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能想象得到,飞机在万米高空的飞行状态中,驾驶舱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的场面吗?
驾驶舱被狂风席卷。副驾驶半个身体被吸出机外,同事在身后死命拽着,机长顶着寒风凭手感操作。
大风,释压,低温。
飞机陷入激烈的颠簸,客舱一片狼藉,乘客惊慌失措。
在复杂的山区地形飞行,飞机眼看着要迎面撞上雪山,又费力爬升,越了过去。
每一帧画面,都让观众的心时刻揪起。
《中国机长》,这部根据川航3U8633航班事件改编的电影,将生死备降的那1小时,真实、震撼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飞机再次启程。自2006年到川航工作,这趟航班,机长刘传健飞过不下100次。
飞行到青藏高原地区近万米的高空中,飞机突然剧烈颠簸。
当时客舱里面空姐正在分发食品,飞机突然地摇晃,让餐食散落一地,飞机上的紧急预备氧气罩也全部弹出。
恐慌情绪开始在乘客中蔓延。
他们不知道,驾驶舱内,副驾驶风挡玻璃突然爆裂,机长和副驾驶瞬间暴露在万米高空。
此时飞机的时速高达800公里,一股强大的气流如沙尘暴般冲进驾驶舱。
2
以800公里的时速在万米高空行驶是什么感觉?
机长刘传健形容说:“就像是在零下四五十度的哈尔滨大街上,以200公里的时速开着敞篷超跑狂奔。”
强大的气流瞬间涌进驾驶舱,副驾驶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舱外,幸好有安全带,牢牢抓住了他。随后他又被一股气流重重地弹回舱内。
飞行控制面板被汹涌的气流掀翻,系统全部受损。想要继续控制飞机航向,只能凭经验手动操作。
刘传健穿着短袖上衣,在极寒的高空中,手握方向杆,把控着飞机的角度与方向。
飞机震动,噪音轰鸣。瞬间到来的低温和释压开始扭曲刘传健的身体。
他的手抖动得厉害,关节被冻得僵硬发紫。“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困难”。
与塔台简短汇报情况后,信号也随即中断。刘传健决定紧急备降成都。
要从万米高空,降至7300米高空,那是最惊险的一段生死备降。面对着层层叠叠的雪山,要先保持平稳的飞行,越过雪山之后再下降。
那时正逆光,巨大的气流之下无法佩戴墨镜。在视线模糊,双手僵硬情况下,刘传健完全凭着感觉,贴着山峦弯出一道返航的弧线,进入成都平原。
机上119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全部获救。
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情形。1990年英航5930班机从英国伯明翰飞往西班牙马洛卡。
起飞后不久,驾驶舱内的风挡玻璃脱落,机长被吸出机外。最后,凭借着副机长的努力,飞机安全降落至南安普顿。
英航事件在后来的几十年间,都被视作航空史上力挽狂澜的奇迹。
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川航迫降无论在缺氧、低温和飞行时速的难度上,都高于英航5930。
刘传健机长带领着两位副驾驶,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安全备降,保障了全机128个人的生命安全,不可谓不是一个传奇。
堪称中国史诗级迫降!
3
关于那惊心动魄的一小时,机上人员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生死考验,许多人是不清楚的。
平安落地劫后余生时,人们才关注到机长的壮举,才开始欢呼与喝彩,也为所有人员感到庆幸。
而电影主创们想让人们看到的,是平安归来的欢笑背后,中国机长用何等的铮铮铁骨、坚定意志和专业能力做到了这一切。
近日,《中国机长》首支预告片曝光,有网友评论说“太揪心”。
登机之前,一个藏族小男孩对着张涵予饰演的机长问好,并说了句“扎西德勒”,张涵予回复一句,“扎西德勒”。语气沉稳,又不失温情。
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生死考验。机组人员是工作能力是十分专业的,却挡不住意外的来临。
当激烈的风裹挟着低温一股脑儿吹进驾驶室,机长无论如何也没有放开手中的操作杆。
他手里握着的,是整个飞机上128个鲜活的生命,耳边回想起的,或许是登机前的那句“扎西德勒”。
机长在险情突发时的临危不乱,机组人员在人员恐慌时的耐心安抚,在生与死交接之处,人们的真情流露,这部影片都一一展现出来。
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情景,剧组辗转重庆、成都、拉萨等多地进行实拍,还与“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分享交流,力求还原事件细节,更好地呈现人物形象。
剧组甚至不惜斥巨资制造出1:1精准还原A319飞机的模拟仓,这也是国内首次尝试。
一部如此呕心沥血的作品,同时拥有一个如此震撼人心的真实事件背景,怎能不动人心魄呢?
4
说起机长,人们的印象仿佛总是停留在高薪、酷炫的表面印象之中,这部电影则揭开了机组人员的神秘面纱。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成为一名机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高赞如此回答:“责任大于泰山。”
那个操作间内,系着一百多人的身家性命,背后关联着的,是几百个家庭的幸福。
不能轻易放弃的,是手中的方向;不能轻易抛下的,是肩上的重担。
中国机长,用顽强的信念创造出一个生命奇迹,是机上乘客幸福的守护人。
9月30日,和《中国机长》一起守护安全、守住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