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闰二月五首:二月且逢闰,溪留闰月花
当代的人不使用农历,听到闰月总感觉神秘而奇特,比如今年,在农历中就有两个二月,其中最后一个二月,称为闰二月,或者闰月。
那么闰是什么意思呢?闰是旁边,辅助的含义,相对正而讲。
人类最早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圆缺来定,因为直观。月亮圆缺的周期是三十天,但是月历不能准确表述年。如果以月亮圆缺的十二周期循环使用,你会发现,上一个十二周期的开始,可能草绿花开,下一个十二周期的开始,则可能还在冰雪寒冷之中。没有现实的参照,无法用更长的时间规划生活,抵御外界的自然变化。
那么人类会寻求更稳定的参照物,于是观察太阳,太阳在地球表面落下的光影,有着恒定的规律,而人们发现太阳和四季的关系更加紧密,于是诞生了太阳历、
早在原始人类新石器晚期,太阳历,已经形成。陶寺考古应证了上古尧时代,已经测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将一年定为366天,有着明确的四季的定义。距今已经4000多年。那么太阳历就是节气历。而且尧时代并没有抛弃月亮历,而是将月亮历法纳入了太阳历和节气历当中,也就是以节气为基准,如果一年当中,月亮不止十二回圆缺,那么就三年加上一个闰月。但是这加上的月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要切合太阳历周年的运行。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使用的农历,一直不是月亮历,是月亮历和太阳历的合成。
那么如何设置闰月呢?这在古代和现代,都是一门天文和实用相结合的科学。
月历的存在是要和太阳历互相弥补。
在划定了节气四季之后,通常一二三月,是在春天,四五六是夏,依次秋冬。那么月亮历和太阳节气历的时间差如何弥补呢,一个范围就是,这个闰月的存在,不影响人们对于季节的辨识。
拿二月置闰来讲,往往是第一个二月,惊蛰节气,往往不在月份的开头,而是延迟到月份的中旬或者下旬,而节气春分,则可能挤出了二月。而春分是春季的中间点,通常会在二月的中旬,那么这个时候可以设置闰二月,让春分在闰二月时段。而春分时段,也是提醒人们重视春耕之时。珍惜二月的春风春雨,土地苗木,为秋天的收获打下良好基础。
这就是闰二月的来历。
其他的闰月,也是围绕二至二分而设定,尽量让四季和月历相对吻合,便于人们生活劳作。
从节气来讲,二十四节气是按照顺序随着时间推进,一年一次循环。
所以一年可以出现闰月,但是不会出现两个重复的节气。
所谓闰二月清明不上坟,那就是民间一些胡扯。一年一次清明节,自先秦以来形成一年一度重要的对先人的缅怀追思,有着良辰好景的人天共享,关闰月和置闰什么事呢?况且古代置闰,也正是“闰月定四时“,是用闰月勘定四季的有序运行存在,强调季节和节气的重要。而节气是古代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闰二月不上坟的传言,简直是毫无逻辑的胡扯。只怕连懂得节气的皇帝都要气活。
“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
山带新晴雨,溪留闰月花。
瓶开巾漉酒,地坼笋抽芽。
何幸承颜面,朝朝赋白华。” 中唐 · 戎昱《闰春宴花溪严侍御庄 》
置闰当然是朝廷和皇家大事,每年颁布的历法,自然会标注闰月和节气。唐宋歌咏这种做法的诗不在少数,歌咏《闰月定四时》的伟大和郑重。
也就是唐朝就有了明确的闰在几月,通过历法的形式每年颁布。
正是闰月是一种常态,所以有些诗里并没有特地写的是闰几月。
倒是给了我们探幽的空间。
在繁花盛开的溪水边和朋友相聚,应对的是仲春时段的林花绚烂,比如桃李争荣,所谓二月花。
