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最近,有网友分享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有个男孩考试没考好,妈妈特别愤怒,一边呵斥他把试卷拿出来,一边在街上就对孩子动起手来。

男孩又怕又不敢躲开,只能哇哇大哭,看得人揪心不已。

有人说,当教育开始内卷,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上好大学,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提高孩子的分数上,大家都在鸡娃的时候,有几个父母还能淡定的保持一颗佛系的心。

成绩就是孩子未来的保障,成绩就是孩子评价体系里的唯一。可是,在这种紧张激烈的氛围下,被成绩裹挟着往前走的孩子,内心又是怎样的世界呢?

成绩很重要,但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是成绩。

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01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是一个经典的故事,我上学时就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喜欢给孩子们讲道理,这个故事也是如此,它告诉我们: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为追求结果而忽略细节。

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这个故事在教材上存留了那么多年,这个道理也随着课文讲给了一代代孩子听,是不是大家都更明道理也更讲道理了呢?说来还真要让你失望,教材上大讲特讲的那些道理,好像都不怎么管用。道理归道理,生活中该怎样还会怎样,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大人,比比皆是。

最近看到关于“教育评价”的调整,想到目前对师生的评价制度,这则寓言在脑海中不断徘徊。从上到下,都想要教育这棵大树的果,有谁在真正呵护这棵树的一枝一叶?教师以考出好成绩为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家长急迫地把孩子送进教育机构恶补,斥巨资找名师一对一,幸好现在封杀,急功近利的教育,不是想得到“葫芦”吗?

教育就当多些包容多些机会,让每个葫芦都能稳稳当当地长成自己的样子、有着不同的用途:做舀水的瓢也好,做装酒的壶也好,做艺术品也好,做神仙的法宝也好,变身成葫芦娃也好……只有相信孩子拥有无限的可能,才能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发展;只有允许教育的参差多态,才能让孩子在教室里安心成长。

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02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显示出某一个方面的极高天赋,而且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都表现出超凡的天赋,那么,他就是应该继续从事这一个方面的研究,而且顺理成章地在这一个领域取得成就。这是大家普遍的自然的想法。

有两个人自小就显示数学天分,柳智宇和舒尔茨,他们曾经分别是中国和德国的数学天才。后来,曾经更杰出的那位不再研究数学,而一直痴迷数学并坚持研究数学的另一位则早已是当今世界耀目的数学家。下图直观地展示他们成长路径:

自1985年至2015年共举办了31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共有176人参赛,有140名取得金牌,占全部奖牌数的79.5%,位居世界第一。但讽刺的是,至今为止,只有两位华裔获得过菲尔兹奖:1982年获奖的邱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陶哲轩。

IMO奖能反应获奖者数学潜质,2002年及以后的菲尔兹奖得主中,有一半以上都有IMO的获奖记录。但中国IMO奖到菲尔兹奖为零的转换率,可以很大程度上反应IMO的获奖可能只是虚假的繁荣,并不能反应数学水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反思。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应该让孩子顺其自然的发展,让孩子自由地选择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

把学习变成了一种追求功利的手段。课业负担也把学生搞得疲惫不堪,天然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乐趣从根本上被摧毁了,教育的核心就坏掉了。

要通过读书、辩论和独立思考,自己最后想透了才能得出结论。我觉得这些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经历。

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03

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已经快出现全民大学生的时代了。但是经过采访,百分之80的大学生担心找不到工作,2021年有909万大学生,在381所高校毕业,竟然有这么多担心找不到工作。

与此同时,2020年,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已经达到了1900万!

换句话说:大学生门槛低,很多大学生出来之后不会职业技术,也还是去从底层做一个销售什么的,而遍地大学生,遍地找不到工作,导致技能型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这就是矛盾。而与此同时,教育内卷竟然越演越烈,学区房不打压,那问题永远治标不治本。

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说过,分数不该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他在13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真正决定孩子未来能走多高,走多远的,不是那个分数,而是孩子具备的能力。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你的班上也许不会有科学家、发明家,甚至也不会有某个行业的杰出的领袖或先行者,但是,你的教室里,一定坐着一个父亲或母亲,他们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而你的教育观念对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直接的影响。

短期来看,孩子掌握了很多新的解题技巧,但是这些技巧是别人“教”的,而不是自己主动思考求证的;长远来看,这种方法也不利于孩子扩宽思维,反而容易养成从答案中寻找解决方式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孩子只有思考了才会问问题,而“问问题”比“会做题”更加重要,在提问中,孩子会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大的期望和更多的想法。

我们应该如何去减少教育的叹息??

我们先要认清教育与学习的目的!教育(学习)是为了幸福快乐,如果教育(学习)的本身是痛苦的,那又如何获得幸福快乐?甚至还会失去寻找和感受幸福快乐的能力,宛如丢失了灵魂,一生苦闷!

有多少家长与老师是认识或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的呢?

学习本身是中性的,没有天然让某人喜欢或讨厌的因素,哪个孩子更喜欢哪一个科目,那仅仅是一个机缘巧合的选择或错觉,我们为什么要让学习变得那样枯燥乏味、苦大仇深?

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作唯一和重要的学习目的,而忽略他们的全面健康地成长!

希望我们的教育,多些舒尔茨的痴迷快乐,少些柳智宇的迷惘痛苦。

只要那种葫芦,不管成长,最终的结果就是早早地夭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40125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