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译文和原文(《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译文和原文(《论语》全文翻译)

《雍也篇》原文、译文:

子曰:“雍也可使动南面。”

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治理百姓。”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文:仲弓问孔子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啊,他虽然不拘礼貌的细节,但他做人还不算坏。”仲弓说:“平居恭敬待人而行事简要,能够这样面对民众的话,不是也可以的吗?可是子桑伯子这个人平居不太注重礼的形式,待人处事太过简慢,那不就是太简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问道:“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人?”孔子回答说:“我的学生中,有个叫颜回的人爱好学习,他从不把怒气发泄到不相干的人身上,同样的过失他不会犯第二次,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文: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请求粮食。孔子说:“给她一釜(一釜为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加一点。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一庾)。”冉有却给她八十斛(一秉为十六斛即八百斗)。孔子说:“公西华出使齐国,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周济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译文:原思在孔子家作家臣,孔子给他小米九百斗的傣禄,原思推辞不受。孔子说:“你不要推辞,你接受了九百斗的粮食,你吃不了,可以分给你的乡亲们。”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译文: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可以让仲由担任大夫吗?”孔子说:“由,勇敢果决,担任大夫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可以让赐担任大夫吗?”孔子说:“赐,识见通达,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再问:“可以让求担任大夫吗?”孔子说:“求,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季氏想让闵子骞担任费邑的县长。闵子骞对前来传达的人说:“好好地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有人来找我,我一定逃到汶水以北去了(汶水以北为齐国)。”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译文:冉伯牛生病了,孔子去探望他,从窗口握着他的手说:“失去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怎么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也会得这样的病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呀!”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君子那样的儒者,不要做一个小人那样的儒者!”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译文: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殿后作掩护,将进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殿后,是马不肯快走啊。’”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专献谄媚(取悦卫灵公),以及宋朝(宋国公子朝)的美色(取悦南子即卫灵公夫人),贤能的人在这个世道是难以立足的。”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教育部特别指定)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罔:不真诚,不正直。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了解做人处理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子曰:“中人上以,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办法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的。”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可以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的。”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才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爱流水(因为智慧如水),行仁的人喜爱大山(因为山纳万物)。明智的人与物推移(因为流水不腐),行仁的人安稳厚重(因为择善固执)。明智的人常保喜乐(因为常在进步),行仁的人得享天年(因为心地清静)。”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孔子说:“齐国一改革,就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革,就可以合乎大道了。”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译文:孔子说:“如果觚不是觚了,这还是觚吗?这还是觚吗?”在此以觚作比喻,比喻在人世方面。那时齐景公问政,孔子告诉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尽其分,如果不能这样就套用这一句话,用在五伦上面都是这个意思。”如:“君不君,君哉!君哉!臣不臣,臣哉!臣哉!”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请教孔子说:“行仁的人,如果是告诉他井里有‘仁’可取,他是否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他怎么会这么做呢?对于一个君子来说,你可以让他过去,却不能让他跳井;你可以欺骗他,井里有‘仁’可取,却不能诬枉他分辨不了道理。”

子曰:“君子博学多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求学的君子要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懂得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离经判道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文:孔子应邀与南子相见,子路对此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如果做得不对的话,让天来厌弃我吧!让天来厌弃我吧!”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说:“如果有人普遍照顾百姓,又能确实济助众人,这样如何呢?可以算是仁人吗?”孔子说:“这样何止是仁人,一定要说的话,已经算是成圣了,连尧舜都会觉得难以做到了!所谓行仁,就是在自己想要安稳立足时,也帮助别人安稳立足;在自己想要进展通达时,也帮助别人进展通达。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了。”

论语译文和原文(《论语》全文翻译)

《泰伯篇》原文、译文: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译文: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译文:孔子说:“一味谦恭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流于劳倦;一味节制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显得畏缩;只知勇敢行事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制造乱局;只知直言无隐而没有礼的节制,就会尖刻伤人。政治领袖对待亲族厚道,百姓就会渐渐走上人生正途;他们不遗弃过去的友人,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文:曾子病了,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我的脚!看我的手!《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就好象站在深渊旁边,好象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可以免于这种忧惧了,弟子们!”

