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12日,也是农历这年的正月初一。央视推出一档优秀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第一期节目《尚书》播出后便引发网友如潮热议及好评。如今该节目第一季11期已经全部播完,第二季还在继续播出。那么,节目组何以把《尚书》放在第一季首期?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节目组每期节目都引用了《尚书》中这一句。可见对《尚书》青睐非同一般。然而,《尚书》又是极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很多时候,挑出里面一句话,可能每个字你都认识,但这些字连在一起,你反而不明白意思了。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学家韩愈也觉得其难读,他在《进学解》中称其中的有些篇目读起来“佶屈聱牙”。
是的,《尚书》读来艰难,但其实它又没那么高深莫测。普通人其实还是可以走近尚书,了解一点尚书知识,吸收一点尚书精髓。这篇小文就是为传统文化小白普及的一点《尚书》常识。
其一,《尚书》是什么书?
《尚书》,顾名思义,乃上古之书。《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我国第一部古典散文集,也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其内容上起尧、舜、禹传说时期,下至秦穆公时代。相传是春秋时期孔子将这一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选出100篇整理而成,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几个部分,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从体例上看,《尚书序》有“典、谟、训、诰、誓、命之文”,约为六类。其中“典”可理解为先王治国的典章制度,如《尧典》《舜典》就记载了尧舜的治国言论及政策。“谟”可视为“谋”,可理解为大臣与君王谋议及进言献策,如《皋陶谟》就是记载了大禹、皋陶、伯益等向舜进言献策的事情及言论。“训”可理解为大臣对君王的劝谏、训诫,如《伊训》《太甲》等篇。“誓”可理解为宣誓,主要指战前的宣誓之言,如《甘誓》、《汤誓》《牧誓》。“诰”可理解为告知、告诫、慰勉之意,可以是对民众的,也可以是对神祇或君王,如《汤诰》《大诰》。“命”可理解为册命、命令,如《微子之命》《顾命》《王侯之命》。
其二,《尚书》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的几个人和几个版本。
第一位当然是孔子。据传,他整理编写了《尚书》。
孔子在周游列国宣扬仁政而不被采纳后,晚年将上古时期的尧、舜、禹一直到春秋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从中选出100篇整理而编成《尚书》。《尚书》编成后,孔子把它当做教授儒学弟子的“经典”。但很遗憾,后来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及战火,这最初的《尚书》失传了。
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是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中华文明的长河就会少却最初的璀璨珍宝。
第二位是伏生(本名伏胜),与之相对应的是“今文《尚书》”。
伏生自幼攻读《尚书》,原是秦朝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推行“挟书律”:“敢有挟书者族”,即对收藏违禁书籍的人处以灭族的酷刑。所以,这时许多古代文化典籍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再加上秦末战火不断,又让许多珍藏典籍带来灭顶之灾。知道《尚书》珍贵的伏生为保护尚书而竭尽全力,颠沛流离之际仍以命护书。后来历经艰险回到山东老家后,他将《尚书》珍藏于老家墙壁中。直到西汉初年,汉文帝听说有个叫伏生的九十多岁的老人还在齐鲁大地讲授《尚书》,于是派大夫晁错向其请教。这时,伏生取出壁中藏书,发现《尚书》仅存29篇(后来真正传下来的只有28篇)。于是根据他的口述,用汉时隶书文字整理成的《尚书》便传于当世。该书后来成为西汉经生学习的教科书。由于这部尚书当时是通用的汉隶书写而成,后世便称之为“今文《尚书》”。
伏生一生读书、护书、传书,对《尚书》传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后人评价:“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正是有了无数这样“伏生”,中华典籍才能历劫重生,华夏文明才能弦歌不辍。
第三位是孔安国,与之相对应的是“古文《尚书》”。
汉武帝时,分封在鲁地的鲁恭王为扩建宫室拆毁孔子旧宅,在夹壁中发现了一些载有古文经传的简牍文书多种,其中就有《尚书》。由于汉武帝重视儒学,曾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正统地位,儒学因此得到大发展。古文《尚书》的发现也得到重视。由于鲁恭王发现的《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后来经过孔子第十一世孙孔安国整理成书后,人们便称之为“古文《尚书》”。它比“今文《尚书》”还多16篇。它的出现致使经学中出现了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个流派之争。不幸的是,后世战火再起,今、古文《尚书》全都佚散。
孔安国古文《尚书》的意义在于它进一步传承了《尚书》,弥补了今文《尚书》残缺的不足,为后来伪古文《尚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四位是梅赜,与之相对应的是“伪古文《尚书》”。
