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壶好酒,寻三两好友,三国英雄等你来论
说起三国史,人们总会很快联想到《三国演义》。
正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连小儿也能对这些典故如数家珍。
然而,我只能很遗憾地告诉你,以上大部分都是虚构的。
真实情况是:
诸葛亮没玩过草船借箭,周瑜也不是小心眼,桃园结义不曾发生过,马超在正史里没有很厉害,貂蝉真就只是个婢女…
清朝史学家章学诚评价《三国演义》:乃七实三虚惑乱观者。
鲁迅也曾说过:“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三国演义》虽在民间影响非常之大,但它是演义小说,所述故事多为虚构,人物渲染更多夸大,并不符合史实,记载三国时期的史书是《三国志》。
要想了解三国真实的历史,也只能读三国志。
《三国志》包括《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是书写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正史著作。
这本中国纪传体史学代表作,史学家、读书人、政治家、军事家必反复细读。
梁启超:“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警世良言皆出自其中。
毫不夸张地说,众人爱读《三国演义》,有识之士却更爱读《三国志》。
只是文言版的《三国志》对今人而言,过于古奥难懂。想要从中获益匪浅,学习前人智慧,古典君向你推荐《白话三国志》(全三册)。
古语有云: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
多“吃”点历史,向来是很多仁人志士的共同选择。
那么问题来了,历史著作那么多,选什么读?
任何负责任的学者,都会告诉你:“选经典”。
说到中国史,莫过于被历来朝代都纳为正统的“二十四史”。
这里面最受文人推崇的是“前四史”,《三国志》就位列其中。
连梁启超都把它列为必读的国学书目之一。
说《三国志》是典中之典,丝毫不为过。
然而现今世界,充斥着纷繁错乱的信息。
无论是小说、电视剧、或者野史演义,早已将真正的历史改编得面目全非。
也许我们需要安下心来,以正史为镜,以人物为光。
拨开层层的历史烟雾,还原事情的本来面貌。
文字功力的厚薄,不在于能否洋洋洒洒,而在于仅二三字却有拨千斤之力。
陈寿的《三国志》便是如此。
连房玄龄也称赞他:“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它常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传神如在眼前的人物。
《周瑜鲁肃吕蒙传》中,曹操听到刘备占据了荆州之时,“方作书,落笔于地”,一个细节,曹操在那瞬间的心情一览无余。刘在曹心目中的分量、搅动时局的地位可见一斑。《先主传》中,曹操与刘备论英雄。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之时,“先主方食,失匕箸”。刘备应对之快、韬光养晦之策,令读者叹而默然钦佩。
作为一部常人往往以为枯燥的史书,《三国志》却是文质兼得,形式与内容相当。
《三国志》为纪传体,篇篇人物故事串联起浩荡三国风云。多少风流名师、果决君主、勇猛将领……无不在一二句中,栩栩如生,影响深远。
难怪,中国最负盛名的文学论作《文心雕龙》中,刘勰评价:“文质辨洽,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
本书是中文世界关于《三国志》的首部白话全译本。
为台湾知名学者王静芝主持,辅仁大学等十一位教授参与,历时三年始成。
译者皆为名家,国学功底深厚。
兼具学术性及普及性,畅销台湾数十年。
译文信、达、雅,忠于原文之余,韵味悠悠。
原文: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 译文:若是先生一定要说贤愚不相为谋,有意和我们划清界限,我只有固执着这份勤恳的心意,却不敢期盼先生勉强屈就的。
简短几句,诸葛亮的征贤态度、以及对杜微的惜才之心都翻译了出来。
平日里可一边读原著,一边读白话译文,直观了解三国风云的同时,还可增添古文修养,锻炼语感。
作为古代史籍,《三国志》在阅读理解上,对于现代人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我们甄选的这套《白话三国志》,文白对照,无障碍阅读,一字一句对应,轻松好读。
与此同时,文章中还配备300余幅人物和战争插图,准确的历史地名注释。
真正做到直观又有趣,带领读者快速进入三国历史的天空,
探古寻幽,亲临现场,
感受那震撼人心的历史故事。
正所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煮一壶好酒,寻三两好友,三国英雄等你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