大的事物都起始于”毫末”、”累土”的法则的分析,得出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贵于开始”的结论。老子首先论证了”贵于开始”的做事原则。俗言,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事开始难,诠释的是”贵于开始”的法则。君主需要知晓宇宙自然万物都开始于微弱的法则,都是特别珍重开始的法则,做事需要夯实基础而打好根基,才能做成事情。这就是我们平时所强调的”慎始”。无始就不会有终,只有慎始才能达成最后的”善终”。其次是”善为小事”的原则。做事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并且做好”小事”,才能最终成就大的事业。做不成小事,就不能做成大事。小事能够累积成大事,做成小事能够累积成大事。这就是老子的”善为小事”的思想理念。老子从宇宙自然万物的生成法则中参悟到了治理家国大事的法则,这是取法宇宙自然的结果,论证了”贵于开始”的重大意义。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水墨涂枝挂白雪,几片红叶迎风雪。

3、 无执无失。宇宙自然万物都有自己的生成的法则。事物生成时有着自己独有的法则,有着自身元素的构成,有着自身的生成速度,就像自然界中的树木,柳树有着柳树的生成速度,槐树有着槐树的生成速度,柏树有着柏树的生成速度,……。正如动物的生成速度,狗狼有狗狼的生成速度,鲸龟有鲸龟的生成速度,蛤俐有蛤俐的生成速度……。任何顺应宇宙自然万物的法则都是科学的,而任何违背宇宙万物法则的思想都是伪科学的,而违背科学就不会得到所要追求的结果。譬如当今的养生运动,让兔子静卧下来不跑动,让乌龟跑动起来不静卧,同样都是在自杀。对于违背科学的事情,执着起到的往往是相反的作用,得到的也往往是相反的结果。人往往是越执着,就会在相反的道路上走得越远。事情往往是,抓得越紧就越是事与愿违,抓得越紧失败得就越快。老子发现了这种宇宙自然万物生成法则中的”速度”法则,以及人们普遍存在的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理,老子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归纳出了”为之败之,执者失之”的结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孤舟荡墨色,余晖照水波。

老子这一结论包含有两个命题,一是无为无执。为指妄为,执指掌握,指抓、抓紧。老子认为,人越是执着的妄为,就越是容易失败;越是执着的想抓紧,就越是会容易失去。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失败的结果来到得就越快。这就像拳头握得越紧,拳头里的东西就越是会流失或流失的越快,这里面蕴涵的是相同的道理。譬如对于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肯定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可对孩子目标太高,管理严厉,抓得紧,管得牢,甚至越俎代庖,也不会得到好的结果。因此,妄为与抓得太紧,都不是好的方式,都会带来事情的失败的结果。二是无执无失。执指执着,指不放手。”执”指人的强烈的占有欲、功利欲。执着与妄为是达成事情的大敌,该放手时不放手,具有强烈的占有欲和强烈的功利欲,必然会对自身带来危害甚至是灾难。一个人的能力有强有弱,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取得成绩的大小。不管是取得小的成绩,还是取得了丰功伟绩,都不应该把它当做资本,当作获取某种利益的理由。假如取得丰功伟绩,就因此居功自傲,骄纵跋扈,那他的下场一定会很悲惨。而正确的方法是放手,是不把这些据为己有,就不会发生失败或失去的结果。对治理家国而言,”紧抓”与”速成”都是治理家国的大忌。任何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与急功近利的思想都是违背生成法则中的速度法则的观念,都是导致事情失败的根本性因素。这就是”无执无失”的理念的内涵。因此,君主需要深刻理解”无执无失”的法则,以虚静的心态对待外物,用无为的思想去治理家国,才能不立于失败之地,也才能不会失去所要得到的一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夕阳青山黄,洞桥卧惨波。

4、 慎终如始。做事情,人往往会有一个好的开始,谋划积极缜密,热情蓬勃高涨,但往往不能坚持,不能把事情做到底,做到善终。老子依据他对人生的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指出了”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事实。许多民众由于不能持之以恒,不能坚持,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在事情将成之时,许多民众往往不够谨慎,开始懈怠,不能保持做事情初始时的那种热情,由于缺乏韧性而不再坚持。许多民众如果能做到”慎终如始”,自然会达到”则无败事”。许多民众往往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候,在事情最最困难的时候,就放弃了,就半途而废了。能善始,还要谨慎地像对待开始般的对待终结,享受做事的过程尽管很重要,但结果必定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最终追求。做功德,可能过程会是非常曲折和轰轰烈烈,但最终还是达成了圆满的结果。因此,做事要有强烈的结果意识,要有强烈的终结意识。做事情需要有追求圆满结果的意识,但达到圆满结果则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韧性,取决于一个人能不能够坚持,能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如一,韧性是事情取得圆满的决定性因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水波卧舟绕青山

老子认为,人要是想把他们的智能或技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只有在心理平静(或虚静)的自然状态下才能做到。人需要始终如一地谨慎地看重开始、谨慎地看重过程,并且谨慎地看重最终的结果,才能取得最终的结果。慎终如始,特别是在事情最艰难和困苦的关口,也要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结果,就不会半途而废了。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水墨吐青山,书画挂山中。

