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度,将诗赋作为科举的必考科目之后,唐诗就注定会成为中国文学史中最星光闪耀一个文学体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它最强大的时候疆域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无论文学、人口、军事还是经济都昭示着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唐诗题材广泛,它承袭了秦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类型,唐代的诗人们引经据典又极富有创造力,使得唐诗在严肃文学中又别有一番意境。唐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唐代诗人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留下来的诗篇却永垂不朽。唐诗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虽然社会中几乎不会用到唐诗,高考、中考有关唐诗的部分也少之又少,但任何借口都不是不学习唐诗的理由。

如果我们不读唐诗,就不能领会我们悠久的文明,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背过唐诗,那我们的学习生涯一定是不完整,有遗憾的。

唐诗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浪漫诗、怀人诗等,诗的类别有律诗、古诗、绝句这三大类。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边塞诗,诗人随军出征会看到哪些景象?让我们一睹为快。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从军北征

唐代: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至四年间在杜希全幕中之时,这一时期属于中唐。中唐的诗大多是盛唐诗的延续,唐诗跟唐朝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唐的代表诗人有韦应物、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李益,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年少聪慧,读书用功,于大历四年登进士及第,唐代科举录取比例极低,能取得进士功名是属于从千军万马中过独木桥的人物。中唐虽不如盛唐时国力强盛,但社会还算安定,李益如果按部就班,也能成为文官中翘楚。不过,唐代的诗人都很怪,有的脾气怪,有的文风怪,李益也不例外。史书记载,李益不会做人,在官场中他恃才傲物,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模样,让很多上官和同僚不喜欢,所有人都开始孤立他。李益没有办法,最终只能辞官离去。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辞官后,李益入塑方节度使崔宁的幕府,当了一名幕客。唐朝时的文人很多都选择去军中幕府任职,这也许跟唐朝尚武的风气有关,唐朝的文人可不像后世那样弱不禁风,他们是会骑马佩剑的。这些文人随军去往边疆,见识到了边塞景色,于是边塞诗派应运而生、发展壮大,代表诗人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等人。

李益随崔宁率军巡视边疆,也就是崔宁的管辖之地朔方(大致在今内蒙古地区)的时候,感觉大军不复盛唐之势,那种开元盛世时睥睨天下、不可阻挡的军威已经没有了,心中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从军北征》。

这首诗的意思是:天山下过一场雪后,更加寒冷了,有的战士用横笛吹起了《行路难》。听到这首悲伤的乐曲,驻守边关的三十万将士,都抬起头来望向东升的月亮。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在第一二句诗中,诗人用雪和寒风表达大军行进过程中的艰难景象,用《行路难》这首哀怨的古曲表达大家心里的苦楚,诗人这种写实的叙述手法将我们带进一个悲壮凄凉的边塞世界。在诗的后两句,诗人写三十万边塞将士因为笛声而回望升起的月亮,这表达出将士们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古人都将思念之情寄托到月亮身上,他们美好的认为月亮会把他们的情感投照到家乡和亲人身上。像李白在《静夜思》中写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运用了这样的典故。

这首《从军北征》是凄凉悲壮的,它将边塞军人们驻守边疆、远离家人的哀怨又无奈的心理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动容。诗人从侧面表达军队已经没有盛唐时期那种渴望建功立业的心理,国势正在衰败,这种趋势让人遗憾又无可奈何。

《从军北征》:在肃杀苦寒的边塞,思亲怀乡是大唐军人共同的感受

 

李益是中唐时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比他的前辈杜甫要幸运的多。李益年轻时中进士,意气风发,不可一世,但在尝到苦头以后开始收敛性格,在边塞游历之后感触良多,他开始重新面对人生和朝堂,最终变得老练明达,以礼部尚书致仕。他的一生又何尝不是某些年轻人正在经历的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3405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