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许多传统艺术,在我小时候回老家时,我有幸经历了一次绣球灯舞的表演,让我为之惊叹。
在老家时,一位老者告诉我,相传在300多年前,劳动人民饱受兵荒马乱,漂泊流离之苦后,迎来了康乾盛世,为了庆贺这一较为安定的生活,每年春节过后,村民们纷纷组织起来,正月十五闹花灯,以祈求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强烈愿望,绣球灯舞就这样诞生了。
绣球灯由大小八个圈子组成,八个小圈扎成一个小球,糊上毛头纸,涂上白粉,刷上五彩色,成为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彩球。彩球内装上转子(插蜡烛用),八个大圈组成一个大彩球型,把小球悬空置于其中,使小球在大球内能自由转动,再用彩纸条把大球的圈子缠起来,点缀上纸花,一个造型生动、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的绣球灯就做成了,确非能工巧匠所不能为。
表演绣球灯舞,需要演员动作敏捷,因为跑动迅速,消耗体力很大,所以大多为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演员由八个年轻人组成,每人双手各持一个绣球灯,舞起来虎虎生威,充满青春和活力,把人们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月正月初十后,绣球灯舞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开始了,那天晚上夜幕降临,皓月当空,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高昂悠远的唢呐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城一曲雄壮的交响乐,燃着蜡烛的绣球,在烟花中起舞,忽似行云流水,忽似流星追月舞姿间灵敏活泼,不管人们怎样表演,绣球里的蜡烛始终朝上烛光,令人拍手叫绝大街小巷的人人潮涌动,人生沸腾,热闹非凡,有一位老者由衷的赞叹道:“谁持绣球当空舞,此舞原应天上有。”
经历了这次热闹的绣球灯舞,我明白传统艺术也能如此美妙。