5、 自然弗为。老子在探讨了”谋之于始”、”贵于开始”、”无执无失”、”慎终如始”四个方面命题后,提出了君主治理家国需要遵循的法则。

一是欲不欲。欲指追求,欲指欲望。”欲不欲”指追求合乎道的法则的合理欲望,指追求一般民众所不追求的欲望,也指追求欲望而不放纵欲望。欲望在这里指人的欲望,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欲声色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欲不欲”指具有高于一般人的欲望,逃出世俗的情欲声色的范畴。这里指得道之人具有跟一般人所不同的情欲声色等欲望。”欲不欲”指逃离了低级趣味的欲望,指合乎或顺应了道德的欲望。君主的追求应该跟一般民众不同,他们需要把顺应道的法则当作唯一的追求,他们需要追求不同于一般人的欲望,他们需要追求人欲望中的合理部分,他们应该追求道的法则,而不是放纵自身的欲望。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竹枝吐青叶,绿树披青山。

二是学不学。学指学习,指践行,学也指非智巧的学问。”学不学”指学习一般民众所不学习的学问,也指学习那些非智巧的学问。老子把一般意义上的学习与特殊意义上的学习做了区分,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他认为,一般民众所学习的是保障生存所需要的获取生活资料和物质资料的知识和能力,是那些智巧的学问。而君主所学习的是治理家国的学问和践行道德的策略,是那些非智巧的学问。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是为了工作,是为了生存和生活,是学习和掌握获取生活资料的技能和能力,而特殊意义上的学习是为了管理家国和陶冶情操,是为了提升自身的道德境界,是研究道德的规律。这是劳心者与劳力者的区别,也是一般民众与君主的根本区别。

老子从”欲”(欲望)、”学”(学习)两个方面对人做了区分。”欲”是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的欲望进行了区分,而”学”则是从改造人性的角度对人的学习进行了区分。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子的分析是科学而周密的。

三是不贵难得之货。这是”欲不欲”的延伸与继续。君主的责任是治理家国,而不是看重那些难得的货物。难得的货物是刺激君主欲望的媒介,会刺激君主难以克服的欲望。如果君主看重难以得到的世间珍品,就会给民众带来灾难,甚至会发动战争。这就像时下的贪官,他们都有着看重金钱、看重稀奇珍宝的强烈的贪婪的欲求。一般而言,官职越高,手中的权力越大,他得到或看重金钱与稀奇珍宝的欲望也就越强烈越贪婪,他得到的金钱和稀奇的珍宝就越多,而这越来越多的金钱或稀奇珍宝的得到又会反过来刺激了贪婪的欲望,这种欲望又反过来刺激与增强看重金钱或稀奇珍宝,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究其根源,是由于贪官”贵难得之货”所造成。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水田放牛郎,飞鸟戏青山。

四是复众人之所过。复指纠正,指归复。君主的责任还需要纠正一般民众激进冒险的过失的思想意识,而把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纳入到合乎道的法则的轨道。激进与冒险是一般民众的习性,是人劣根性的体现,是有违道的法则的思想和行为。君主不仅要使自身摆脱激进与冒险的思想,还要积极地引导广大民众纠正激进与冒险的行为。规范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是君主治理家国的责任,是需要时刻牢记的非常重大的治国理念。从某一角度说,法律就是规范和限制广大民众思想和行为的条文,法律的效用就是规范民众的思想和限制民众的行为,剔除民众思想意识中的激进成分,杜绝民众的冒险的行为,而不在对抗家国和危害家国。

五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君主只有做到”欲不欲”、”学不学”、”不贵难得之货”、”辅众人之所过”,才能使自己治理家国的理念合乎道与道的法则,才能遵循宇宙自然的法则。只有保持虚静的心境与持守无为的理念,才能最终治理好自己的家国。辅指佐助,指帮助。”辅万物之自然”指帮助万物归复到自然的状态。应该明确,君主的作用只是辅助与帮助,是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而不是强制或逼迫,不是替代。”不敢为”绝不等同于”不作为”,而是不逼迫和不强制,不去做那些越俎代庖的事情。在这里,老子指出了君主所起的作用,是次要与辅助以及引导作用,而不是主要与决定以及强制作用。民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英雄起到的只是引领作用。这正如战争,真正决定战争胜利的因素是实现官长战略意图的兵士,而不是谋划战争的官长。再过高明的战略思想,如果没有视死如归的兵士的浴血奋战,也是不可能得到实现。这正如鲜牛奶的生产,牧牛人的作用就是把牛带入草鲜水清的区域并且给牛创造一个安心吃草的环境,而牛要多吃草、多喝水才能生产出鲜牛奶。老子对君主与民众所起作用的认识是深刻的,是合乎道的法则的。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书画相容虚实中。

老子在本章运用三个排比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对照一下荀子《劝学篇》中的”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言论,就能清楚地发现他们之间在思想观点上的某些相通或承继关系。但接下来的结论,荀子却与老子有着根本的不同。他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他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金”。荀子据此提出了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却主张”无为”与”无执”。老子在此强调了人需要依照宇宙自然法则办事,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老子并且指出,如果稍有松懈,就往往会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站在人意识的角度说,老子看重的是人的潜意识,是人的元神。老子是要人的潜意识(元神)排除显意识(识神)的干扰,从而使人的身心进入到潜意识的状态而顺应自然,从而使人的身心依靠自身的内驱力自动地加以调节。而荀子则是要人依靠人的显意识(识神)的努力,依靠人的心理内驱力去获取人所要得到的一切。老子与荀子的理念还是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是什么意思(道德经解读: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孤舟漂水中,烟雾绕青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3238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