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广州,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游览珠江——踱步于滨江路或坐游轮行于江中,江风吹拂,好不惬意。都知道广州位于珠江口,然而,打开广东地图,却发现珠三角河如织网,而珠江的入海口似乎也不止一个。
实际上,现代珠江有八大入海口,入海口之多在世界大江大河中也位居前列。到底是哪八个入海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对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横门位于中山市横门山,是珠江横门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365亿立方米,占珠江入海总径流量的11.2%,年输沙量925万吨,占珠江总入海输沙量的13%。图为横门口繁忙的港口。供图/图虫创意
珠江,一个复合的水系
现在我们都知道,珠江是中国流量第二、长度第三的大河。不过受时代局限,直到20世纪初,珠江还仅指广州白鹅潭到虎门的一段70多公里长的水道,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段“珠江”,且称之为“旧珠江”,其实它的上游名叫流溪河。至于今日珠江干流西江,支流北江和东江,则被视为不同河流。
1914年,广州设立“督办广东治河事宜处”,引进近代西方治水技术和设备,开始勘测和治理河道,这才慢慢梳理起岭南大地上如同“乱麻”的河流,发现原来西江、北江、东江以及“旧珠江”等三角洲上众河流,竟是一个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以名头最响的珠江统称之,才有如今跻身大河行列的“新珠江”。
珠江干流西江从云贵高原发源,从西向东流经中西部六省区,在佛山三水思贤滘与从北而来的北江交汇,进而与从东北而来的东江,以及流溪河、潭江等一同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它们以汊道相连,分化组合,最后通过8条主要水道注入南海,各水道之出口称为“门”,自东向西分别是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这就是珠江的八大入海口。
为什么珠江会形成这么多入海口?原因复杂,有人为的因素,但根本还是跟珠江水系自身的特点,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地理环境有关。
▲洪奇门位于广州市南沙区沥口,是洪奇沥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209亿立方米,占总径流量的6.4%,年输沙量517万吨,占总输沙量的7.3%。图左为横门,右为洪奇门,两者相距约4千米,中间为汊道。图源/Google Map
与时俱进,再造珠洲
珠江水系以八口入海,也只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在漫长的历史中,珠江河口一直在随着珠江三角洲的演变而变化,直到19世纪中叶,才基本形成现在的格局。
5000多年前,由于全新世大海侵,当时地势较低的珠江口古三角洲,海岸线一直退缩到今广佛以北的古海湾尽头。海侵结束后,珠江水系众河流同心合力,开始了征服大海、再造三角洲的征程。不过前期淤积缓慢,直到约2500年前,作为珠三角主体的西江北江联合三角洲,才推进到今番禺、顺德一带。今天广州市内的七星岗古海岸遗址即是一个见证。
自秦汉始,伴随着中央政权对岭南的大规模开发,珠江流域人口不断增多,水系输沙量大幅提升,自此,珠江三角洲加速向海洋前进。南下移民为了生存,也开始主动在河口区围堤造田,是为“沙田”。唐宋以后,随着几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沙田”淤积加快。明清时,珠江三角洲外伸速度达到每年数十米,明末时到达中山,清末时到达斗门,珠江八口也于此时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泥湾门堵海工程完成,在其下游16千米处形成了鸡啼门,取代泥湾门成为珠江新八口之一。
今天,珠江三角洲仍在继续向海延伸,南端速度平均每年超过100米。可以预见,珠江入海口还会继续演变。
▲崖门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是潭江及银洲湖的入海口门,因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延伸入海,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名崖门。历史上著名的宋元崖门海战就发生在这里。摄影/黄昆震
潮起潮落,千年不淤
珠江水系各江河来水来沙差异巨大。除了东江自成一方格局,作为干流的西江及与其交汇的北江,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两者输水量和输沙量分别占全流域的89.9%和95.8%。而位于其左右两翼的流溪河和潭江,与之相比实乃小巫见大巫。
这样的差异导致西、北江淤积发展快,迅速向东南推进,形成向海凸伸的扇形三角洲;而两翼的流溪河和潭江下延部分却淤积发展慢,基本上还停留在古海湾头而略有延伸,由此形成向陆凹入的狭长的河口湾。在河口湾与海相接处,便是著名的虎门口与崖门口。
由于流溪河和潭江本身的径流不足以占据河口湾,只能由外海进入的潮水来填充。强大的潮流上溯很远,来回冲刷河道,加上上游输沙量少,使得虎门和崖门历千年而不淤。这对位于虎门口上游的广州实在是天赐的礼物,广州自古以港立市,且其港口“三千年不衰”,在全球也极为少见,或许只有亚历山大港可与之媲美。
