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有句谚语说“美女生在山上,不生在海边。”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区的居民吃盐少,皮肤滋润有弹性;海边的居民普遍吃盐多,肤质差。现在,低盐的健康观念已经成为一种食尚潮流,人们在家烹饪的时候都知道少放盐。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布的关于“中国食盐与钠摄入量”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在2000~2009年的10年间,我国居民平均食盐摄入量从每天11.8克降到了9.2克,下降了约22%,但实际的钠摄入量却变化不大。
这是怎么一回事,钠不就是盐吗?
当然不是!
生活中我们常把盐和钠混为一谈。食用盐的化学成分是氯化钠,钠只占到了其中的40%,如果进行等量换算应该是这样:
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人均每天的钠摄入量为5.6克,以此计算,大家每天要吃掉14克的盐!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每天6克盐”可是超出了不止1倍!
我们已经那么努力地控盐了,那么,超标的盐从哪儿来?
仔细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你会发现,几乎每种加工食品中都含钠。
上图是某种糖果的营养成分表,从这张表中我们能看出:每100克产品中含72毫克的钠。如果吃掉这盒糖果,代入1克钠=2.5克盐的公式计算,相当于吃了194毫克(72毫克X2.5倍)的盐。
所以,不要看见钠的数值不大,就掉以轻心!
要想“每天6克盐”不超标,钠,得仔细计算一下先!
什么是隐形盐
隐形盐,就是除了我们炒菜做饭用的能够“看得见尝得到”的盐之外,不知不觉被摄入到身体里的盐,叫隐形盐。
什么样的食物含有隐形盐
调味品,包括酱油、醋、味精、鸡精、蚝油、豆瓣酱、辣酱、韭菜花、腐乳等都含有盐。比如酱油,每5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食盐,所以做菜时放了以上这些调味品,就更要减少食盐的量。
甜品,也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因为有些人认为没咸味就不含盐,不会把吃起来还甜甜的比较淡的食物与高盐联系到一起。比如面包、饼干、蛋糕、点心、冰淇淋、奶酪等。一方面这些食品的生产工艺需要加入含钠的辅料,如发酵粉(碳酸氢钠),另一方面为使口感更好需要盐的调味。早餐很多人喜欢吃面包,有数据说单是三四片含钠高的面包,就几乎占了每日摄入6g盐的四分之一左右。
速食品、快餐类。如方便面、比萨、汉堡、油条、面条、早餐麦片、豆腐丝、素鸡、包子等。发面用的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
加工肉制品。火腿、香肠、腌肉、扒鸡、午餐肉、松花蛋、肉松等。
很多零食,如鱿鱼丝、牛肉干、海苔、薯片、瓜子等,还有蜜饯、饮料。因为零食添加剂比较多,很多添加剂都含有钠(调节酸味的柠檬酸钠、防腐用的苯甲酸钠等)。
天然食物中也有钠,包括肉类、鱼类、虾贝等水产品;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紫菜里,也都含有天然的盐。
如何减少盐的摄入
菜烧熟后再放盐:炒菜、做汤时先别放盐,建议等到菜和汤做熟了,快上餐桌的时候再撒点盐。
以酸代盐:为了避免多盐而不影响菜的味道,尝试借助甜、酸来调剂食物的味道,同样能刺激食欲。
清淡本色:有些菜少放盐味更美。就像蘑菇汤,越清淡越能衬出蘑菇的鲜香。
大鱼大肉不放盐:有些人喜欢烧鱼和肉时多放盐,然后用白糖调味,这是错误的。因为鱼和肉本身就含有无机盐,所以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不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