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说的食材,我们都称之为南海第一鲜,当地的土话叫门蛤,也叫西施舌。西施舌,一种非蚬非蚌的贝壳类,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是淡黄褐色的,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因那贝壳被打开时,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小舌头,不免令人联想多多,故名“西施舌”。我们文登南海也有这种贝类,现在非常的稀少,说物以稀为贵并不为过。现如今,有价无市,市面上很少能见到,一斤卖到40块,30年代的时候,梁实秋先生在青岛顺兴楼第一次品尝西施舌:“一碗清汤,浮着一层尖尖的白白的东西,初不知何物,主人曰西施舌,含在口中有滑嫩柔软的感觉,尝试之下果然名不虚传。”现在能买到这个西施舌全凭运气,因为食材很难得,来客人熬一碗,不逊于海参鲍鱼的佳肴,特别有面子。
清人张焘《津门杂记》曾有诗咏西施舌:灯花楼台一望开,放怀那惜倒金。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诗虽平平,但可见出作者以西施舌的兴致。清人郑板桥在《潍县竹枝词》中就写道:“更有诸城来美味,西施舌进玉盘中。”他说“西施舌”这种海产品都被豪门贵胄之家食用了。
有关西施舌的故事很多,至今胶南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西施与范蠡在逃生的路上失散了,她自知孤单而易招不幸,于是故意咬断了自己的舌头吐于河中。舌头恰巧落在一只正张开着壳的河蚌中,具有仙胎的美人之舌当然也不一般,竟然在蚌体内存活了。并由河中进入大海,成为今天的美人舌。看来这西施舌沿着海岸从南到北,并不少见,可见当年西施随范蠡扁舟一路是一种珍稀产品,曾被毛主席赞誉过。给小伙伴们看看这个西施舌的真面目,大的有手掌那么大。
【西施舌汤】
【食材】西施舌3个,纯净水适量,盐一茶匙,料酒少许,葱花适量,白胡椒粉适量。
【做法步骤】
1、这个西施舌个头比较大,熬汤用几个就可以了。
2、用流动的水,刷子刷洗表皮的泥沙。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纯净水。
3、将西施舌放入清水中,用大火炖煮。
4、加入适量的盐。
5、加入少许的料酒去腥。
6、将门蛤煮开口,放入少许的葱花。
7、出锅前倒入少许的白胡椒粉,撇掉锅里的浮沫。
8、出锅了,趁热喝吧,特别特别的鲜,特别特别的美味哟。
小贴士:
1、加一点料酒是为了去腥。
2、这个食材也可以和山药等蔬菜配在一起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