▲虎门大桥东起珠江东岸虎门镇威远山,横跨珠江虎门水道,止于珠江西岸广州市南沙区,全长15.78公里,大桥主跨888米,是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供图/图虫创意
汊道横流,合力泄洪
在虎门与崖门之间,西江北江主体三角洲上,来势汹汹的西江和北江横冲直撞,又冲刷出其他的入海口。
西江和北江不仅径流量大,而且水量集中,因其流域基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份,并且受锋面系统、台风等影响,多暴雨天气,流域内易形成洪水。当洪水季节,三角洲上西江和北江干流河道控制的区域因径流“堆砌”,水位较高,形成明显的“高压区”,其中西江为“水脊”;而三角洲两翼的虎门水道和崖门水道主要受潮流控制,水位较低,甚至接近海平面位置,形成明显的水流“低压区”。三角洲愈向东南发展,这种水位差异愈加明显。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差,或者说为了更快速泄洪,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横向支汊便应运而生。支汊分化组合,随着三角洲的发展,久而久之也可能形成新的入海水道。西江径流的主要入海通道磨刀门水道,向西分汊又形成了虎跳门水道和鸡啼门水道,这种力量便占了主导。这也是造成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的重要原因,在这河网之间,诞生了著名的“基围虾”和“桑基鱼塘”。
▲虎跳门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是虎跳门水道的入海口门,年径流量为202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6.2%,年输沙量为509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7.2%。在口门附近,人们开辟了连片的桑基鱼塘。摄影/黄忠和
山丘散落,彼此分隔
除了珠江水系内部的“磨合”,珠江三角洲自身的“不同寻常”也是造成珠江多个入海口的重要原因。一般大河三角洲多为一望无际的平原,土地平坦,长河蜿蜒,长江、黄河、尼罗河等无不如此。但珠三角却很特别,这里低山丘陵罗列,台地纵横,著名的有广州白云山、中山五桂山、南海西樵山等,因此七八十年前,一度有很多学者质疑珠三角是否存在。
后来,经中山大学地理系吴尚时与曾昭璇考证,发现这些山丘曾是浅海中大大小小的基岩岛屿,当海侵退去,珠江水系携带的泥沙正是以它们为沉积核心逐渐淤积扩展,连接成陆。这也造成了珠三角独特的河网与地形,当河道遇山丘或沙洲时只能绕行或者分汊,由此也促进了不同河道和入海口的形成。
观察地图会发现,磨刀门与横门之间由五桂山隔开,而虎跳门与崖门之间则隔着冲尖山。
▲磨刀门位于珠海市洪湾,是西江径流的主要入海口门,因流经磨刀山与小托山之间,故名为磨刀门。年径流量923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28.3%,年输沙量2314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33%。图为修建中的磨刀门洪鹤大桥。图源/珠海交警
地球自转,身不由己
除此之外,地球自转会产生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力向西。由于河流入海口附近一般地势平坦,多泥沙淤积,土质疏松,河道受偏向力影响也易弯曲、决口、分汊和改道。当然,在现代河堤建设下,这种力量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
不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纵观世界大江大河,下游呈南北流向的大河入海口往往比较复杂,比如珠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恒河,而东西方向的大河入海口往往比较简单,如长江、黄河。这或许跟地球自转偏向力有关。
天地人合一,方显珠江本色。三江交汇,八口入海,河网纵横,如此特别的构造,也造就了珠江三角洲包容、多元、复合的文化,孕育了人们开放、进取、奋斗不息的精神。
如今,伴随着珠江口的潮起潮落、百舸争流,大湾区再度启航,期待更加美丽与辉煌的明天。
▲蕉门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年径流量为565亿立方米,占入海总径流量的17.3%,年输沙量1289万吨,占入海总输沙量的18.1%。图为蕉门水道丰泽大桥至蕉西水闸段河滨水绿道。图源/广州南沙发布
参考资料
·司徒尚纪.珠三角:与众不同的土地[J].中国国家地理繁体版,2011,(11):44-62·李春初,雷亚平,何为,戴志军.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J].泥沙研究,2002,(06):44-51·韦惺,吴晓星.黄茅海河口崖门的动力结构和沉积作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02):272-282·易小兵.洪奇门水道近期冲淤演变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4,(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