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登天蜀道,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简注:

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淳熙十一年调任利州路提点刑狱使(提刑),作者作此词送行。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诗句。绣衣,《汉书武帝纪》载武帝遣绣衣使者巡视各地,此处指李大正。还自叹,化用《世说新语言语》中谢安语。多病,临别心情忧伤。诸葛表,三国时,诸葛亮北伐,上《出师表》明志。相如檄,《史记司马相如传》载,武帝曾命司马相如作《喻巴蜀檄》安抚百姓。君侯,对李正之的尊称。如椽笔,大手笔,见《晋书王珣传》。用此典赞美李正之的文才。荆楚路二句,作者曾在两湖任官,故云“吾能说”。赤壁句,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句意。铜鞮句,化用唐雍陶《送客归襄阳》“唯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句意。正梅花三句,暗用盛弘之《荆州记》陆凯寄梅相忆典故。杜甫《寄杨五》: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闻此宽相忆,为邦复好音。

散绎:

前往蜀地路途远,险阻艰难似登天,

举起酒杯送君行,绣衣赴任去蜀川。

人到中年常叹息,多病多灾多忧患。

只怕临别受不了,朋友分离人辛酸。

你会像诸葛亮上《出师表》,

使得东北方曹魏心胆俱寒。

你会像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使得四川老百姓人人心安。

此行定能立大功,因你才华出众笔如椽!

 

临别之际休流泪,如同小儿女一般。

入蜀道路我最熟,现在为你说个遍。

你要预备新诗篇,风光秀丽赞庐山。

赤壁矶头浪滔天,淘尽英雄千百年。

铜鞮陌上三更月,抚今吊古思前贤。

待到那梅花怒放大雪飞满天,

你与我赏梅忆友常思念。

品读:

据吴企明《辛弃疾校笺》,淳熙十一年(1184),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铅山,时友人李正之赴蜀任新职,作者作此词为其送行。词中途别与勉励结合,友朋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表现了作者对友朋的真挚情感和虽处逆境而爱国之心不减的胸怀。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直点送行人入蜀,接着抒写离别时人所共有的感伤情绪,暗示自己中年不得志的境遇。从“东北”句以下,情绪陡转,以乐观的勉励代替了离别的感伤。用诸葛亮上《出师表》和司马相如拟《喻巴蜀檄》两个与蜀地有关的典故,鼓励友人入蜀后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用典精切,寓意深刻,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重点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荆楚路二句,亲切平和。以下历数入蜀途中的盛景:庐山秀色,赤壁雪浪,襄阳明月,作者对这一切是如此熟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尾处回应篇首,以万里雪飘,梅花盛开,相互思念作结。词意隽永,情韵悠悠,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词感情奔放,气势宏大,语言平易,笔调流畅。多处引用古典,信手拈来,皆成妙义,是辛词中最具有特色的名篇之一,前人对此词评价甚高。有的人竟以为是超过了豪放词的鼻祖苏东坡。

清陈廷《词则放歌集》卷一评曰:龙吟虎啸,气魄之大,突过东坡,古今更无敌手。其下笔时,早已目无余子矣。

附图八幅,江西铅山与蜀道天险。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翻译(《满江红》赏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3699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