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白居易
#创作热词# )(接上: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从”有一道士邛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
第三部分描述了唐军收复两京后,这支队伍返回京城途中经过马嵬坡,玄宗见景思昔,对景思情,”不见玉颜空死处”只有空坟不见尸体。故事从此进入神话的幻觉中。
有一个临邛的道士来到京都,据说他能以精诚的心,召来贵妃的灵魂出现,君王便派他去寻找。有感于君王的彻夜难眠,道士于是驾着祥云,升天入地四面八方去寻找,上到碧空之上,下到黄泉之处。都没有找到。
忽然听说那东海的上面有一座仙山,生长在虚无缥缈之间。玲珑的楼阁被五彩的云霞笼罩,楼阁中有许多温柔美好的仙子,其中有一位仙子的名字叫太真,她雪白的肤色,象花儿一样漂亮的容貌,这不正是玉环在宫中度为道士时的道号吗?这仿佛就是君王要寻找的人吧!
于是,方士来到这个仙宫,叩开白玉琢成的殿门,请小玉(传说中吴王夫差女儿的名字,这里指殿里的门卫)报告给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指杨玉环的贴身丫鬟),报告给杨玉环,说是唐朝派来了使者。九华帐中的玉环猛地惊断沉睡的梦魂,于是揽衣推枕,徘徊不定。然后打开白珠织成的箔和银制的屏风,迤逦行来。
她云髻斜偏,睡眼朦胧,头上的花冠来不及戴好,急急忙忙地走下堂来。仙风轻拂她的衣袖飘飘地吹起,好似当年跳着的霓裳雨衣舞,旋转着轻盈的身姿。她那淡淡的愁容,香腮上挂着两行晶莹的泪珠,好似一枝初春的梨花沐着清新的雨滴。为感恩君王的深情,两眼潸潸含情凝视泪落欲止,诉说着分别之后音容笑貌尽皆渺茫。那昭阳殿里昔日的绵绵恩爱已经断隔。在这蓬莱仙宫独守着这漫漫的寂寞。向人间一看,尽管粉然喧闹,然而云遮雾罩看不清当日的长安。只有拿出当年的情物,表白心中的思念。请把这金钗和银钿各分一半,人间天上终有一天会相见。但愿君王的心也与这金钗和银细一样永远不变。
今托方士殷勤传言我心中的誓言,那年七月七日在骊山长生殿里,静静的夜半订立的山盟誓言:在天上愿作比翼的鸟儿,在地上愿作同生共死的连理枝。天长地久终有穷尽的时候,但是,这生死别离的遗恨,长长绵绵没有断绝的时候!
四、流传千古的叙事诗
这首诗以”长恨”为线索,在叙事中又有很多的抒情色彩,其情节相当复杂,却又写得十分流畅而且精练,起伏变化处连接得十分紧密而且剪裁恰当。在描写重大事变能用很少的篇幅就交待得很清楚而不显得草率。语言非常优美,又比较明淅易读。诗中很多有名的句子令人一读就记住,用的典故不多。使很多读者一读就会背诵,因此,在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一篇古叙事诗作。
李隆基在晚年上的政治腐败,被很多历史学家遣责。但作为一首长篇爱情诗,连白居易自已也说:”一篇《长恨》有风情”,道出了作者本人对这首诗的满意程度。
作者在诗的第一部分里,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荒淫生活有所批评,由于作者对要把这个皇帝和贵妃的爱情故事写得令人同情,这种批评是湿柔的。
诗人在准描写李、杨爱情悲剧中也同样有他讽喻诗的风格。其目的大约是为了恁戒以后的君主不要过于贪色误国吧!
从这首诗来看,描写了一个恋色荒政”从此君王不早朝”,一个持色而娇,他们共同酿成了”长恨”这粒苦果。以此来说,作者对李、杨生死爱情寄予了同情,也含有咎由自取的遣责。
这首诗以”长恨”为题,经过艰难曲折最后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以优美的语言,曲折离奇的故事,在抒情和叙事中始终围绕着二人的爱情,并在生离死别之后还”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各分钿。但愿心是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生死不愈的爱情信念,打动着多少读者。也是当今青年恋爱的楷模。
诗的最后一部分,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一首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范。
因此,这种艺术手法给后代诗词做出了表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