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所熟知的古诗中,很少有描写劳动场景的诗歌。究其原因还是诗人大多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很少能接触到劳动人民,也很少能体会他们的艰辛。就拿《全唐诗》来说,前180多卷,这类诗歌也很少。不过在第183卷,有一首李白的《鲁东门观刈蒲》: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这首诗的内容很容易理解,诗人在鲁郡东门外看到割蒲草的场景,有感而发。前四句写蒲草在深秋时节收割,诗人看到人们挥舞镰刀收割蒲草,蒲草沾着水珠被从水里收起的情景。而后三句重点在咏物,写诗人对蒲草的赞美,颇有些说蒲草高洁的意思。
总体来看,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作为封建士大夫阶层,对劳动场景的所见所思,是一种诗意的美化。相比之下,我们曾在语文课本读过的白居易的《观刈麦》表达的意义就深刻得多了,虽然仍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角度,却表现出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因此指责或者非议李白这样的诗人和诗歌,因为那个时代像李白这样的文人才是比较多的,他们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我们一样的价值观。
一直以来,对某些著名诗人的评价总免不了有些溢美之词,总是会将其完美化。李白作为封建士大夫阶层,其实很少能接触到普通劳动阶层,而且也无法体会到其生活的艰辛困苦。但仍然会有人抓住李白诗歌中的只言片语,对其做出同情劳动人民、怜悯百姓的评价。
比如李白比较著名的《古风·其十九》中“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经常被人解读成忧国忧民,个人以为李白确实用比较隐晦的语句写了安史之乱的场景,更多的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这首诗本来也是一首游仙诗,虽然写了战争的惨状,表达的思想却没有后人解读的那么深刻,“流血涂野草”一句也看不出对百姓的同情。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人无完人。李白的才情或许可称为全唐第一,但他也有自己的不足和局限,不能因为他的天才诗歌就把他吹捧成完美无缺的人。对于诗人和诗歌,还是要客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