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渑池】源于渑池的成语典故
源于渑池的成语典故
文/吴天敏
汉语言文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形式简洁而表意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这就是成语。成语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具有言简意赅、深刻隽永、滴水藏海、折射历史等显著特征。特别是许多成语中包含了典故,更是以语言为承载,方寸之间蕴含着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至深的故事,蕴藏着丰富的哲理,传达着深刻的含义,是汉语词汇中的璀璨明珠。
渑池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距今5000到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首次发现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辛勤劳作,上演了一幕幕历史活剧,也衍化出许多成语典故。
源于渑池或与渑池有关的成语,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雪泥鸿爪、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奋翼渑池、渑池之功、负荆请罪等。笔者选取大家熟知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雪泥鸿爪、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来追溯其渊源和隐含的故事,诠释其原意和引申意、用法,以期让读者真切感受成语典故蕴含的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深度和现实意义。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一块非常珍贵的和氏璧。秦昭王听说后,垂涎三尺,立刻派人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赵王和大臣们左右为难: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一时举棋不定,迟疑不决。
这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有胆量、有智谋,可以出使。”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国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秦若不把城池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的把和氏璧带回来。”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现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一片欢呼。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把城交给赵国的意思,就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于是,蔺相如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邯郸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婪,依仗它强大,想用空话来求和氏璧,答应补偿给赵国的城恐怕不会兑现,打算不给秦国和氏璧。但是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而且因为一块儿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不应该。于是赵王斋戒五天,派我捧着和氏璧,在朝堂上行过叩拜礼,亲自拜送国书,这是为什么?为的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里接见我,礼节显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来。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斜视着柱子,随时准备撞击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点着说要把十五座城划归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把城划给赵国,实际不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会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把它送回邯郸城。
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宴请赵国使者蔺相如。蔺相如来到,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不曾有一个是坚守信约的。我实在怕受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已经从小路回到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小小的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着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商议这件事。”
秦王和大臣们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苦笑声。侍从中有的要拉蔺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秦王就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让他回邯郸去。难道赵王会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完成应有的礼节后,送蔺相如回邯郸去了。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国没有给赵国城池,赵国也没有把和氏璧给秦国。
“完璧归赵”现多指原物完整无损的归还本人。
渑池之会
此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古代敌对国之间”以弱胜强”的外交范例。比喻经过谈判最终达成了共识,化干戈为玉帛,实现了和平友好。
渑池之会缘于战国时期诸侯国间的相互攻伐。当时处在我国西部的秦国从秦孝公起,便萌生了”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志,于是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国势日渐强大,成为那时的第一强国。秦国强大后,凭借现三门峡市灵宝境内的函谷关和陕州境内的崤山的险固,向东面的其他诸侯国连年征战,大肆用兵。到秦昭襄王时,国力更加强大。秦国三次发兵攻打赵国,强大的秦国在屡胜的情况下,仍未使赵国屈服。秦国遂派使者到赵国,提议两国到渑池相会,以期在谈判桌上通过政治与外交上的斗争,实现战争中所未达到的目的。
秦使者到赵国后,赵惠文王当时内心很惧怕秦国,不想答应赴会。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赵王若不去,则显示赵国懦弱而胆怯。赵惠文王权衡利弊后,决定自己带蔺相如前去会盟,国内则由廉颇辅佐太子守邯郸。廉颇在赵王临行时说:”若大王一月内不还,臣请立太子继位,以绝秦望。”赵王要廉颇相机而行。廉颇于是在边界陈兵30余万,以防不测。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与赵惠文王会盟于渑池。据说秦军当时扎寨于今渑池果园乡的秦寨,赵军扎寨于今渑池县城东北的苏村和驻师坡,秦王和赵王则分别居于今渑池陈村乡的朱城村和朱城寨。当时秦王住西城,赵王住赵城,两地相距约一华里,后人曾将其合称为俱利城。