山色是一团青翠,显示草绿春深,山雨阴晴不定,溪边花树繁茂,这就是二月或者闰二月。
春酒已开了,春笋茁发。我高兴自己受到了款待,在这里悠闲度假,歌颂诗经《白华》,歌咏眼前繁茂李花梨花。
所以这首闰春诗,写的是闰二月。
“仲春闰月天气佳,天岂有意迟群葩。
天公正为老人设,剩添一月延韶华。
今春计日百二十,不比严霜烈日空增加。
良辰好景不易得,此日讵可容易过。
汉家天子赐甲子,所见殆可儿童誇。
直须烂醉答造物,秉烛列炬惊林鸦。”南宋 · 姜特立《喜仲春有闰 》
这是南宋的一首诗,点明了仲春之闰,就是闰二月。
二月闰月天气好,天意是有意让花开迟些。
老天为老人多设了一个二月闰月,添一个月,添了一份春气,挽留韶华和时光。
平常的春天九十天,今年的春天可有一百二十天。当然这里他是按照月历算的,一月二月闰二月,三月,春天多了一个月三十天哦。
这是多了春月春天,不是多了寒霜烈日哦。
良辰美景不容易,这样多出的日子越发要珍惜度过。
我拿着皇帝颁布的日历,严谨又美好,老少都欢喜。
我应该好好喝酒,珍惜这多出了二月啊。
“楼前晓望雨如丝,莽莽天涯感旧诗。
秦苑雾烟迷野径,汉城钟鼓漏江湄。
群飞水鸟心偏逐,短缀藤蓑手自持。
田父到来欢对语,好春从闰不妨迟。” 明 · 陶益《壬申闰二月对雨》
这年也是一个闰二月,因为闰二月多有春分节气,所以春雨丝丝。
上文说了,春分是重要的农田春耕阶段,且这年多一个二月,那么从第一个二月龙抬头,到第二个二月,实际农民早已经守候田间。有了闰二月,春天仿佛也被拉长,丰沛的雨水,烟雨江南,是城市人的烦恼,却满载农民的期望和守望。
让春天更长,雨水更多吧。
这是诗人从楼上走到田野间,看见田野无边的水鸟飞翔,他沐浴细雨在散步。
最快乐的是,农民从土地上走来,笑着和他说话。
今年是闰二月,春天来得晚,但是来得舒展,如同春雨,细腻动人。
这美好的春天,有着闰月的细雨,就让它悠缓到来,悠缓走过。好春好雨好秋收。
“日日楼头柳色浓,年年为客负春风。
莺花时节兵还动,诗酒生涯老更穷。
逆料未来犹有几,悬知所过即成空。
故乡寒食浇松处,亦想儿曹念乃翁。”南宋 · 方回《闰二月十六日清明》
只要是闰二月,清明就在闰二月里。
这是一首缅怀故乡清明节,不能回乡和孩子扫墓的感慨之作。
我在他乡,日日他乡楼上,柳丝摇曳,柳色深浓,而我却困于客途,辜负了如此美好的春风。
二月是黄鹂和繁花的季节,我在他乡却经历兵荒马乱,落魄贫穷。
未来不可判断,生死可能也在瞬息之间。
而我想着故乡寒食,孩子们在祖坟上浇灌松树,他们一定在祭祀祖先的时候,也想到了我,想到我这个困在他乡的他们的父亲。
谁说闰二月不扫墓?
方回的孩子在家乡祭祖,而他的清明节遭逢乱世,感慨良多。
但是有一点他是相信的,无论生死,他都会活在孩子们的心中。
这也是清明节传承的重要意义,慎终追远,后祭有人。
“二月且逢闰,披裘犹自寒。
阴云霾晓日,流水咽高滩。
马首风尘苦,羊肠道路难。
青山花渐发,不似故园看。”明 · 佘翔《度新岭作 》
闰二月往往是春分和清明节气延迟到闰二月,所以倒春寒往往集中在这个时候。
古人交通不方便,穿山越岭,客途奔波,是为生存。
正是倒春寒来了,穿上棉袄也觉得春寒料峭。
那连绵的云雾遮蔽太阳,哗哗的溪水呜咽流过滩涂。
这样的时段在外行路,风尘劳苦,且走得是羊肠山路。
此季节的山花渐渐开放,景色倒是清美,但是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我的家?
清明节在古人的心中是个回乡大节,祭祖,团圆,踏青,是一年风尘路的休养和安慰。
他却在山路客途,有家难回,且春雨泥泞,焉不感伤?
至少在普通人的心中,闰了一个二月,仿佛春天更长。
因为二月是最美的韶光,花开如云,春雨如丝,就让闰二月缓缓来到,陌上山头,让思念更沉淀更清澈更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