曾子有病,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译文:曾子病了,孟敬子去探望他。曾子说:“鸟要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应当重视的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可以避免别人的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相信自己;说话时注意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粗野和错误。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有能力的人向没有能力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就像没有学问一样,知识丰富却虚怀若谷;被人欺负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做到了这样。”

曾子曰:“可能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译文:曾子说:“可以把年少的孤儿托给他照顾,可以把国家的命脉交给他负责,遇到重大关节,也不能使他放弃操守——这种人称得上是君子吗?这种人是君子呀!”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教育部特别指定)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恢宏的气度与刚毅的性格,因为他承但重任而路途遥远。以行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个担子还不沉重吗?直到死的时候才停下脚步,这个路程还不够遥远吗?”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译文: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意志要靠读书,具备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可以使他们按照我们的道路去走,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出乱子;对于不仁德的人和事,憎恨得太多,也会出乱子。”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孔子说:“即使一个人才华卓越,有如周公,如果他既骄傲又吝啬,其它部分也就不值得欣赏了。”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三年,还没有做官念头的人,是不容易找到的。”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践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以坚定的信心爱好学习,为了完成人生理想,可以牺牲生命。不前往危险的国家,也不居在混乱的国家。天下上轨道就出来做事,不上轨道就隐居起来。国家上轨道时要以贫穷与卑微为可耻;国家不上轨道时,要以富有与高位为可耻。”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情。”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雎》的结尾,我满耳都是丰富而优美的音乐。”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爽,愚味而不忠厚,无能而不守信,这种人,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回事。”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呀。”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译文:孔子说:“舜和禹多么崇高啊!他们得到天下也不为自己享受。”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天最大,而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广大啊!百姓们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啊!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尧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译文: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在尧舜之间(及周武王)的时期,人才最兴盛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到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侍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子曰:“禹,吾无间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译文:孔子说:“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他吃的简单,对鬼神的祭品却办得很丰盛;他穿的粗糙,祭祀的衣冠却做得很华美;他住的简陋,却把全部力量用在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没有任何批评啊。”

论语译文和原文(《论语》全文翻译)

《子罕篇》原文、译文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命运和仁德。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译文:达巷党这个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的学问渊博,可是没有成就名声的专长。”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们说:“我要有什么专长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也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礼制。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子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然后升堂磕头,这是符合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磕头,(免去堂下的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众人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就是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译文:孔子被匡城的群众所围困,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传统不都在我这里吗?天如果要废弃这种文化,后代的人就不会有机会学习这种文化;天如果还不要废弃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呢?”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太宰向子贡询问:“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有这么多才干。”子贡说:“这是天要让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时就说:“太宰了解我呀,我年轻时贫困卑微,所以学会了一些琐碎的技艺。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干吗?我想不需要的。”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说:“老师说:‘我没有机会发挥抱负,所以学会了不少技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大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什么都懂吗?不是这样的。假设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态度诚恳而虚心,我只是就他的问题,正反两端详细地推敲,然后找到了答案。”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译文:孔子说:“凤凰没有飞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这样到头了吧!”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译文: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见到他们时,即使他们比自己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文:颜渊赞叹一声说:“越抬头看,越觉得崇高;越深入学,越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很能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他以文献知识广博我的见解,又以礼制规范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下来都不可能。我尽了全力之后,好象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再进一步追求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以走了。”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文:孔子病得很重,子路安排学生们组织治丧处。后来病情缓和些,孔子说:“这段时日以来,由的做法太偏差了!不该有治丧的组织,却假装有。我想欺瞒谁呢?难道要欺瞒天吗?我与其在治丧的人手里过世,不是不如在你们几位学生的手里过世吗?我就算得不到隆重的葬礼,难道就会死在路上没有管吗?”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文:子贡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待好商人哪。”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译文:孔子想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种地方很简陋,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君子去住的话,怎么会简陋呢?”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把乐曲的篇章进行整理,使《雅》、《颂》各有适当的安排。”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服侍有公卿身份的人,回家侍奉长辈亲人,为人承办丧事,不敢不尽力而为,不因为喝酒,而造成任何困扰,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多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站在河边说:“消失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从来没见过喜欢道德超过喜欢美貌的人。”

子曰:“譬如为山,本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教育部特别指定)

译文:孔子说:“譬如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我自己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即使才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做,那也是我自己向前进的。”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孔子说:“与他谈话,而从不显得懈怠的,大概就是回吧。”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谈到颜渊时说:“可惜他已经过世了,我只看到他不断进步,没有见到他停下来。”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谷子生长了却不开花的,有这样的情形呀!开花的却不结实的,也有这样的情形呀!”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知道他们将来会比不上现在的人呢?不过,到了四十岁或是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好的名望,也就不值得敬重了。”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听到义正词严的话,能不接受吗?但是要改正过错才可贵。听到委婉顺耳的话,能不高兴吗?但是要想通含义才可贵。光是高兴而不加思索,表面接受而实际不改,我对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办法的。”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不要学习别人不如自己的地方。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统帅可能被劫走,一个平凡人的志向,却不能被改变。”

子曰:“衣敝韫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文: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惭愧的,大概就是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怎么会不好?’子路听了,就经常念着这句诗。孔子说:“这样固然是正途,但是还不够好呀。”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气真正冷了,才会发现,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零的。”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教育部特别指定)

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没有困惑,行仁的人没有忧虑,勇敢的人没有畏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可以一起走上人生正途的人,未必可以一起立身处世;可以一起立身处世的人,未必可以一起权衡是非。”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是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361912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