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晚年的作品,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公元421年),原为《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作者在诗中叙说了桃花源人的历史、风俗和恬静的生活,抒发了对“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的理想社会的倾慕之情。
这篇记,用客观记实的手法,虚构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桃花源记》以其思想和艺术的卓越成就,成为陶渊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空间顺序(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进行叙写,情节曲折委婉,结构严谨,语言凝练,是一篇优美的叙事散文。
文章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朴素自然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百姓自耕自足、怡然自乐的美好社会。在这里,人尽其力,民风淳朴,与东晋末年战乱频仍,灾祸连绵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可以说,桃花源是当时农民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的一个文字图解。尽管这个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却是对现实社会的一个彻底否定,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一种大胆的假设和神奇的构想。千百年来,成了文人学士心中的一种向往,历代学人多受其影响和启发。“桃花源”已成美好理想的代名词,《桃花源记》也成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桃花源记》全文共5段。
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写武陵渔人无意中发现奇境桃花林。作者先交待了时间(晋太元中)、地点(武陵)人物及其职业(渔人),然后即叙述故事,突出一个“异”字。
渔人“缘溪行”,竟“忘路之远近”,便与平常有“异”;“忽逢桃花林”,又遇“异境”,一个“忽”字点明是无意得之。桃花林中,“芳草鲜美,落花缤纷”,是一幅绚烂的山林景色。正是这山花烂漫的景色,使渔人产生了“欲穷其林”的愿望,使故事得以进一步发展。
第二段写桃源中人的生活和环境。可分两层:先承上段叙发现桃花源的经过,环环相扣,曲折有致;次写桃源人的生活和环境(静谧,和谐),寥寥数语,宛然如现。
土地平旷,房屋齐整,池塘澄清,道路井然,鸡犬相闻,物产丰饶,人民和乐。这就与民生凋敝、兵荒马乱的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一句,暗示出桃花源绝不是虚无缥缈的仙境,而是实实在在的人间,是作者对人间美好社会的憧憬。
第三段写桃源人淳朴、真挚的民风。他们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这里没有君臣、等级、贵贱,没有朝代的更替,所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没有军阀混战的惨祸,更没有尔虞我诈的险恶,所以当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
这里的人淳朴善良,当他们发现陌生的渔人时,“乃大惊”,但知道渔人之“所从来”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对于一个陌生的不速之客,全村人都这样热情款待,可见民风笃厚。这一段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段写太守欲问津而不得,第五段写南阳高士刘子骥欲问津而未果。这两段叙写渔人辞别桃源人之后的故事,是结局。
渔人辞归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却又“遂迷,不复得路”,这又暗示出桃花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然而作者又以现实中确有之人(刘子骥)“规往”作结,给人实有之感。这种闪烁其辞的描写,正是作者运笔高妙之处。
《桃花源记》的创作艺术,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
第一,虚实结合的创作构思。
“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国,在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它又不是完全凭空杜撰,而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基础的,它是现实生活的反向折射。
战争造成的荒凉,折射成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桃源村;繁重的徭役和赋税,折射成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源生活;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尔虞我诈的世态人情,折射成了“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桃源人情风俗。
秦之暴政、晋之太元,武陵渔人、南阳高士,以及“男女衣著”皆为实有。文章所叙有虚有实,亦真亦假,作者化虚为实,将虚者写实,虽为虚构,却给人真实之感。扑朔迷离的“桃花源”是现实与理想相矛盾的文化杰作。
作者运笔之妙,妙在以实写虚,虚实结合。“晋太元中”,虽指明朝代,但不明写年月,实中就有了虚。“武陵人捕鱼为业”,写出了渔人的郡县,但未坐实住址、名姓,又于事无考。后渔人引人复寻,刘子骥“规往”,都像实有其事。最后以“遂无问津者”收住,只有遗憾,没有悬念,天衣无缝。
第二,宛转曲折的故事情节。
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顿生悬念。“忽逢桃花林”,宕开一笔,别开生面。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因而“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悬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是一异。然后写渔人舍船而入,“初极狭,才通人”,再设悬念。“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使读者也为之一惊。
以下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环境,让渔人艳羡不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波澜突起,妙趣横生。有此一“惊”,才有后面的一番问答。
辞别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仍是悬念。“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出人意外,桃源内外人格殊途。“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还有悬念。“不复得路”,遗憾便生。高士“规往”又生希望,然“未果,寻病终”,希望破灭。
“后遂无问津者”,故事戛然而止,余韵犹存。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引人入胜。
第三,完整严谨的艺术结构。
文章所叙故事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情节。情节发展有过程,有结局,曲折有致而首尾完合。
武陵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因桃花林景色烂漫,“渔人甚异之”,所以“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而见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于是舍船而入,便发现了桃花源。然后写桃源村宁谧的环境,和谐的生活,淳朴的人情风俗,最后写辞归后复寻不得。
层层叙说,环环相扣,不枝不蔓,非常严谨。
第四,质朴省净的叙述语言。
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但作者惜墨如金,全文仅用300多字。只作平实叙说,没有任何夸饰。“句无可削” “字不得减”,却能写景如绘,状貌传神。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章中像“豁然” “俨然” “怡然” “欣然”等词语都极富表现力。
钟嵘评论说:“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诗品》)
陶渊明以饱蘸陶醉喜悦之情的简约文笔,真切描绘出蕴含着厚实的社会人生内容的优美画面,确实令人深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