宴会上,秦王恃强凌弱,借着醉意,戏弄、胁迫赵王道:”听人说大王弹得一手好瑟,请弹曲助兴。”说罢,便吩咐左右将瑟放在赵王面前。赵王一时不便推辞,只好伸手击瑟。秦史官当场便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并大声朗读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渑池,赵王为秦王鼓瑟。”赵王闻听此话,无比难堪,当时脸气得铁青,但又无可奈何。
正在这时,蔺相如拿了一个缶,走近秦王。说道:”臣听说,大王极善秦音,请您击缶,以娱乐助兴。”秦王哪屑于此,勃然大怒。蔺相如见此情景,又顺手捧缶上前跪下,再请秦王击缶,但秦王执意不肯。蔺相如见秦王如此傲慢,激愤地说:”大王若不击缶,相如五步之内颈血溅大王。”秦王左右随从见此情景,欲上前杀相如,只见他怒目圆睁,大声喝斥,吓得随从纷纷退下。秦王见蔺相如这般拼命的样子,内心确实胆寒,只好伸手敲了几下。蔺相如随即回头,招呼赵史官也将此事记下,并大声宣读。
秦国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损秦王体面,很不服气。客卿胡伤站起来大声嚷道:”请赵王割十五城池,给秦王做寿礼!”蔺相如也毫不示弱,他站起来说道:”礼尚往来。请秦国把都城咸阳割让给赵国,为赵王祝寿!”秦国原本想依靠自己强盛的国力,通过渑池之会使赵国屈服,但看到赵国事先已做好了充分的军事准备,宴会上又如此寸土不让,遂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悻悻作罢。就这样,蔺相如以自己非凡的智谋和胆略,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和利益。唐人胡曾在《渑池》诗中赞道:”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最后,秦国不得不与赵国和谈订盟。会盟成功后,双方为了表达和谈诚意,显示化干戈为玉帛的决心,在会盟处挖一大坑,随行士兵将兵器全置于坑中,并捧土掩埋,故成土丘,被后人称为”秦赵会盟台”保存至今。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是个寓意深长的成语,意思是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它产生、来源于北宋文学家和诗人苏轼的诗作《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的大意是:
人生在世留下的一些痕迹,像什么呢?真像鸿鹄偶降,在雪地上落脚留痕一样。它在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是偶然的事。鸿鹄飞来飞去,没有一定。
去世的老和尚奉闲,留下一座藏骨灰的塔。至于当年题的诗句,因为墙壁损坏,再找也找不到了。
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作者原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崤山),骑驴到渑池】。
苏轼、苏辙和他们的父亲苏洵,四川眉山人,都是宋代中期著名文学家、诗人,均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秋,20岁的苏轼、17岁的苏辙和57岁的苏洵一道,经汉中(今陕西汉中市)、长安(今陕西西安)、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京(洛阳)一线,到汴京(今开封)奉诏编礼。途经崤山脚下时,不巧遇到了大风雪天,兄弟二人骑马行进在被大雪覆盖的崎岖山道上。苏辙的马(一说是苏轼的马)因雨雪路滑被摔伤,便租下当地农家一头驴,骑着驴到达渑池,寄居在县城附近的一座寺庙中。其间,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慕名殷勤地招待了他们,苏轼兄弟也在该寺的照壁上题了诗。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苏辙一同参加科举考试,均考中。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弟兄二人共同参加制科考试,均取得好成绩。殿试之后,苏轼被任命为陕西凤翔府签判,苏辙被任命为渑池主簿。苏辙因在汴京侍奉年迈的父亲,没有到渑池上任。
公元1061年12月,苏轼赴任陕西凤翔府签判,路过河南渑池。苏辙在送哥哥至郑州目送西行后,遂返回京城汴京,手足之情难遣,就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在赴陕西途中,苏轼孤影站在曾留宿过的渑池寺院旁,旧地重游,感慨万千:岁月匆匆,世事沧桑,悲欢离合,物是人非,了无痕迹,难以追寻。在他眼里,人生充满了变数。不仅自己的行踪飘忽不定,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对一个人来说,为了谋生,为了求学,为了应举,为了做官,东奔西走,就像一只鸿雁。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由于这首诗,便产生了”雪泥鸿爪”这一成语。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往事所留下的痕迹。元代戴良有诗道:”世事已成鸿印泥。”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雪泥鸿爪”。清代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雪泥鸿爪,唯留一副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
“雪泥鸿爪”又作”雪中鸿爪”,《野叟曝言》第十五回:”至今只料生离,不料与他死别!但此时如雪中鸿爪,咄咄谈空,真成说梦,为可痛耳。”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意指开始有损失,终于取得最后胜利;或这方面失败了,却在那方面获得成功。
此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建武二年(26年),汉大司徒邓禹无力平定关中的局势,光武帝刘秀命冯异代禹以平定关中。冯异自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境内)出发西进。沿途招降渑池霍郎、陕县王长、湖(今河南省灵宝市境内)浊惠、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境内)阳沈等武装势力。与赤眉义军在华阴相遇,相持60余日,数十次战斗,招降赤眉刘始、王宣等5000余人。
建武三年(27年),冯异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邓禹及其车骑将军邓弘等与冯异汇合,二邓要求冯异配合共攻赤眉,冯异认为:”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渑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邓禹、邓弘不理会冯异建议,邓弘就与赤眉大战,赤眉佯装败退,以车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相抢豆。赤眉回军一击,大败邓弘,冯异与邓禹合兵救弘,迫使赤眉退却。冯异认为士卒饥疲劳累,宜养精蓄锐再战。邓禹不听,进攻赤眉军,为赤眉所败。邓禹脱逃退至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境内),冯异步行逃至回溪阪(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收其散卒,招集属下控制了数万人,并与赤眉约期再战。冯异挑选精壮士卒换上赤眉服装,埋伏于道旁。次日,赤眉如约而来,派出万人攻击冯异前部,冯异派出小股部队救援,赤眉见状以为冯异军弱,遂发全部力量进攻冯异。冯异率军混战到日偏西,赤眉进攻气势弱了下来,冯令伏兵杀入,衣服相乱,赤眉军不复识别,队形大乱,溃散而退。冯异纵兵追击,大败赤眉于崤底,俘获赤眉8万余人。
光武帝闻奏捷报,亲撰诏书嘉奖冯异:”赤眉被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