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的鸣叫提醒着秋天的来临。古诗《国风·豳风·七月》所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不正是如此吗?
现在住在了高层,居然家里还有蛐蛐,难道蛐蛐会爬楼?
科普一下,蛐蛐的学名叫蟋蟀,它的弹跳能力和飞行能力都特别强,它可以飞100多米高,所以飞上高层住宅对它来说没啥难度。蛐蛐多可能跟天气湿润有关,夏天气温高、雨水充足,使得蛐蛐卵的成活率提高,蛐蛐自然就多了。另外,绿地为蛐蛐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再加上城市绿化过程中较少使用农药,为蛐蛐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蟋蟀是利用翅膀摩擦发出鸣叫声,而且雄性有叫声,雌性不发声。此外,蟋蟀的鸣声不同的音调、频率能表达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响亮的长节奏的鸣声,既是警告别的同性禁止进入,又可求偶。当有别的同性进入其领域内,它便威严而急促地鸣叫以示严正警告。
蛐蛐的野外生活一般都是以嫩芽、嫩叶及根为食,是害虫。蟋蟀还有趋光性,夜晚顺着光源就可能进入到居民家,对人体没有什么危害,也不咬人。如果家中有小孩,蛐蛐的叫声惊扰了家人,那么如何请走“客人”呢?可以利用它的趋光性,在夜晚用手电筒光诱使其爬出角落,飞往室外。为了防止蛐蛐儿再次进入室内,建议市民将空调管道口等平时容易忽略的洞口堵上,关好门窗即可。
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从唐朝天宝年间开始养斗蟋蟀,兴于宋,盛于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温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内的故宫、北海、天坛、太庙等地也能捉到蟋蟀。
老北京斗蛐蛐,分上中下三等。下等就是三五个小孩抱着粗制瓦罐或搪瓷茶缸,蹲大槐树底下斗,赢者弹输家的脑门儿,至不济赔上俩玻璃球仨洋画。中等多是在自己家中“雅斗”,以点心、水果或一元大洋为输赢,纯属消闲取乐。上等的规矩可就大了,白露前后“开盆”,设局的地方要选在大院落,先发大红请帖请参加者莅临,然后设司秤、记账和监局三人。司秤的负责给蛐蛐过秤——这跟拳击比赛一样,分清轻中重量级,同级别的选手才能较量。记账的把重量写在条子上交给蛐蛐的主人,蛐蛐的主人携带相应的蛐蛐参加相应的“重量级”的斗局。而斗局正式开始前,由监局人与双方商议赌注的大小。
如今,斗蟋蟀之风,仅只在长江黄河流域下游的部分城镇少量存在。玩蟋蟀,民间一闲乐,无伤大雅,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如果输赢与金钱挂钩,那就更不宜推广了。
每年蟋蟀低鸣,人们就会联想到年岁匆匆,夏去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