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748—约829),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因仕途失意,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后官至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为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长于七律,以写边塞诗出名。
贞元元年(785),李益在朔方天德军节度使杜希全幕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代)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通过烽火台、沙漠、高城、月色等特定环境的描写,抒发了戍边将士听到如泣如诉的笛声而触发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用了两个恰当的比喻:“沙似雪”和“月如霜”。先写大漠的荒寒,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再写月色的凄冷,回目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而显得凄冷,如同深秋的寒霜。“受降城”是唐朝(武则天景云年间)为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修筑的,共三座。中城在朔州,西城在灵州,东城在胜州。“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这两句点明了题中闻笛的地点和独特环境:白沙和月光交相辉映,苍凉荒寂又寒气袭人,把边地的艰苦和戍边将士凄惨的心情融合在一起突出出来。
后两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借景抒情,由寂寞冷清的环境中向前推进一步。不知何处响起了芦笛之声,奏出了思乡的曲调,萧瑟凄凉,如怨如慕。这笛声随风飘散,更增加了戍边将士的愁苦和乡情。于是,一夜之间。所有的戍边将士都触动了乡愁。“不知何处”,描写了边塞夜景的空寥寂寞,映衬出戍边将士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一夜”和“尽望”,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戍边将士深重和急切的望乡之情。
全诗形象确切鲜明,节奏和谐优美,情景合一,意境浑成,把戍边将士眼前之景、心中之事、思乡之切,描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