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向朝廷献上了《尚书》,其中包含由今文《尚书》28篇(《泰誓》已佚)分成的33篇,此外又多出25篇,共58篇。此外,书前附有一篇所谓孔安国作的《尚书序》,全书经文还分别都有所谓孔安国作的传作为解释。这部托名孔安国所传的伪古文《尚书》,正好迎合了当时正打算振兴朝纲的晋元帝的政治需要,因此堂而皇之地被确定为国家学术。虽然后世研究学者普遍认为增加的篇目有多是假托古人名义而编写进去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此书盛行于世。现今流传的《尚书》,大多也是根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而成的。
所以,梅赜的伪古文尚书虽冠有一个伪字,但它还是对《尚书》内容进行了有效传承及与时俱进的补益和发展。
除此之外,2008年7月,清华大学的一位校友从香港拍卖会上购得一批流落到海外的竹简,并将其捐献给清华大学,这批竹简被称为“清华简”。清华简中也有《尚书》相关的篇目,且与现在通行的《尚书》多有不同,我们可以称为“清华简《尚书》”,当然这些还仅限于学术整理中。
总之,《尚书》传承的过程像极了我们这个民族,虽一度蒙难消沉,但总有历劫重光之时。
其三,《尚书》的重要意义。
一是治政之要。《尚书》作为“政书之祖”,为统治者执政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及思想理论。尤其是其中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等思想,在引导帝王将相安邦定国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尧、舜、禹等先王的仁德风范,圣君贤臣的策略主张,也为后世帝王提供了借鉴。孔子整理《尚书》,冀希望人主得尧、舜、禹、汤、文、武之道以治天下,圣君贤臣能推行仁政使天下太平。《尚书》的“德政”理念和“德治”策略深深影响着儒家的“仁政”思想,同时《尚书》也深深烙印着儒家的许多思想。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后世历代帝王多将《尚书》作为研习的经典,士大夫也多将其视为必读典籍。《尚书》由此成为古圣先贤的政治教科书。
二是史学价值。《尚书》呈现了从尧、舜、禹至秦穆公时期的大量历史资料。其中的许多记载为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或直接照搬或合理引用。可以说,《尚书》也是记载中国上古先贤治国理政的历史文献,虽然并不直接等于完全真实的历史事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记录、反映和折射着中国上古历史。其史学价值也是巨大的。在尧、舜、禹等圣王先贤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到华夏文明史的源头。古老的中华文明数千年传承不衰,《尚书》实有功焉。
三是文化基因。《尚书》虽然晦涩难懂,但诸如尧舜禹禅让、大禹治水定九州、盘庚迁都、武王伐纣等源自《尚书》的故事还是为人们所熟知。《尚书》告诫君王或大臣重视德行的话语,也警醒着普通民众要加强德行修养。“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这是《大禹谟》篇中的名句,告诉人们德行重要,要戒骄以谦。而诸如“克勤克俭、有容乃大、有条不紊、有备无患、巧言令色、玩物丧志、功亏一篑”等不少关于德行的成语其实也都出自《尚书》,给世人以引导。可见《尚书》对国人影响巨大。而且《尚书》古时简称为“书”,时至今日,我们还把学习通俗地称之为“读书”。可见《尚书》离普通人并不远,《尚书》早已融入华夏民族的文化基因中。
四是民本思想。《尚书》“敬天保民”思想可谓后世儒家民本思想的源头。其《五子之歌》篇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语便体现出最初的民本思想。后来孔子的“为政以德”、孟子的“民贵君轻”和荀子的“君舟民水”等说法可谓与此一脉相承,且影响两千余年。
五是大一统思想。从更深远的影响来说,《尚书》更是为大一统的中国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可以说“中国”一词也最早出现于《尚书》。其《梓材》篇里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的文字,大意是说皇天付与人民和疆土于当时的武王,武王作为当时中原的统治者是受命于天来领导四方人民。再细读大禹治水定九州的《禹贡》篇,更是发现九州地理及各地山河风物的具体记载。我们可以说先秦儒家学派的大师们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大分裂时代,就已将中国大一统的雏形镌刻在《尚书》中,镌刻在士人的心中,镌刻在统治者的脑中,也镌刻在世世代中国人的骨子里。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居功至伟,确实是有合理因素。没有源自《尚书》等典籍中的这种大一统思想,我们无法想象这个苦难深重的国度和民族会历经数千年分分合合而始终能将大一统作为主旋律。对比那些消失的文明古国,我们这个唯一还幸存的且数千年文明没有断绝的国家,不得不庆幸——是思想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从过往走到现在,并走向未来。
其四,阅读建议。
《尚书》对于普通读者而言,确实是显得高深莫测。建议重点看看《禹贡》《盘庚》《牧誓》《洪范》等重点篇目,看不懂原文看译文也行,且了解大意即可,不必过于对字词较真,毕竟咱们不是专业的。此外了解与《尚书》主要篇目相关的一些历史故事,适当积累一些《尚书》中的名句及成语即可。如此知晓大意及思想,也可习得一些《尚书》精华,明白一些为人处世之道,于传承文化,于增强素养,皆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